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678462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2
《电工学(电工技术)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工学(电工技术)课程设计本文由amiferous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电工技术》《电工学电工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制定人:刘超教材名称:《电工学Ⅰ电工技术》所属分院:自动化系制定时间:2009.8.25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基本信息学学分:4时:64课程类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后续课程:电机拖动、维修电工实训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目标:1.能熟练识读电路图,了解常
2、用电阻,电容,电感材料,了解常见电路构造。2.能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并针对不同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并为电子技术课程打下基础。(2)专业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目标:1.能熟练识读电路图,了解常用电阻,电容,电感材料,了解常见电路构造。2.能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并针对不同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2.课程内容设计(一)课程主要内容工作任务(项目、课题、序号单元)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1定律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物理量,电路功率计算以及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掌握支路电流法,网络的化简方式,以及叠加2电路的分析方法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10学时8
3、学时能力要求授课时数1掌握正弦交流量的基本概念,掌握正弦交流量的向量表示法,阻抗、导纳的定义以及正弦交流电3正弦交流电路路的分析,功率的计算与功率引述的提高方式。14学时掌握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基本概念以及三相电4三相正弦交流电路源和负载的星形和三角形接法,相(线)电流(电压)的概念,以及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换路定理,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5第六章电路的暂态分析态响应,全响应和三要素法。磁路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性质,基本定律,直6第七章磁路和变压器流和交流的磁路计算以及电磁铁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了解触电的几种方式,触电的急救方法,以及7
4、第十一章安全用电保护接零,保护接地的原理,静电和雷电的防护4学时10学时10学时6学时(二)实验、实训、实习内容实验共四项:(1)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2)电源的等效变换;(3)叠加定理的验证;(4)日光灯电路的研究注:实验安排在09-10(下)学期第一周(三)学时分配安排习题课、讨序号教学内容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磁路和变压器安全用电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训)论课12345678101461010626812488224020002222224小计64488163.教学方法与手
5、段设计设计(1)教学方法课前引导:在开课时,首先对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重点介绍并结合不同的专业说明电工学课程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多引进实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学这门课以及如何去学这门课。教导学生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件启发:电工学内容多,其新概念建立在一些其它的概念之上,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很重要,不能死记硬背概念、原理。教师在课堂上多讲知识背景、知识重点和实际例子,启发学生经过思维过程、运用对概念的理解、通过习题训练学好这门课程并且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结探索:把实验环节串在理论教学中,首先
6、进行理论课程的讲解,之后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验证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探究:这种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电工学的许多分析方法是建立在某种条件上的,教师会提出:若改变条件用这种方法行不行,若行,如何分析。②一道习题用多种方法求解并从多种不同的解法中选择好的解题方法。③提出综合性的问题,把所学的知识点串起来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的说,电工学是一门专业的理论基础课,其庞大而广杂又枯燥的理论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怀着一颗探索的心去学习这门课程,学出乐趣,学出一种发现问题,处
7、理问题的方法和思想观念。(2)教学手段由于《电工学》本身课程的特点及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板书式教学,这样既可以放慢讲课的速度,让一部分基础微弱的学生学得了、跟得上,又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但多媒体教学也是教学条件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讲授课程的时候也会适当的选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多媒体可以直观的表现出理论的抽象含义,黑板又可以进行适当的联系,取长补短,达到最优化结合。四、考核方式1.基本思路本课程考核注重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注重过程控制与考核,考核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组成
8、,具体比例如下:平时成绩30%:包括考勤(5%)课后作业、(15%)课堂提问测验和练习、(10%)课程实验、(10%)。期末考试70%:采取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32.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