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751214
大小:25.6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4
《茶文化论文 (2) 中国茶文化,历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茶文化论文题目:茶文化的核心价值指导老师:学号:姓名:年级专业班级:联系电话:论文完成时间:上课地点:实际成绩论文关键词:茶文化核心价值中国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写中国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的价值,当今社会背景下的茶文化的表现形式。美国作家葛瑞格·摩顿森的小说《三杯茶》中有三句话:“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书中主人公摩顿森为了一个承诺,进行着一段漫长的旅程,历经艰苦坎坷,承诺得以实现。而最初让他坚决许下承诺的,竟然,只是源于素朴的“三杯茶”。
2、感慨小说中出色描写的愤怒以及难能可贵的友谊之余,这三杯茶更是发人深思。茶文化源远流长,古今中外,茶似乎早已超出了“饮品”这个名词的限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更多的时候,茶代表着一种文化及精神价值。在中国,茶的种类繁多,喝法讲究。茶艺茶道成了人们的一门爱好甚至是专业。那么中国茶文化中间又蕴含又怎么的核心价值呢?对人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1)什么时候开始喝茶?茶,本为一种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长品易健康、长寿,经长久发展至今,茶品要顺为最佳、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华,顺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里有茶顺即为茗品。唐
3、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1】中国是茶的故乡。唐代陆羽(728—804)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在神农时代(约在公元前2737年),即已经发现了茶树的鲜叶可以解毒。《神农本草经》曾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反映的就是古代发现茶治病的起源,这说明我国利用茶叶最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2)什么时候开始形成茶文化?茶文化的形成是从知识分子开始的。统治阶级和文人把饮茶作为一种高级享受和精神力量而超出它的一般自然使用价值——饮品,于是便
4、出现了茶文化。从茶传播情况来看,先秦时代是茶文化在巴蜀的发源阶段。到了两汉三国时代茶由巴蜀渐次向外传播,这种传播主要是饮茶生活与茶叶生产相结合的传播。【2】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倡导茶道,从此茶道大兴。茶饮之风蔚然,逐渐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宋代承唐代饮茶之风,茶文化日益普及。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茶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二.茶文化的价值(1)为什么常
5、说喝茶怡情养性?怡情养性——谓修养身心,涵养天性。《孟子.尽心上》中写道:"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喝茶像是道家修行,安静独处一室,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致志。再者,性﹐意思是“性命”【4】。1982年,台湾的国学大师林荆南教授将茶道精神概括为“美、健、性、伦”四字,即“美律、健康、养性、明伦”,称之为“茶道四义”。性——养性是茶的妙用,人之性与茶之性相近(2)文学作品中茶文化彰显。苏东坡茶诗试院煎茶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传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
6、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盌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诗人在试院中烹茶,听着沸腾的水声,凝视飞雪般的茶末,浮想联翩。想起了李约的煎茶讲究活火发新泉,又想起了潞公饮茶专爱定州花瓷。而自己正处在贫病不得意之时,以砖为炉,石桃煎汤,一副孤清简朴之状。然而只要有茶,能每天睡足就足够。作者感慨自身处境,对饮茶不敢有过高的奢望。表现出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诗中对煎茶过程中水泡、水户描绘得极为生动细致,颇负盛名。再如,纳兰性德《浣溪沙
7、》中:“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在此用典。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中记载,李清照夫妇两人互相考,开心时失手弄翻杯子湿了衣服。纳兰借李清照夫妇的故事说自己也曾经与心爱之人玩赌书的游戏,以过去(当时)的快乐生活对比现今的冷清凄凉。由此可见,茶在赋诗作时不可或缺,在当时文人墨客中是极为受欢迎的。(3)茶和佛。自古有“茶禅一味”说法,佛即茶,茶即佛,禅机如茶理。事实上饮茶是随禅学的兴起而得以普及的。早在唐宋时期,天心永乐禅寺就有了一套以茶礼佛的仪轨。【5】每逢佛祖诞生日,僧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浴佛节”,以茶汤沐浴佛身的“洗佛
8、茶”,供香客取饮,祈求消灾延年。这里还时常举行茶会,或“茶宴”,用以招待施主与香客。此外,如供奉佛祖的“奠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啜饮的“戒腊茶”、全寺僧人共饮的“普茶”等等,名目繁多。后来天心永乐禅寺还设置了专职的“种茶僧”、“制茶僧”,专司茶叶管理和制作,并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