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 (化学平衡常数)

公开课教案 (化学平衡常数)

ID:6589853

大小:8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19

公开课教案 (化学平衡常数)_第1页
公开课教案 (化学平衡常数)_第2页
公开课教案 (化学平衡常数)_第3页
公开课教案 (化学平衡常数)_第4页
公开课教案 (化学平衡常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开课教案 (化学平衡常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导学案年级:高二科目:化学主备:姚美霞审核:课题:化学平衡常数课型:新授课课时: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2)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进行简单的计算。(3)能够运用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定量解释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课本P29的数据表格展开平衡常数含义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从“因变量”和“自变量”的角度分析表格数据,并从中整合信息。(2)通过运用课本P29的数据表格,让学生懂得在不具备条件做实验的时候,从经验事实数据也能获取新知识的方法。(3)通

2、过课本P30例1和例2,让学生体会从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到应用平衡常数计算的过渡,掌握从定性到定量认识化学反应本质的方法。(4)通过“三行式”计算模式的介绍,让学生掌握一种有序处理数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平衡常数引入时的数据分析,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更深入的了解事物的本质。【学习重难点】1.平衡常数表达式书写规则;2.结合三行式计算平衡常数、平衡浓度、转化率;3.利用Q与K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化学平衡常数的引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第2课时: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第1课时教师导学过程(导案)学生

3、学习活动(学案)5【导学过程1:】【情景设置】在一定条件下,将H2和I2各0.10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080mol/L,若此时往容器中通入0.10mol的H2。问:①平衡如何移动?I2的转化率有何变化?②再次通入H2后I2总的转化率等于多少?【小结】平衡移动原理只能定性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但移动到什么程度,即转化率具体变成多少是无法回答的。我们需要另一种更重要的工具——化学平衡常数,从定量的角度更全面的认识化学平衡状态。【学生学习活动2:】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导学过程2:】阅读课本P28~P29的表格

4、,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小结】该表格的数据是在457.6℃下测定的,研究的是因变量(平衡常数)与自变量(起始各物质的浓度和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的关系。①温度不变时,c2(HI)/[c(H2)•c(I2)]基本不变,为常数,用K表示。②常数K与反应的起始浓度大小无关,表达式中物质的浓度为平衡浓度。③常数K与正向建立还是逆向建立平衡无关即与平衡建立的过程无关。【归纳总结】根据分析,生成“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

5、平衡常数。对其它平衡体系进行分析,都有类似的关系。对于反应:mA(g)+nB(g)pC(g)+qD(g)K=[cp(C)•cq(D)]/[cm(A)•cn(B)]【过渡引导】阅读“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学生学习活动2:】阅读课本P28~P29的表格,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回答。《学习与评价》P51“学生活动7”5【导学过程3:】【引导设问】①已知H2+I22HI△H﹤0,以表中第一次实验为例,达到平衡后,如果升高温度,H2、I2、HI浓度是否会变化?如何变化?化学平衡常数会否变化?为什么?有什么结论?②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限度

6、)的一种性质,K值越大,说明什么?【学生学习活动3:】学生思考并回答(①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若升高温度,K值越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亦然。)学生思考并回答(②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比例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导学过程4:】练习:1.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pC(g)+qD(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C.K随反应物浓度改变而改变.D.K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学生学习活动4:】【导学过程5:】③在上述平衡体系中物

7、质状态全是气体,随着反应进行,各物质浓度在改变。若平衡体系有固体或纯液体,平衡常数表达式是否要作出变化?教师总结归纳:③A.如果反应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参加,它们的浓度不应写在平衡关系式中,因为它们的浓度固定不变,化学平衡关系式中只包括气态物质和溶液中各溶质的浓度。如:CaCO3(s)CaO(s)+CO2(g)K=c(CO2)B.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也不必写在平衡关系式中,如:Cr2O72-+H2O2CrO42-+2H+K=c2(CrO42-)•c2(H+)/c(Cr2O72-)④373K时N2O4和NO2的平衡体系。【学生学习活动5:】学生练习K

8、1=c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