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773240
大小:6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5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词概念:1.极化与去极化:1.对于机体中的大多数细胞来说,只要处于静息状态,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其膜电位总是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的这一现象称为极化。2.随着离子的跨膜流动,膜两侧的极化状态将被破坏,一般将膜极化状态变小的变化趋势称为去极化。2.兴奋与兴奋性:1.活组织因刺激而产生的冲动的反应称为兴奋。2.能产生兴奋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可兴奋组织具有产生兴奋的能力。3.阈刺激;达到阈强度的临界强度的刺激才是有效刺激。4.IPSP与EPSP:IPSP--事故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电位变化,它引起细胞膜电位朝着去极化方向发展EPSP--同样是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电位,但他却是
2、引起细胞膜电位向着超极化方向发展的局部电位5.诱发电位:人为地刺激感受器或传入神经,使其产生冲动,传至大脑皮质,能激发大脑发质某一特定区域产生较局限的电位变化。这个电位称为诱发电位。6.肌紧张、牵张反射与脊髓休克肌紧张:由于骨骼肌内不同数量的肌纤维交替轮换收缩,从而使整块肌肉维持一种轻度持续收缩状态的结果。牵张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伸长时,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脊髓休克:脊髓突然横断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断面以下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7.灰质与白质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集聚8.去大脑
3、僵直: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四叠体)之间切断脑干,动物立即会出现全身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这种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9.神经递质与受体:神经递质一般是指由神经末梢释放的、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作用并能发挥快速而精确调节的物质。10.感受器的适应和感受器的换能:1.同一刺激强度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感受器电位会逐渐减小或频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2.感受器必须将其他能量形式转换成电信号形式,这一转换过程称为感受换能。11.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半球损伤后的运动协调障碍。[键入文字]12.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内脏平滑肌和心肌收缩以及腺体分
4、泌的神经结构13.自发脑电活动:大脑皮质神经元与其他细胞一样具有生物电活动。14.单位膜:电镜下,细胞膜呈3层结构,内外两层的亲水极与中间层的疏水极。15.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1.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物质跨膜的这种运转方式统称被动运转。2.是把物质从浓度低的一侧运输到浓度高的一侧思考题:1.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脊神经、脑神经、和支配内脏的自主神经组成,自主神经又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过程的特征。1.单向传递:兴奋在中枢内的传递只能
5、由传人神经元的方向进行,而不能逆向传递,这是由突触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性所决定的,由于递质的释放只能从突触前终末释放,作用到突触神经元上,使兴奋只能沿一定的方向传递,这种特点保证了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规律的进行。2.中枢延搁从刺激感受器起至效应器开始出现反射活动为止所需的全部时间,称为反射时。突触传递时,需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与后膜受体结合、总和等电-化学-电反应转换一个反射弧中,通过中枢的突触数越多,中枢延搁所需的时间就越长。3.总和有单根传入纤维传入的一次冲动,一般不能引起反射性反应,但却能引起中枢产生阈下兴奋。通过由同一传入纤维先后连续传入多个冲动,或许多条传入纤维同时传入冲动至同一神经
6、中枢,则阈下兴奋可以总和起来,达到一定水平就能发放冲动,这一过程称为兴奋的总和。4后放当刺激的作用停止后,中枢兴奋并不立即消失,反射常会延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中枢兴奋的后放。在一定限度内,刺激越强或者刺激作用时间越久,后放就延续的越长,后放发生的机制之一在于反射中枢内存在着兴奋性神经元的环路联系。3.大脑皮质主要的白质结构特点。[键入文字](1)运动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呈交叉支配,即一侧运动区主要调节和控制对侧躯体运动。(2)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3)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复杂、精细程度有关,而不与肌肉的大小想适应。运动越精细、越复杂的部位,其代表区越大。(4)以适当强度的电流刺激运动
7、代表区的某一点,只会一起个别肌肉收缩,或某块肌肉收缩,而不是肌肉群的协同收缩。(5)运动区的神经细胞与感觉区一样,呈柱状纵向排列,称运动柱。一个运动柱可以控制同一关节的几块肌肉,而同一块肌肉又可接受几个运动柱的控制4.12对脑神经的名称。(1)嗅神经(2)视神经(3)动眼神经(4)滑车神经(5)三叉神经(6)外展神经(7)面神经(8)位听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5.激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