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605889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0
《《机械工程基础(热加工)》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工程基础(热加工)》教学大纲《机械工程基础(热加工)》教学大纲英文名称: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28学时1.75学分适用专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各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是一门以金属机件加工工艺为主的综合性技术科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其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机械工程基础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对金属材料的一些基础知识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掌握金属零件的各种加工方法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二、教学基本要求1.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部分了解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了解
2、金属和合金晶体结构与结晶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铁碳合金平衡状态图中各个点、线、相、相区的意义,对典型的合金结晶过程会进行分析;掌握钢的普通热处理的方法及其应用,了解钢的表面热处理的方法及应用;掌握碳钢、合金钢的种类、牌号与应用。2.铸造部分了解铸造的概念及其砂型铸造基本生产工艺过程;理解并掌握铸造造型材料的性能及其对铸件质量的影响;了解手工造型与机械造型方法及其应用范围;了解型芯及浇注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理解并掌握合金的流动性、收缩性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对铸件质量的影响;理解并掌握缩孔、缩松、内应力、变形、裂纹的形成原因及防止办法。理解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
3、墨铸铁的生产特点,掌握其牌号、组织与应用;了解铸钢、有色金属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了解特种铸造方法的生产工艺及应用。3.压力加工部分理解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掌握冷热加工对金属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理解金属可锻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可锻性的因素,了解钢在锻造时的加热温度范围;了解自由锻的设备,掌握自由锻的基本工序与应用,自由锻的工艺规程的编制;了解模锻设备工艺与应用;了解板料冲压设备,掌握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与应用;了解压力加工先进工艺。4.焊接部分了解焊接的概念及焊接的种类;掌握手工电弧焊的焊接设备、焊接过程的冶金特点;掌握电焊条的组成、种类及应用;
4、理解并掌握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了解焊接应力与变形。了解埋弧自动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气气体保护焊的焊接过程,掌握各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特点与应用。了解点焊、缝焊、对焊的焊接过程,掌握各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特点与应用。了解软钎焊、硬钎焊的焊接过程,掌握各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特点与应用。了解电渣焊、等离子弧焊、激光焊、电子束焊等焊接方法。三、课程内容1.金属材料及热处理1.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1.2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3铁碳合金相图1.4钢的热处理1.5合金钢2.铸造2.1砂型铸造基本工艺2.2合金的铸造性能及其对铸件质量的影响2.3常用合金铸件的生
5、产2.4特种铸造3.压力加工3.1金属的塑性变形3.2金属的可锻性3.3自由锻3.4模锻3.5板料冲压3.6压力加工先进工艺简介4.焊接4.1手工电弧焊4.2埋弧自动焊4.3气体保护焊4.4电阻焊4.5钎焊4.6其它焊接方法简介四、实验内容及要求1.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观察要求学生了解显微镜构造并会熟练使用,观察并掌握七种铁碳合金平衡组织2.铸造造型材料性能测试要求学生了解铸造造型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并了解性能测试的目的及意义五、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序号章教学内容总学时28学时分配备注讲授实验上机CAI一第一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1082二第二章铸造862三第三章压力
6、加工44四第四章焊接442考查与机动合计28六、选用教材及参考教材选用教材:《金属工艺学》(上)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邓文英参考教材: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Ⅰ)工程材料高等教育出版社戴枝荣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Ⅱ)热加工工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张万昌七、说明1.本大纲的制订本着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现代教育理念,拓宽管理、经济学院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了解现代先进的加工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的能力,为培养一名合格的经济管理人才储备一定的知识,奠定牢固的工程基础。2.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在具备一定的制图知识和金工实
7、习环节之后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课程,是后续的机械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3.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具体改革措施本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讲清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的基础上,适当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采用形象化教学手段。4.在本课程的全部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主要采取的措施:(1)对有些章节以带问题的方式进行自学,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通过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通过后续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通过适当的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
8、表达能力。5.执笔人:刘云秋修订时间:2004.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