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方法的理论探源

无限方法的理论探源

ID:6706908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3

无限方法的理论探源_第1页
无限方法的理论探源_第2页
无限方法的理论探源_第3页
无限方法的理论探源_第4页
资源描述:

《无限方法的理论探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限方法的理论探源黑格尔志在建立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逻辑学,用来解决当时哲学界尤其是认识论领域面临的重大的问题: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吗?思维可以把握无限的对象吗?哲学史上为此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学说,来研究人的思维活动和知识的创作原理。在黑格尔看来,前人的方法还不足以揭示思维运行的内在规律性,不能够把握“真正的无限”。但是这些方法又各有可取之处,黑格尔批判性地吸收了这些哲学,将它们纳入到自己逻辑学的环节之中。下文将顺着认识论的发展史,考察黑格尔把握“无限”问题的来由,以及分析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并且超越了前人的成果。形而上学:从有限跨越到无限的初

2、步探索这里所说的形而上学是特指康德之前的唯理论。这些唯理论者试图用思想来把握现存事物的本质,并且乐观地认为人的知性,即抽象的理智足以认识一切的存在,甚至包括无限的对象。黑格尔虽然赞同形而上学的理论起点,但同时又无情地批判它所使用的独断的方法。具体而言,“这种形而上学大都以为只须用一些名词概念,便可以得到关于绝对的知识,它既没有考察知性概念的真正内容和价值,也没有考察纯用谓词去说明绝对的形式是否妥当。”[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第95页形而上学的很多论断只是出于人们朴素的信仰,例如将“存在”加之于上帝之上,用“无限”来形

3、容客观世界等等。形而上学之所以无法达到“真正的无限”,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知性思维的有限性。知性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片面地限制了无限的对象,无法让它们自由地从自己的本身来规定自己,因此知性所能达到的最远的结论就是“坏的无限性”。于此同时,那些由知性的抽象谓词所构成的形而上学命题也只是一些偶然、孤立的论断,既无法用来表达上帝、自然、精神等内容丰富的观念,又无法形成具有内部必然性的、经得起理性批判的理论体系。所以,唯理论者以抽象的、有限的知性规定去把握无限的对象的努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为了补救形而上学独断、抽象的偏蔽,哲学史上又相应地产生了经验主义。经验论

4、一方面以人的感官作为获得知识的坚实据点,来克服形而上学中的抽象概念;另一方面试图从人们拥有的经验材料出发,应用分析的方法让对象呈现其本来的面目。与形而上学不同的是,经验主义意识到了知性的有限性,自觉地将思考的范围局限在了可感的事物之中,放弃了对于无限对象的研究,力求从外在和内在的经验中去把握真理。然而黑格尔指出,当经验论者在运用普遍性、无限性等范畴进行思考的时候,已经隐含着形而上学的原则了。此外,经验主义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再次将具体的内容转变为抽象的概念,即又重新回到了形而上学的前提。综上所述,形而上学和经验主义所运用的知性的方法,被黑格尔纳入到了

5、逻辑思维中的第一个阶段。但是由于知性本身的有限性,这两种理论均无法把握无限的对象。康的哲学:知性的界限与理性的矛盾康德的批判哲学既是对先前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综合,又是对这两种理论的超越。虽然黑格尔讽刺康德在进行思维之前,先考察人的认知能力的做法,类似于“没有学会游泳之前,请勿下水”一般荒谬,但是没人会否认康德在研究人的知性和理性认识方面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黑格尔不仅沿用了许多康德提出的概念,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接着康德的思路进行他的逻辑研究。知性的界限人们如何能在可靠的基础之上获得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呢?康德通过分析经验发现,在去除掉一切由感官接收到的

6、感性材料之外,经验中还包含了一种能够把杂多的内容综合起来的普遍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来自于人的知性,知性所拥有的先天范畴可以把无序的感性杂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我们的认识对象。不同于“知识符合对象”的传统认知,康德认为思想的普遍必然性并不在于对象之上,而是在于主体拥有的知性范畴之中。康德以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为基础,在判断形式的分类中,找到并且确立了相应的知性范畴的种类,他一共列举了四组、12个知性范畴。黑格尔批评这种方法只是发现范畴的“方便法门”,并不是知性范畴的真正来源。此外,对于为何有且仅有这些范畴、范畴之间的内部关系等问题,康德没有给予充分的说

7、明。对于康德来说,最困难的问题在于证明范畴运用在一切经验对象上的先天合法性和普遍必然性。在“范畴的先验演绎”中,他试图通过描述知性范畴的实际运作过程来说明它们的合法性:范畴来源于纯粹知性的自发活动——“我思”,它可以通过主体的本源统一的能力“统觉”,将感性直观到的所有杂多统一为我的表象,这些表象经过范畴的综合成为认识的对象。“由于纯粹统觉是一种先验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自我意识,于是感觉经验就被统一在一个共同的、普遍的意识形式中,成为人人共同认识的普遍对象,从而产生的普遍有效的知识。”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8、,第63页因此证明了知性范畴是形成客观知识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在范畴演绎的过程中,康德还明确指出了知性范畴的使用界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