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606612
大小:666.5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8-01-20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项目名称民俗体育传承可持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59SS07116项目负责人武晓君教授完成人刘文浩刘莹束景丹侯玉峰王敏邓毅明负责人所在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2009年8月目录第一章绪论11.1项目简介11.2项目意义11.3核心问题21.4项目特点41.5项目进展6第二章北京民俗体育概况72.1北京民俗体育种类72.2北京香会中的民俗体育事项7第三章民俗体育概念研究103.1民俗体育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现状103.2民俗体育的主要特征和研究范
2、围123.3.民俗体育概念的再界定15第四章北京地区民俗体育的演变趋势174.1民俗体育活动的生存环境174.1.2文化土壤的变化194.2北京民俗体育项目现状214.3民俗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264.4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困境30第五章民俗体育可持续传承机制研究335.1民俗体育的生存机制335.2民俗体育的传承类型34第六章结论与建议41参考文献45附录A47附录B49附录C50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项目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专业角度开始关注民俗体育这一领域,乌丙安先生首先从民俗学视角
3、提出民俗体育的研究,开创了体育民俗的研究;体育界的王俊奇、涂传飞、尹国昌、柯玲等也从体育学科的角度对民俗体育进行了深入的探寻。乌丙安立足于民俗学领域,尝试用民俗学来解释我国的传统体育,他的研究主要从民间体育歌谣尤其是武术歌谣入手研究民间文学或民间体育,体育学界对民俗体育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民间体育概念的讨论和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等方面。现有的对民俗体育的研究虽经历了一段时间,但这一领域仍是一个新兴领域,民俗体育的概念还没有一致的定义,内容方面也不甚丰富。通过几年来的走访和田野调查,项目组发现社会上依附于
4、民俗活动的体育项目,有的因为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背景而逐渐萎缩甚至消亡,有的项目本身为适应现代社会做出了很多改变,逐步演变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民间体育项目,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对这些变化发生兴趣的同时,又进一步产生了研究这些民俗体育现象与了解这些项目具体生存状况的想法。以往的经历与田野调查发现,总体来说,民俗体育项目在民间社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是当地人多年来社会生活的积淀,很多项目已经成为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能在地域范围内起到凝聚人心和社会整合等方面的作用。鉴于民俗体育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意义,也
5、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究民俗体育的生存状况和延续民俗体育的传承,笔者申请并获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展开了民俗体育传承可持续机制的研究。该项目自2007年12月开始,陆续经过了国内外研究资料的查阅、民俗体育概念的厘清,田野调查、问卷调查,访谈结果的整理和数据分析,撰写研究分报告,群体讨论、修改,形成总报告的几个阶段,完成了项目预期的几个目标。项目期间走访了北京市范围内的30多档民间香会并参与了2008年和2009年两年中四月初一至十五期间的妙峰山庙会、农历四月二十七、八两天的药王庙庙会、农历六
6、月初一的中顶庙庙会和农历二月初二河北范庄的龙牌会庙会,真正深入到被调查群体当中,得到了北京市范围内民俗体育项目生存状况详尽的一手材料,以深入访谈和调查问卷为工具了解香会中的会首及其中成员的真实想法和民俗体育面临的艰难局面,最终我们对民俗体育传承的可持续机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层面的建议。1.2项目意义该项目的进行与实施伴随着对民俗体育学理论的内涵与外延的丰富。民俗体育与民俗现象密不可分,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后,很多民俗现象和民俗体育项目被列入“非遗保护”51第一章绪论的范围,为民俗体育的
7、生存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民俗体育传承的可持续机制研究从体育学学科的专业角度,探讨民俗体育项目本身的特点,同时,受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理论和方法的影响,研究者力图从民俗活动入手来研究体育学的专业问题,注重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以各种民俗现象为依托,对产生于民俗活动中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分析,这对我国体育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体育学科的建设完善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从民俗视角进行的体育研究能够系统的挖掘展现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中华民族精神,为民族精神的延续提供一定动力,是体育学、民俗学两个学科最恰当的交汇点。对民俗
8、体育的研究已经逐步成为当今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重点,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既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又让人们期待[1]1。从体育学视角进行的民俗体育现象的研究,将在了解民俗体育现状的条件下,对民俗体育的传承机制提供一些现实建议,并对一些即将消亡的民俗体育项目进行影像、文字材料的整理,作为资料永久保存。民俗体育保护的实践层面上,目前,我国正初步建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保护体系,从地方到国家层层甄选,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