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60233
大小:2.32 MB
页数:193页
时间:2017-08-27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课程讲义【国考必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目录第一篇政治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2第三章时事政治14第二篇历史29第一章中国历史29第二章世界历史46第三篇地理53第一章中国地理53第二章世界地理63第三章气象知识69第四章天文知识77第四篇管理81第五篇法律86第一章法理学86第二章宪法88第三章刑法92第四章民法97第五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07第六章诉讼法116第七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21第六篇经济125第一章微观经济125第二章宏观经济127第三章国际经济131第七篇科技140第一章科技成就140第二章科学技术143第三章科技专题148第八篇人文157第一章中国文学知识157第二章
2、外国文学名家及作品166第三章艺术169第四章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常识176第一篇政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两者谁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派别。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它主张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比如说:万物皆备于我、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物是感觉的复合、人是万物的尺度等。客观唯心主义。它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脱离物质世界,并在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比如说:柏拉
3、图的“理念论”、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朱熹的“理在事先”、宗教的神创万物和支配命运的观点、柏拉图说“美的东西是美使它美的”、老子认为“道”生万物等。二、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产生与本质(1)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生理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从内容上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2.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含义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①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在改造
4、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③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具有高度自控性。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3)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条件①意识必须正确的反映客观规律,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②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5③要联系地看问题,充分地考虑到被改造事物所处的环境。三、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是: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
5、约。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整体和部分关系:1.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没有部分,就不会有整体;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2.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帅、决定的作用,而部分处于被支配、被决定的地位。3.部分影响整体,对整体具有反作用。在特殊情况下,当某一部分成为整体的主要环节时,该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4.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整体性观点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有机整体,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在总揽全局的前提下,认识和处理好局部性的问题,以实现系统的最佳
6、功能。(二)世界的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四、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在数量上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第二,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7、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第一,坚持适度原则;第二,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第三,重视量的积累。(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的统一;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否定一切、全盘抛弃,是形而上学的立场和方式。52.否定之否定(1)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否定之否定规律凸现了事物自我运动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是一个周期性的进程。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和对否定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