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墙体抗剪承载力计算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墙体抗剪承载力计算的应用[摘要] 利用ALGORFEA计算程序,分析了竖向压应力和水平力共同作用下无筋砖墙的应力。基于文中提出的平面受力砌体的破坏准则,对墙体裂缝分布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不同高宽比砖墙的水平开裂荷载的计算公式。最后建立了墙体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所提出的方法可供砌体结构设计和研究参考。[关键词] 砖墙剪切承载力 Abstract:Thestressofunreinforcedbrickwallunderverticalcompressionandhorizo
2、ntalforcehasbeenanalysedbyALGORFEAcomputersoftware.Theformulasforcalculationofhorizontalcrackingloadofbrickwallofdifferentratioofheighttowidthhavebeenproposedonthebasisoffailurecriterionsofplane-stressmasonry.Thecrackdistributionofwallhasbeendescribedi
3、ndetail.Intheend,thecalculatingformulaofshearload-bearingcapacityofwallhasbeenes-tablished.Thecalculatingresultsagreewellwiththeexperimentaldata.Thismethodcanprovidereferenceformason-rystructuraldesignandresearch.Keywords:brickwall;shear;load-bearingca
4、pacity 混合结构房屋中,墙体除了承担屋(楼)盖传来的竖向压力以及本身的自重外,还承担风、地震引起的水平力。因此,墙体受竖向压力和水平力共同作用是工程中常遇到的一种受力状态。研究墙体在这种受力状态下的应力分布以及高宽比对墙体开裂荷载、裂缝分布情况和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对于丰富砌体结构基本理论和完善砌体结构构件抗剪承载力的设计方法有较大的实际工程意义。 一、竖向压应力和水平集中力共同作用下砖墙的弹性有限元分析有限元方法是目前研究砌体结构非常有用的工具。在墙顶受到平行于墙面并且不沿厚度变化的竖向压应力
5、σ0和顶点集中水平力F作用,由于墙厚t相对于墙高H和墙宽B较薄,因此可将空间问题简化为近似的平面应力问题。采用ALGORFEA软件,并选用二维的四节点单元对砖墙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墙体高宽比ψ=H/B=0.5,0.75,1,1.5,2五种情况下墙体的应力,相应单元网格分别为16×8,16×12,16×16,16×24,16×32。墙体在σ0和F共同作用下的应力,在弹性阶段可看成是两种荷载单独作用时的应力迭加。下面重点分析水平力F作用下墙体的应力分布规律。1·墙体不同高度处水平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墙体底部
6、、中部处水平截面上正应力σy的规律如下:(1)在条件相同情况下,如墙厚、正应力σ0、墙体材料强度等级相同时,随墙体高宽比ψ增大,截面的正应力σy也增大,与ψ不成正比。(2)墙体中部截面的正应力σy分布几乎成直线变化(除ψ=0.5外);墙体底部截面的正应力σy分布几乎均呈曲线分布,最大拉、压应力均产生于截面边缘。2·墙体不同高度处水平截面上剪应力分布墙体底部、中部截面处水平截面上的剪应力τxy的规律如下:(1)墙体中部水平截面的τxy分布几乎相同,与墙体高宽比无关,呈抛物线变化;截面中点处的剪应力最大
7、,约为平均剪应力τm的1.5倍。(2)墙体底部截面τxy分布与墙体高宽比有直接关系,随ψ的增大,τxy分布由向上凸转为向下凹的抛物线型。ψ较小时,最大剪应力位于截面高度的中点处,ψ较大时,最大剪应力位于截面边缘处。二、平面受力砌体的破坏准则的墙体,当墙体水平截面内既有剪应力τ作用,同时又有正拉应力σy作用,该部分砌体位于剪拉区。墙体截面内,也必然存在剪压区,即墙体水平截面内既有剪应力τ作用,同时又有垂直压应力σy作用。通过分析可知,当σy/fm≤0.32时(fm为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砌体呈剪切滑移
8、破坏.当0.32<σy/fm≤0.67时,砌体呈斜拉破坏,砌体的破坏由主拉应力大小所控制.当0.67<σy/fm≤1.0时,砌体呈斜压破坏,砌体的破坏由主压应力大小所控制. 三、墙体裂缝出现以及分布情况以ψ=1,砌体材料强度等级为MU10,M5的墙体为例,其裂缝分布及出现的先后次序其规律如下(裂缝角度均系根据有限元分析得到的应力,然后按材料力学方法计算确定):(1)当σ0/fm=0.1,0.2时,可能出现三种裂缝,首先在墙底部受拉区最大拉应力边缘处,由剪拉共同作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