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直流位置随动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2: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题目:初始条件:直流位置随动系统图示为一直流位置随动系统,直流放大器增益为,电桥增益,直流伺服电动机增益,时间常数,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求出系统各部分传递函数,画出系统结构图、信号流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1、用Matlab画出开环系统的波特图和奈奎斯特图,并用奈奎斯特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2、求出开环系统的截至频率、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时间安排:1.15~16明确设计任务,建立系统模型1.17~19绘制波特图和奈奎斯特图,判断稳定性1.23~24计算频域性能指标,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2、:年月日目录1模型的建立……………………………………………11.1根据图形建立模型………………………………12传递函数的建立与求解……………………………..52.1开环传递函数的建立………………………..52.1.1开环传递函数的系数的确定………………………52.1.2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绘制幅相曲线…………………52.1.3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绘制bode图……………………63根据奈氏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84系统动态性能分析与建议…………………………….94.1系统动态性能分析………………………………………94.2可行性意见与建议………………………………
3、………9要列参考文献目录,并在文章中引用处用上标标出直流位置随动系统与频率特性分析1模型的建立1.1根据图形建立模型图一直流位置随动系统第一步:列写各原部件运动微分方程,并分别进行拉氏变换,结果如下:1.电位器桥式电路(误差检测器)2.直流放大器13.无源较正网络其中,;4.直流放大器25.直流伺服电动机(电枢控制)其中1.齿轮系第二步:由上述各式画出各元部件的环节单元和比较点单元的方框图,见图二:电位器桥式电路直流放大器1无源校正网络直流放大器2直流伺服机齿轮系图二各元部件环节的结构图第三步:从比较点开始将系统输入量置于最左端,依据图中信号流向,把各环节的方框图连
4、接起来,置系统输出量于最右端,便得到直流位置随动系统的结构图:图三直流位置随动系统的结构图2传递函数的建立与求解2.1开环传递函数的建立由以上结构图可花简求出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2.1.1开环传递函数系数的确定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取2.1.2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绘制开环幅相曲线绘制开环幅相曲线:由于惯性环节的角度变化为,微分环节角度变化为,故该系统开环幅相曲线:起点:终点:系统得,故和虚轴无交点,且依据图可知与实轴也无交点。系统概率开环幅相曲线的变化范围在第三象限,和第二象限。在matlab上绘制Nyquist曲线,请见下图:图四开环传递函数的Nyquist曲线2.1.3
5、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绘制bode图绘制开环对数幅频渐进曲线:开环系统由四个典型环节串联而成,皆为最小相环节:一个微分环节,两个惯性环节,一个积分环节。(1)确定各交接频率及斜率变化值最小相位一个一阶微分环节:,斜率增大20两个惯性环节分别是:(2)绘制低频监禁特性曲线。因为则低频渐进线斜率为(3)绘制频段用matlab绘制bode图,请见下图:num=[1,10]den=[10,11,1,0]nyquist(num,den)grid图五matlab绘制的开环系统的bode图3根据奈氏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根据nyquist图可知,开环幅相曲线与虚轴无交点,但由于,故从点起
6、逆时针作半径无穷大,圆心角为的圆弧。则穿越左侧(-1,j0)负实轴的次数为0次,即又因为根据开环函数可知,,则,则系统稳定。根据奈氏判据,对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若右半平面s的极点数,则系统闭环稳定性取决于闭和曲线包围(-1,j0)点的圈数。当开环传递函数的某些系数发生变化时,包围(-1,j0)的情况亦随之改变。频域的相对稳定性可以由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来度量。用matlab可很方便的求出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sys=tf([1,10],[10,11,1,0])[mag,phase,w]=bode(sys)[gm,pm,wcg,wcp]=margin(mag,phase,
7、w)margin(sys)图六求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的bode图其相角裕度幅值裕度相角交界频率截止频率4系统动态性能分析与建议4.1动态系统性能分析动态性能分析:根据以上所求,可知,此开环系统相角裕度较低,开环截止频率也较低。4.2可行性意见与建议建议:可采用串联超前较正。串联超前较正可使开环系统截止频率增大,从而闭环系统带宽也增大,使响应速度加快。参考文献:[1]薛强,梁冰,刘建军,刘晓丽.矸石山渗滤液在地下水系统中运移的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4,16(2):356-359.[2]金忠青。N-S方程的数值解和紊流模型[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