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584162
大小:2.98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1-18
《施组处理中心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smw工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垃圾池与雨水泵房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XX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XX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项目部目录第一部分编制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11.1工程简介11.2周边情况11.3基坑工程概况12.周边环境13.工程地质概要23.1地形地貌23.2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23.3水文地质23.4基坑岩土参数33.5不良地质现象34.方案编制依据3第二部分施工方案41.施工简介41.1围护结构41.2水平支撑体系41.3竖向支承系统41.4地基加固42.施工总体部署52.1准备工作52.2施工机械总部署63.施工进度计划74.施工方案74.1测量方案74.2围护施工84.3施
2、工工艺94.4挖土施工方案194.5监测方案214.6模板施工方案224.7钢筋施工方案224.8混凝土施工方案235.专项方案245.1应急预案245.2特殊季节施工方案29第三部分附图32第1页第一部分编制综合说明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XX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建设场地位于XXXX镇XX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规划范围东南角,0号大堤以XX以北,占地面积约16公顷。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焚烧厂主厂房、垃圾进料、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烟气净化、飞灰处理、渗滤液处理等设施,以及配套的厂内道路、绿化、供水、排水、电气、自
3、控、环保、在线监测、监控等附属设施。垃圾池基坑项目包括两个容量相同的垃圾池,两池上空相通,中间布置一进出焚烧间的检修通道;每个垃圾池长54.4m,宽27m,池底从西坡向东,池底最低处标高-7.000m。结构形式:垃圾池所在主工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框排架结构体系,垃圾坑侧壁兼作抗震墙。基础形式:采用桩基础,桩基选用钻孔灌注桩。雨水泵房基坑项目位于主工房东面,整体呈凸字形,长27m,宽13m,最低处底板面标高-8.000m。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基础形式:采用桩基础,桩基选用钻孔灌注桩。1.2周边情况厂址东侧为规划的XX路,南侧为规划的XX路,西侧为规划的XX路,南侧
4、道路紧邻规划XX。经四路西边为规划的XX场。XX与XX之间设有15米宽的绿化带。北侧为预留的二期工程建设用地。目前工程周边均为荒滩,无居民居住,无地下管线。1.3基坑工程概况(1)基坑面积垃圾池基坑总面积4758m2,周长352m,形状接近于矩形。雨水泵房基坑总面积295m2,周长80m,形状呈凸字形。(2)基坑开挖深度场地地面自然标高为3.200m,结构±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100m,即场地自然地面相对标高为-1.900m。1.垃圾池垃圾池主要包括两个局部深沟区域、四个局部深坑区域及普遍区域三个部分。底板面相对标高分别为深沟区-8.000、深坑区-10.000
5、、普遍区-7.000,底板厚1100mm,承台底板厚1100mm,及基坑开挖到底时浇筑的100mm厚砼垫层,可得垃圾池的基坑开挖深度为:深沟区(7.30m),深坑区(9.30m),普遍区(6.30m)。2.雨水泵房雨水泵房主要包括进水闸门井、进水格栅井、水泵井及出水闸门井四个部分。进水闸门井底板面相对标高为-5.500,底板厚600mm,进水格栅井底板面相对标高为-6.200,底板厚600mm,水泵井底板面相对标高为-8.000,底板厚1100mm,及基坑开挖到底时浇筑的100mm厚砼垫层,可得基坑开挖深度为分别是:进水闸门井(4.30m)、进水格栅井(5.00m)、水
6、泵井(7.30m)。出水闸门井底板面相对标高为-3.000m,深度相对较浅,直接开挖。2.周边环境XX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位于XX原XXXX镇东首,XX市中心东南约70km的东海之滨。北接XX口,距XX10km;南连XX,距临XX10km,距XX16km。本工程厂址位于XX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东南角,XX以南、规划中的XX以东、XX以北、距0号大堤约100米,周边环境条件较为宽松。33图1总平面图3.工程地质概要根据XX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XX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焚烧工房、冷却塔与烟囱等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的工程地质情况概述如下。3.1地形地貌该拟
7、建场地位于XX入XX东南前缘,系XX泥沙受淤而成的东海滩涂,属潮坪地带。场地现状为空地,以滩涂、废弃的渔塘、荒地为主,尚有不知名的小河沟,局部地段芦苇茂密。场地四周也基本为空地,原为长江泥沙淤涨而成的滩涂用地。拟建场地地形除小河沟沟堤较高而小河沟及渔塘底板较低外基本平坦。3.2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该拟建场地内的最大勘察深度为60.3m,在此深度范围内揭遇的地基土均属第四纪沉积物,按其地质时代、成因类型、结构特征、土性不同和物理力学性质上的差异可划分为五层和分属不同层次的亚层,具体各层地基土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及分布状况详见表1:表1地基土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