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稿(彩图)--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习

修改稿(彩图)--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习

ID:6770659

大小:28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5

修改稿(彩图)--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习_第1页
修改稿(彩图)--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习_第2页
修改稿(彩图)--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习_第3页
修改稿(彩图)--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习_第4页
修改稿(彩图)--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修改稿(彩图)--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习性及地震危险性分析陈德兴张恩立陈锡晶(滁州市地震局,安徽滁州239000)摘要根据最近38年的地震资料,应用b值空间分布及多地震活动参数值组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各次级段落的现今活动习性,判别出潜在的强震、中强震危险段落。结果表明: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存在着4个具有不同现今活动习性的次级段落,其中,渤海中南段断层面现今活动习性处于中等应力背景下的相对闭锁状态,以小地震活动为特征,应属于有一定应变积累的潜在强震危险段落;沈阳-昌图段断层面现今活动习性处于偏高应力背景下的相对闭锁状态,以稀疏小地震滑动

2、为特征,有长期的应变积累,是未来最有可能发生中强震的段落;营口-海城段于1975年发生了7.3级强震后余震活跃,现处于震后震源断层面应力调整阶段,出现低值,高应力状态,以频繁中小地震滑动为特征,因此,短期内不可能再复发强震;辽东湾段落,其现今活动习性均具有偏低应力水平,以稀疏小震滑动为特征,未来不太久的时期内复发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关键词:郯城—庐江断裂带地震活动参数断裂活动习性强震、中强震危险段落0.引言郯城—庐江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并分为三段:渤海至下辽河为北段;山东至淮河为中段;淮河以南至长江以北为南段[1]。它的活动

3、强度、活动方式及活动规律对我国东部地震活动特征起到重要的杠杆作用。因此,探讨该断裂带现今活动习性与地震危险性有其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即渤海至下辽河段(图1),该段长约820公里,以主干断裂为中轴线,向两侧各取1.0度的范围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位于大华北地块区[2],是中国东部地震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历史与现代地震活动较频繁,令人关注。其主要地震有1888年6月13日渤海7.5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近年来,国内外有一些地震预报专家,将地震活动性参数用于判定断裂带现

4、今活动习性、进而评估地震危险性。在国内的这一研究领域,易桂喜等(2004)率先将b值的空间分布,多地震活动性参数值组合,用于判定断裂带不同段落的现今活动习性与强震危险性[3]。本文根据最近38年的地震资料,利用b值空间分布及多地震活动参数值组合的分析方法,结合历史地震震背景,分析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各次级段落的现今活动习性,进而判别出最有可能发生强震、中强震危险段落。1.地震资料来源历史及近代地震资料来源于《中国历史强震目录》[4]、《中国近代地震目录》[5]以及中国地震局月报地震目录。自公元前780年1月至2008年1月,共记载研究区域MS³

5、5.0级地震33次,其中7.0-7.9级地震5次;6.0—6.9级地震3次;5.0—5.9级地震25次,最大地震为1888年6月13日渤海7.5级地震。图1绘出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历史震源区及中-强震中分布状况,震源区长轴沿断裂带走向展布。最近38年,自1970年1月至2008年1月,研究区内共记录ML³2.0级地震6461次,其中2.0—2.9级地震4890次;3.0—3.9级地震1338次;4.0—4.9级地震210次;5.0—5.9级地震21次;6.0—6.9级地震1次;7.0—7.9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为1975年海城7.3级地震,见图

6、2。作者简介:陈德兴,男,1975年生,助理工程师,地质专业,主要从事地震监测预报8工作。E-mail:ZEL2228@163.com.图1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震源区及中-强震中分布图(-780-1~2008-1,Ms³5.0)1.活动断裂2.震源区3.海岸线4.Ms5.0~5.95.Ms6.0~6.96.Ms7.0~7.9图2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现代地震分布与平面分段图(1970-1~2008-1,ML³2.0)81.ML2.0~2.92.ML3.0~3.93.ML4.0~4.94.ML5.0~5.95.ML6.0~6.96.ML7.0~7.

7、97.渤海中南段8.辽东湾段9.营口-海城段10.沈阳-昌图段11.分段落边界12.活动断裂2方法与思路2.1基本思路古登堡和里希特(1954)在研究全球地震活动性时得到经验公式:lgN=a-bM,它表明大小地震频度的对数与震级之间存在线形关系。b值即为直线的斜率,直接反映了大小地震之间的比例关系。从岩石破裂的自相似性分析,断裂结构具有分维性,其分维数D=2b。所以b值的几何意义表明它是地震断裂结构方式的度量。许多震例使人们认识到b值具有一定的前兆信息,b值空间扫描应用于强震的中期预报是有意义的[6]。强震与大地震往往发生在活动断裂带上的相对高

8、应力积累区或闭锁段落上,应力的高低与震级—频度关系中的b值成反比,我们可利用b值的空间分布来揭示和推断活动断裂带不同段落现今应力积累的相对水平,并使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