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626415
大小:3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0
《近代史与我的家族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近代史与我的家族史电信1班邝培201130095031伴随着历史的年轮向前缓缓推进,留下了长长的痕迹,而这正是见证我们成长的回忆。在人生的历程中,每走过的一段历史都与我们息息相关,甚至是我们的家族,它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因而读透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家族的由来,才能才能改造今天,创造未来。为了更好地了解近代史与我的家族史的关系,首先就要了解我姓氏的由来。说起我这姓氏,或许很少人听说过,但是它的由来也是有一段历史的。邝氏源出有三:第一、出自古邝国之后人,以国名为氏。据《路史》载:“古邝国后有邝氏。”古代邝国的后人,有以国名为姓,称为邝氏。第二、出自方姓,为南
2、宗方谆之后,御赐改为邝氏。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有方氏第148世祖方谆,字愈平,因长女方淑丽被册为皇妃,方愈平受封宣城侯,食采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御赐姓邝。愈平因而由姓方改为姓邝,本应为邝氏之始祖,但愈平念其本,尊其父三七公为邝氏始祖,愈平公自己则为邝氏二世祖。第三、“邝氏”之先,始自黄姓.听长辈说“邝”乃姓黄在广东与湖南的郴州一带躲起来了姓邝的祖先黄氏在当时的朝代可能是放了“株连九族”罪就着家卷南下,逃到了史称“南莽”的广东与郴州.而南莽历来朝廷不管.于是“黄氏”就在这带扎营.“黄氏”为了隐姓埋名.在者“黄氏”不让自己的后人忘记自己的祖先姓“黄”,
3、再者黄氏所在之地是广东与郴州,顾而黄氏就改姓为邝.还有一说“黄广邝乃一家”。另外,我的故乡是广东省信宜市安莪镇,在我的故乡姓邝的人甚少,特别是在我的乡村里,只有稀稀落落的几户人跟我同姓的。当然要了解近代史与我的家族的关系还要了解我故乡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信宜市安莪镇位于两广群山环抱腹地的革命老区,是生我、养我、育我的故乡。在上个世纪50年代,故乡的路,通往县城的,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运送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全靠肩挑,竹子两人扛,邮件靠人背,出入靠步行。故乡出产瓷碗,靠人力挑出去,又从电城挑盐回来。除了肩挑,背托,人抬以外,没有任何办法,难怪故乡世代贫穷。在解放
4、后,故乡的路才有所变化,现在,公路东通县城,西通广西,南通池洞,北通朱砂,各种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川流不息,为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把故乡的农副产品、木材、竹子、瓷碗、卷子、三鸟等运往外地,又把农具、种子、化肥、农药、钢材、水泥、布匹、食盐、肥皂等生产生活资料运回来,不断发展生产,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安莪镇境为信宜县万安堡。民国29年为信宜县三区万安乡。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仍为万安乡;1952年12月属信宜县六区,后改为朱砂区;1957年撤区并乡,为安莪乡;1958年秋属朱砂人民公社;1959年从朱砂人民公社分出为
5、安莪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安莪区;1986年冬复为安莪乡;1990年建制为安莪镇。安莪古名安鹅。清代,当地的读书人,取《诗经》"菁菁者莪"、乐育人才之义,把古名安鹅改为安莪。同时在我的镇上还有一些历史事件,何名科起义清道光三十年(1850)十一月,信宜市天地会首领何名科与广西北流县天地会首领梁二十合谋组织3000多人集中安莪举行起义。义军转战岑溪、西宁、茂名、化州、阳春等地,坚持一年之久。安莪之战1949年11月26日傍晚,国民党鲁道源兵团五十八军南逃至信宜,其二二六师开抵安莪桥头铺附近,二六五师开至黎竹岗及金垌、米场一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四
6、十三军的一二七、一二八、一二九等3个师于同日13时挺进东镇、排田、朱砂一带,20时开始包围国民党军。27日拂晓,解放军一二七、一二九师分别向黎竹岗和桥头铺之敌二六五师和二二六师发动进攻,歼灭国民党军千余,国民党军分别向广西容县的黎村和杨村方向溃逃。家族的兴亡是紧随历史步伐的,虽然我的祖先并不是很出名,但也是勤劳能干的朴素的农民。我听我的爷爷说,在抗日时期,我的祖先从海南迁移到了广东广州,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迁移到了信宜市安莪镇,我想应该是为了躲避战争吧。我小的时候很喜欢听爷爷讲故事,特别是关于说关于爷爷的故事,在记忆中爷爷是拿过枪的,现在想想,真的是好羡慕
7、爷爷,因为我小的时候就梦想当一名军人,为国捐躯。爷爷经常说他那个时候读书特别少,有时候说着说着他的经历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留下眼泪。毕竟爷爷经历了“深翻一尺土,多打万斤粮”、“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全民炼钢,人造平原”等群众运动,爷爷当时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都彻底地改变了爷爷的人生,或许这就是古代人所哀叹的“生不逢时”吧。所以我的爷爷会经常地鼓励我要好好地学习,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文革,对于很多人来讲,是一段不敢轻易提起的记忆。那时的中国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全国上下充斥着一种恐怖的氛围,人们不敢说,甚至不
8、敢想,否则有一点表现出来就要被抓去批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