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土石方及基坑支护方案

某工程土石方及基坑支护方案

ID:6744675

大小:147.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1-24

某工程土石方及基坑支护方案_第1页
某工程土石方及基坑支护方案_第2页
某工程土石方及基坑支护方案_第3页
某工程土石方及基坑支护方案_第4页
某工程土石方及基坑支护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工程土石方及基坑支护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工程概况某改造项目土石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拟建场区位于**市**区**路**号。由**勘察院研究院勘察,**设计。土石方工程量约立方米。二、编制依据1设计依据的资料1.1《总平面布置图》、《环境平面图》、《支护平面图》及《支护设计图》(各单元)。1.2设计总说明。略,详见设计文件。2编制依据的规范及规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设工程施

2、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建筑开挖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岩土工程治理技术规定》YB/QK-ZY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00idtIS09001:2000《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1-1996idtI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50328-200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3、》DBJ01-51-200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1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环境条件1地形地貌拟建场区位于**路以西、**以南的地块内。边坡周长约为1000m,坡顶西北侧偏高、东南侧偏低,呈平缓坡势,最高处约8.5m。2工程地质条件第1层、素填土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区。层厚0.30~6.80米,层底标高13.28~28.82米。褐色,松散,稍湿,以回填花岗岩风化碎屑和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和碎砖块。部分钻孔上部为建筑

4、垃圾。第11层、杂填土仅4-5号钻孔揭露该层。层厚3.10米,层底标高19.18米。杂色,稍湿~饱和,松散。以回填煤渣为主,含少量建筑垃圾。第11层、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场区东侧,其它位置也有零星分布。层厚0.30~5.70米,层底标高11.05~26.56米。褐色~褐黄色,可塑,见高岭土白色条带和铁锰氧化物,含少量粗砾砂,无摇振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第16层、花岗岩强风化带(Υ)该层在场区分布较广泛,但有部分钻孔缺失该层。揭露厚度0.20~6.10米,层顶标高11.05~27.76米。黄褐色~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

5、,以长石、石英为主要矿物成份;岩体极其破碎,组织结构已破坏,大部分矿物已蚀变,风化裂隙极其发育,岩芯松散,手搓呈砂土~角砾状。第17层、花岗岩中等风化带(Υ)揭露厚度0.50~11.00米,层顶标高9.88~27.16米。21肉红色,结构、构造、矿物成份同上,部分矿物蚀变,沿节理面有明显变色,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见铁锰质渲染,岩体较破碎,岩芯为5-10cm碎块~块状,锤击易沿节理面裂开。第18层、花岗岩微风化带(Υ)揭露厚度1.00~10.50米,层顶标高6.88~25.91米。肉红色,结构、构造、矿物成份同上,矿物基本未

6、蚀变,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质新鲜较坚硬,锤击不易碎,岩芯多呈短柱、柱状。3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形态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其中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第1层素填土和第11层杂填土中;基岩裂隙水以层状、带状赋存于基岩强风化带、岩脉旁侧裂隙密集发育带中,由于裂隙发育不均匀,其富水性亦不均匀。强风化带中长石多风化成粘土矿物,透水性较差,富水性贫;节理发育带,裂隙张开性略好,导水性略强,富水性中等。勘察期间测得场区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80~8.90米,水位标高15.82~21.56米。本次勘察期间处于丰水期,地下水主要

7、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年变化幅度约1~2米。四、基坑支护设计要求1安全等级及使用期限本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及维修年限为基坑回填且不超过六个月。2支护体系根椐基础、环境条件划分3个支护单元,单元分区见支护平面图,各单元根据地质条件划分多个剖面。3主要材料控制标准水泥----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钢筋----"D":HRB335,强度标准值fyk=335N/mm²"d":HPB235,强度标准值fyk=235N/mm²注浆材料----水泥浆,水灰比0.5,强度不低于25MPa214主要结构构件控制标准锚杆----钻孔

8、注浆工艺,锚筋选用1Φ20面层----喷射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配筋选用钢筋双向绑扎土钉----击入式工艺,杆体选用HRB335(1Φ20)螺纹钢筋5试验与检测进场工程材料应进行抽样质量检验,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确定;锚杆应按照《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及相关验收规范要求进行锚杆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