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上的歪打正着

科学史上的歪打正着

ID:67727146

大小:19.8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9-26

科学史上的歪打正着_第1页
科学史上的歪打正着_第2页
科学史上的歪打正着_第3页
科学史上的歪打正着_第4页
资源描述:

《科学史上的歪打正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科学史上的歪打正着在科学史上,“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并不少见。但因作假而做出重大科学突破,黄禹锡恐怕还是第一例。干细胞都是假的!2006年1月,针对黄禹锡作假事件,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公布最终调查报告书,有批评家如此定论。然而,这一定论还是下早了。一年半以后的现在,黄禹锡案再起波澜――最新的研究发现,尽管是无心之“得”,黄禹锡却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在治疗性克隆技术方面“取得决定性的进展”。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研究员、波士顿儿童医院医生乔治・戴利称,黄禹锡研究组在造假的过程中,事实上已经培养出了首例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单性生殖分裂成的胚胎干细胞。而黄禹锡本人并未发现该成果,反而造假声称克隆培养出胚

2、胎干细胞。以戴利为首的研究组,用基因手段比较了不同方法培养而来的老鼠胚胎干细胞。他们发现,用体细胞克隆培养而来的胚胎,其遗传物质的转变发生在染色体的很多片段;而单性生殖培养而来的胚胎干细胞,其遗传物质转换发生在染色体的末端。黄禹锡研究组所展示的基因模式,与单性生殖的胚胎干细胞非常一致。这一事件发生之后,人们再次对黄禹锡的科研能力提出了质疑。第4页共4页一方面,在基因层面,单性生殖分裂得到的胚胎以及由此提取的干细胞,同体细胞克隆得到的胚胎及干细胞有明显的不同,而黄禹锡显然没有清楚地分析出自己作假得到的干细胞的基因特性。戴利认为,黄禹锡可能缺乏工具,无法检验他们培养出的干细胞的基因特性。另一方面

3、,2005年,英国科学家通过单性生殖的方法培育出了人类胚胎,但是这些胚胎无法发育到足以从中提取干细胞的阶段就死亡了。也就是说,通过单性生殖获得活性胚胎并从中提取干细胞是一个难题,黄禹锡的实验室在世界上首次创造了允许单性生殖发育得到的胚胎长时间存活的环境条件。从他所做的学术价值本身判断,如果这个成果确实像美国实验室所证明的那样,那么我们还是要给他一个积极的定位。尽管黄禹锡本人在做出这个成果的时候,他是不知其所以然的。1610年,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土星,发现土星的圆面两侧有好像人耳朵一样的东西,并把此发现记录在文献中――“土星边上有耳朵”。由于当时望远镜的分辨率太低,伽利略没有更深入去观察,因此

4、错过了土星有光环这一重大发现。发现土星光环这一殊荣最终颁给了荷兰科学家惠更斯,他于1659年发现环绕着土星的是一个扁平的圆环。1781年,赫歇尔首次发现了天王星,但却认为它是一颗“彗星”。此前,曾有多个天文学家观察到它的存在,但一直认为它是一颗恒星,没有进一步考察,后来都扼腕不已。后来经过进一步观测和计算,才发现了太阳系的这第七大行星。第4页共4页冥王星的发现是更大的荒谬。海王星被发现后,天文学家计算出其轨道有一个轻微的扰动,于是猜测,在海王星的轨道范围之外,还应该有一个未知天体,它的引力干扰着海王星的运动。因此当冥王星于1930年首次被人们观测到时,它很快就被认定为预测中的那颗未知行星。然

5、而,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当时对海王星的轨道计算有误。冥王星太小,其引力根本不能如此明显地影响海王星的轨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史上一个屡试屡“败”的著名实验困扰着当时所有的理论物理学家:“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寻找“以太”(源自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绝对参考系)失败。直到1905年,年轻的爱因斯坦告诉大家:实际上并非实验失败,而是“以太”根本不存在。于是,一种崭新的时空观――狭义相对论诞生。爱因斯坦早在理论中发现静态的宇宙是不能稳定的,但在哈勃发现“所有远处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之前,爱因斯坦也以为我们的宇宙是静态的,为了抵抗引力导致的宇宙“大收缩”,他加入了一个“宇宙常数”。后来哈勃发现我

6、们的宇宙是在膨胀,“宇宙常数”于是被爱因斯坦看作自己一辈子所犯的最大错误。然而,在爱因斯坦逝世半个世纪以后,2003年年初,宇宙“暗能量”被发现,其表现出来的性质正如同当年爱因斯坦“无中生有”的“宇宙常数”一样。第4页共4页1930年,德国物理学家博特和贝克勒尔在α粒子轰击金属铍的实验中,发现一种贯穿性很强的辐射,当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高能量的“硬γ射线”;1932年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夫妇重复这一实验,他们发现这种“硬γ射线”的能量太过强大。其消息在报道中被查德威克看到,查德威克此前已经从理论上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发现小居里夫妇所观察到的“硬γ射线”跟他要寻找的中子性质一样。查德威克重复

7、小居里夫妇的实验,一个月后发现了中子,1935年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和R.W.威尔逊为了改进卫星通讯,建立了高灵敏度的号角式接收天线系统。他们发现,无论如何降低干扰,他们的天线依然消除不掉一种轻微的背景噪音――他们曾一度认为是掉落在天线上的鸟粪造成的干扰。后来,其他科学家进一步研究证实,这些背景噪音就是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一发现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