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与成因分析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与成因分析

ID:6617865

大小:6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20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与成因分析_第1页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与成因分析_第2页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与成因分析_第3页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与成因分析_第4页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与成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与成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成因分析09(402)班葛佳摘要随着国际一体化的,传统的关税壁垒日益削减,绿色贸易壁垒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关卡。西方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筑起绿色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从绿色壁垒产生的条件及特点出发,分析了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目录引言:3正文:3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31、名义上的合理性32、形式的合法性33、保护内容的广泛性34、保护方式的隐蔽性45、较强的技术性4二、绿色贸易壁垒成因分析41.未能充分认识到国

2、际环境公约42、公众对我国环保工作的认识与评价43、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54、资源利用率低下55、环境标准不科学5三、绿色贸易壁垒影响。6(一)改善环境,人类健康状况,提高各国环境管理监督水平6(二)迫使各出口企业,切实改善其经营状况,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6(三)绿色贸易壁垒对外贸负面作用明显6(四)绿色标志认证受阻7四、对策建议7(一)建立非关税壁垒预警体系7(二)建立绿色壁垒保护体系8(三)建立技术壁垒保护体系8(四)完善我国环境法资源管理法8(五)建立专门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机构9五、结论9参考文献9致谢(谢词):10引言:基于贸易与环境的相关性,就我国对外贸易与

3、环境保护的相互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并没有取得协调的发展,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带来了环境污染;同时,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应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扶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企业,并建立外经贸和环保以及质检部门的协调机制,企业则采取实现绿色管理、组建绿色联盟、绕开绿色壁垒等实现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正文: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1、名义上的合理性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行贸易限制和制裁措施之实。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很自然地关注环境问题,对于那些可能对

4、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表现出了高度敏感性。绿色贸易壁垒正是抓住了这一共同心理,使贸易保护在名义上和提法上有了合理性的巧妙性。2、形式的合法性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畴,但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大部分的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的,而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则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和基础。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通过有关国际组织及国际会议先后制定了许多多边国际环保协议、规则。它们在形成国际环保习惯法以及在对国际贸易造成冲击和影响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3、金融市场投资者对美元资产安全性的信心下降3、保护内容的广泛性绿色壁垒保护的内容

5、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到与资源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有关的许多商品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达到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压力,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同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因此在具体实施和操作时,也很容易被某些发达国家用来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随心所欲地加以刁难和抵制。4、保护方式的隐蔽性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如进口数量与配额等相比,绿色保护壁垒具有更多的隐蔽性。首先,它不像配额和许可证管理措施那样,明显地带有分配上的不合理性和歧视性,不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其次,建立

6、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各种检验标准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烦琐复杂,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例如,1995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展实施“国际环境监察标准制度”,许多国家利用此标准限制和拒绝产品进口。5、较强的技术性即对产品的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理过程的鉴定都包括较多的技术性成分。二、绿色贸易壁垒成因分析1.未能充分认识到国际环境公约许多企业和有关部门很难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对贸易与生态环境问题的被动、防御性的基本认识与处理方法,未能充分认识到国际环境公约和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正而效应,但在其实施中也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这种状

7、况势必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2、公众对我国环保工作的认识与评价公众对本地的环境污染成因的认识。33%的人认为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是造成当地污染的原因,55%的人认为企业只注重自身发展是造成当地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67%的人认为人们的环境意识差是造成当地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近1/3的人“不知道”政府的治理污染措施;1/3的人认为政府没有采取措施治理污染。多数被调查者的环保概念较为模糊,34.8%的人对“治理污染措施”的认知还停留在环境卫生的层面上。公众在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公众普遍认为政府在环保方面应付更多的责任。尽管人们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