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养生之法2007

全息养生之法2007

ID:67263714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1-01

全息养生之法2007_第1页
全息养生之法2007_第2页
资源描述:

《全息养生之法200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息养生之法2007-12-1908:13人体众多的部位和器官都存在着缩形的全身经络脏象系统,人体各部位和器官的发育也与整体发育密切相关。人的耳廓外形犹如一个倒置的胎儿,耳廓上存在着缩形的全身经络脏象系统。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达于耳,当人体某一部位或脏腑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相应的经络反应到耳廓的有关部位,出现压痛、变色、结节、变形、脱屑、电阻变低等现象;有意识地刺激这些部位,可以防病治病,这些部位就是“耳穴”。耳穴的分布与耳廓的倒置胎儿之形基本相对应,头部穴在下,臀部与下肢穴在上,胸腹躯干穴在中部。 背俞

2、穴是人体各脏腑经气在背部转输的地方,它们均分布于背部距督脉1.5寸的膀胱经线上。自上而下有肺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等穴,各穴均有治疗其对应脏器的作用。有专家研究称,经常擦背可以防癌。人的足被称为“第二心脏”,脚在结构上毛细血管多,汗腺多,神经多,神经纤维中不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丰富,且植物性神经也很丰富,足部的反射活动可以放射到全身,对全身起到有益的调节。人之有脚,犹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人的一身之中共有四根,耳为神机之根,鼻为苗窍之根,乳为宗之根,脚

3、为根中之根,可见在全身保健中足的地位是何等重要。按摩、刺激足上的各个穴位及反射点,均可以治疗与此对应的各脏腑病变,广泛流行的足反射区疗法的机理即是源于此。足反射区疗法是中华民族一种古老而奇特的健身疗法,它集查病、治病、保健于一体,简单易施,费少效宏,无任何副作用。此疗法有以下几种作用:(1)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可收扶正祛邪之功。(2)可温阳祛寒。(3)可清热泻火。(4)可消除痰、食、气、血等积结之症。(5)协调脏腑,平衡阴阳。(6)敛:治疗气、血、精液耗散滑脱不禁,葆真泌元。(7)镇:使气

4、、血、痰、火逆冲而上之症得以平潜。耳穴、头部穴、手部穴、及背部俞穴这四个区域均可诱导出十二经的感传线,通过经络产生出调整全身的平衡信息。针刺、按摩或运动这些部位,通过信息传导,可起到全身保健的作用。以下介绍的功法通过对人体四大主要全息信息区的锻炼,可增强人体抵抗力,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实施方法:此功法名“九九连环术”,汇集了古养生理论和现代气功功法中的精华,重点锻炼人体中几个全息信息较集中的区域,对机体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可促进整体健康。a)浴面:采取放松姿势,舌抵上腭,把两手搓热,覆面由下向上再向外擦之,自颈

5、至发际做圆形运动,如浴面之状。此法即古之“驻颜术”,可美容养颜,清脑明目,缓解紧张,消除疲劳。b)搓耳:两手搓热,再用两手分别搓揉两耳廊,在耳垂处手法应重一些,以搓热搓红为度。此法可收全身强壮之效,肾开窍于耳,又可收强肾之功。c)俯身松腰:以下颔为引导点,带动头部向前做圆周形运动,随着运动幅度的加大,逐渐带动整个腰部也向前做圆周形运动。做此动作时意想头带动腰部向前运动时,脊柱的骨节自上而下一节节地松开,当头带动腰部回归上方时,又意想脊柱的骨节自下而上一节节地合拢。初时感觉不明显,随着功夫的深入,可真正体会到

6、脊椎骨一节一节的开合运动,到那时你的腰就会真正地松开。腰为全身的轴,此式对腰部的运动可对后背命门区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并可加强背部太阳膀胱经的经气传输。所作的圈数依时间的长短,或为9圈,或为36圈、或为81圈。d)旋足:如采用坐势,两足抬起,意想两足尖挑一细丝线做划圆动作。两足尖的转动方向相反,即左足顺时针转时,右足逆时针转,反之左足逆时针转时,右足顺时针转。以左足为准,先逆时针方向转动,再顺时针方向转动。依时间的长短,所转的圈数或为9圈,或为36圈、或为81圈,可重复进行,多则不限。如采用站势,可先移重心

7、于右腿,抬起左足,外旋、内旋相等圈数;再移重心于左腿,抬起右足,外旋、内旋相等圈数。e)归元:以两手相叠置于脐前,男左手在里,女右手在里,先顺时针方向摩脐转动九圈,再逆时针方向摩脐转动九圈。意守下丹田一段时间即可收功。注:各动作的运行轨迹皆为圆形,除①、②两式不限次数外,③、④、⑤三式所作的次数皆为九的倍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