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679141
大小:8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1-22
《2009年造价员考试练习题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造价员预测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民用建筑分[]两大部分。 a生活建筑和公共建筑 b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c居住建筑和文化建筑 d生活建筑和公共建筑 解析:民用建筑指的是供人们活动的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部分。 2.严寒地区受动荷载作用的焊接结构,应选用碳素结构钢的品种是[]. a.q235-af b.q235-b c.q235-a.b d.q235-d 答案:d 解题要点:碳素结构钢按脱氧程度分镇静钢、半镇静钢和沸腾钢。镇静钢最好,质量等级自a到d逐次提高,在低温承受动荷载的焊接结构,工作环境恶劣,应选用d级的镇静钢。 3.调制罩面用的石
2、灰浆不得单独使用,应掺入麻刀和纸筋等以[] a.节省石灰 b.防止开裂 c.易于施工 d.增加美观度 答案:b 解题要点:石灰浆在空气中硬化时有体积收缩现象,为防止抹面因收缩而开裂,应掺入麻刀或纸筋抵抗收缩拉力,防止裂缝。 4.其他条件一定时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的增大而[]. a.增大 b.不变 c.降低 d.不一定 答案:c 解题要点:决定混凝强度的因素有水泥标号、水灰比、骨料性质、温湿度、龄期等。水灰比越大,多余的水越多(因水泥水化所需水量是一定的)。多余的水在混凝土中会形成水泡或蒸发形成气孔,从而使强度降低。 5.试配c35混凝土,容重为2450k
3、g/m3,现已知单位水泥用量428kg,单位用水量182kg,则该混凝土1立方米所需的砂石总重量为[]kg. a.1284 b.1840 c.1498 d.1584 答案:bhttp://www.xinlongban.com/ 解题要点:1立方米,混凝土重2450k8,是由4种成分组成。现已知水和水泥的用量,所以砂石总重量应为2450—(428+182);1840kg. 6.某混凝配比设计中,、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水灰比为0.7,重量砂率为35%,则单位石子用量为[]kg. a.687 b.1362 c.1276 d.733 答案:c 解题要点:
4、已知单位用水量及水灰比可求单位水泥用量为180/0.7=257kg,1立方米混凝土重量为2400kg,则砂石总重量为2400—(180+257)=1963kg,又知砂率为35%,则石子含率为65%,所以石子重量应为1963x0.65=1276kg. 7.欲设计c30普通混凝土(σ=5),其试配强度为[]mpa. a.21.8 b.38.2 c.30 d.40 答案:b 解题要点:试配强度fcu=fcu.k+1.645σ=30+1.645*5=38.2mpa. 8.工业建筑的分类中多层厂房指层数在[]层及以上的厂房。 a、1 b、2 c、3 d、6 答案:
5、b 分析:工业建筑的分类按层数分 (1)单层厂房。 (2)多层厂房。指层数在二层及以上的厂房,常用的层数为二-六层。 (3)层次混合的厂房。指单层工业厂房与多层工业厂房混合在一幢建筑中。 9.柔性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小于[]mm; a、100 b、200 c、300 d、350 答案:b 分析:柔性基础。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这样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也就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所以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为柔性基础。在同样条件下,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比混凝土基础可节省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和挖土工程量,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小
6、于200mm;也可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m. 10.有一公路工程,借土填方,土源为地面存土,运距3km,完成这一作业应选用的机械为[] a.铲运机http://www.xinlongban.com/ b.正铲挖土机十自卸汽车+推土机 c.反铲挖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 d.推土机 答案:b 解题要点:推土机、铲运机虽具备独立挖土、运土、卸土的性能,但运距有限,3km超过其最佳运距。另外土源为地面存土,只有用正铲挖土机挖土,当然要配自卸汽车运至路基处卸土,仍需用推土机推成填土路基。所以正确的机械选用应是b项。造价员预测模拟试题二 11.流水节拍是指一个专
7、业队[] a.整个工作的持续时间 b.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 c.最短的持续工作时间 d.转入下一施工段的间隔时间 答案:b 解题要点:流水节拍是时间参数中的一个,是指某个专业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作业时间。 12.某工作有两项紧前工作a、b,其持续时间为a=3,b=4,其最早开始时间是a=5,b=6,则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 a.5 b.6 c.8 d.10 答案:d 解题要点:本工作有两个紧前工作,则本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必须在两个紧前工作都完成后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