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的主角-科学社群

——科学活动的主角-科学社群

ID:6656723

大小: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1

——科学活动的主角-科学社群_第1页
——科学活动的主角-科学社群_第2页
——科学活动的主角-科学社群_第3页
——科学活动的主角-科学社群_第4页
——科学活动的主角-科学社群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活动的主角-科学社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學哲學期末報告——科學活動的主角-科學社群科學哲學可以說是以哲學的觀點來探視科學的基本面的一門學問,在早期所謂「預設主義」的觀點下,我們所了解的科學必需是在其預設之方法論下所產生出的產物,而科學家在科學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僅能是不能摻雜任何個人情感的發現者。無論是邏輯實證主義還是波普的證偽主義,它們的科學觀都只是對科學知識的結構或發展作邏輯分析,只是對人們的認識對象(自然界客體)、認識的工具(科學儀器)、認識的成果(理論假說),進行考察,而從不對科學認識的主體—科學家及其團體的活動進行研究。波普甚至提出,科學有自己的發展邏輯,科學知識是客觀知識,而客觀知識是沒有主體的。因此,在波普的

2、認識論中,理論一旦被科學家構造出來,主體就不再有地位了,完全把科學家在科學發展中所佔的地位,忽視不見。而在稍晚的科學史家及科學哲學家也逐漸意視到了科學知識的產生與其產生者—科學家之密切關係。如從N.RHanson所提出理論滲透(theory-loaden)的觀點,反對邏輯經驗主義之觀察語言獨立於理論語言的論點,強調觀察者—即科學家本身既有的理論將滲透其所謂客觀觀察,大到孔恩為人所知「科學社群」的觀點,即認為「科學儘管是由個人進行的,科學知識本質上卻是集體的產物」,將科學家的活動的概念引入,力圖將研究的主體與客體統一起來。相同的,若把科學只看做是科學知識的成果,便忽略了科學的另一重要面向

3、科學認識活動,即若把萬有引力,相對論看成是知識的成果,則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如何做出其偉大成果的過程,應亦是一個科學活動之重要內容,故探討科學活動的主體,科學社群的結構、反應及活動,即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在此以以下五個子題,來探討科學活動的主體—科學社群。1、什麼是科學社群,2、科學社群的形態,3、科學社群的地位分層,4、在不同地位的社群成員在科學革命時期中的反應及所扮演的角色,5、科學社群等於科學家嗎?等題目之讀後心得,並於結論報告其在科學教育上所啟示的努力方向。一、什麼是科學社群?在1942年,英國學者波朗依在《科學的自治》一文中第一次用科學社群(Scientific8Commu

4、nity)這個概念來劃分科學家群體。而在1959年春的「科學人材識別會議」上,孔恩發表了一篇《測量在現代物理科學中的作用》一文,同時也做了一個簡短的發表,題為《必要的張力》,討論科學中的傳統與變革,主題開始不久後,孔恩未加定義引入了一個概念--「科學社群」,其確切涵意為何,孔恩並未詳加說明;但仍可由其內容加以揣摩。「科學社群」在某方面是指在一時,一個領域中的大部分科學家結成的一個人群,這些人從事相類似或相關甚至是相同的研究,經常交流,他們的見解未必統一,或者常有分歧,可是他們總有共同承認,信賴的理論和事實,或者說有共同的語言和基礎,使得他們可以就互相不同意的部分加以爭論,而「有共同的語

5、言和基礎」的概念,即後來「典範」的概念,孔恩說過: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典範」一詞無論實際上還是邏輯上都很接近於「科學社群」這個詞。一種典範是,也僅僅是一個科學社群成員所共有的東西;反之,也正由於他們掌握了共同的典範才形成這個科學社群,這些社群的形成與其中成員經歷了相同的教育及專業的傳授,以及吸收了相同的技術文獻和獲得了相同的學科訓練有關,科學社群可以是無形的或是有形的學派,而孔恩也因將典範的產生,形成發展,直到危機,轉換與社群成員的創造;擁護、信奉、懷疑及叛離等活動相連繫使得我們可以說:典範的主體,即是科學社群,且此社群正是科學知識的生產者與確認者的角色的單位(Kuhn,1969)

6、。一、科學社群的形態:若我們由不同的角度來看,可以看到科學社群的各種形態。例如:雖然孔恩認為可以只有約二十五人(Kuhn,1969),但大至從學術上講,全體自然與數學科學家可以看成一個大的社群,以區別其他知識社群和學術社群。每一大類學科,例如生命科學、物質科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屬第二層次社群;生命科學包括生物學、醫學,物質科學包括物理學、化學,環境科學包括大氣學、地質學、天文學,則屬第三層;再往下,化學可分為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為第四層;再往下,物理化學可分為化學動力學、電化學、化學熱力學,為第五層;最後小至學科內的一些研究小組、師生關係等等,都可做為社

7、群的分類。也有由信奉相同學說的學派來表現,如古希臘時代信仰畢達哥拉斯的〝數即萬物〞思想的數學學者,無形中形成〝畢達哥拉斯學派〞;由於相信“8波函數的機率詮釋〞和〝測不準原理〞而結由玻爾、海森堡和波恩所組成的核心周圍的〝哥本哈根學派〞所形成的科學社群。這種由共同的學術觀點,科學哲學思想做核心的學術權威,使得這種科學社群具有較強的向心力、競爭力、甚至排他性。科學社群的形態多樣性,事實上也代表了科學研究形態的多樣性,所以當我們逐個分析具體的科學社群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