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之二超重失重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之二超重失重

ID:6660764

大小:21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1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之二超重失重_第1页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之二超重失重_第2页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之二超重失重_第3页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之二超重失重_第4页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之二超重失重_第5页
资源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之二超重失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四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之三——解释超重失重现象1.超重、失重现象(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2.关于超重和失重的理解(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变化.(2)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①超重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但是物体不一定是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也可以是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②失重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但是物体既可以是向下做加速运动,也可以

2、是向上做减速运动;③尽管物体不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即,则当方向竖直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方向竖直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重力只产生使物体具有a=g的加速度效果,不再产生其它效果.(4)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下的液体的浮力公式分别为和,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的液体F浮=0即液体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再产生浮力.【例题1】如图3—33所示,在减速运动的升降机里,天花板上的细线悬挂小球A,下面依次连接一轻弹簧秤和小球B.已知mA=mB=5kg,弹簧秤读数为40N.则升降机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若某时刻剪断细线

3、,线断的瞬间,A与B球的加速度大小、方向如何?(g=10m/s2)【例题2】如图3—35所示,斜面C的质量为M=20kg,倾角θ=37°,物体A的质量m1=lOkg,B的质量m2=2kg.当A以加速度a=2.5m/s2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时,斜面保持静止.求斜面对地的压力是多大?(g取10m/s2)6【例题3】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另一端系一木球,木球浸没在水中,整个装置在台秤上,现将细线割断,在木球上浮的过程中(不计水的阻力),则台秤上的示数()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系统中球加速上升,相应体积的水加速下降,因为相应体积水的质量大于球的

4、质量,整体效果相当于失重,所以台秤示数减小.【例题4】如图,在静止的电梯里放一桶水,将一个用弹簧固连在桶底的软木塞浸没在水中,当电梯以加速度a(a

5、.等于(M+m)gB.大于(M+m)gc.小于(M+m)gD.无法确定超重和失重·典型例题解析 【例1】竖直升降的电梯内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根弹簧秤,如图24-1所示,弹簧秤的秤钩上悬挂一个质量m=4kg的物体,试分析下列情况下电梯的运动情况(g取10m/s2):(1)当弹簧秤的示数T1=40N,且保持不变.(2)当弹簧秤的示数T2=32N,且保持不变.(3)当弹簧秤的示数T3=44N,且保持不变.解析:选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和竖直向上的拉力T的作用.规定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6(1)当T1=40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1-mg=ma1,解得这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2)当T2=32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2-mg=ma2,解得这示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所选定的正方向相反,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3)当T3=44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3-mg=ma3,解得这时的加速度方向与所选的正方向相同,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点拨:当物体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亦即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当物体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亦即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例2】举重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kg的重物,而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却只能举起100kg的重物,求升降机运动的加速度.

7、若在以2.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此运动员能举起质量多大的重物?(g取10m/s2)解析: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kg的重物,则运动员能发挥的向上的最大支撑力F=m1g=120×10N=1200N,在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只能举起100kg的重物,可见该重物超重了,升降机应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当升降机以2.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重物失重.对于重物,点拨:题中的一个隐含条件是:该运动员能发挥的向上的最大支撑力(即举重时对重物的最大支持力)是一个恒量,它是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