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573282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18
《浅谈数字技术对建筑草图设计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字技术对建筑草图设计的影响_从数字技术审视建筑学教育时间:2010-03-1011:53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134次浅谈数字技术对建筑草图设计的影响_从数字技术审视建筑学教育摘要: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手段,给建筑设计带来各种 浅谈数字技术对建筑草图设计的影响_从数字技术审视建筑学教育 摘 要: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手段,给建筑设计带来各种发展前景与挑战。本文将从数字技术对建筑草图设计的思维
2、模式、表达方式以及设计理念三方面的影响,结合我国当今建筑学教育的现状,分析数字技术对我国建筑界的影响与建筑学教育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草图是跨语言、文化和时代的交流方式,也是一种设计表达的基本手段。草图设计的过程和创造性密不可分,是激励造型构思、发展想象力的独特的视觉思维方式,是整个设计活动中将构思转化为可视形象的重要步骤。当今大量国外建筑师将目标转向高速发展的中国,一度抢滩成功,建筑界就像一场战争,理论与手段就像战争中的兵法与武器,关系到成败。建筑草图设计在这场角逐中举足轻重
3、,它是建筑思想的灵魂,它承载着建筑的设计理念、空间意向、语言,并将这些创造性的思维可视化与量化,统一得出各种建筑初步模型。数字技术的运用给草图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数字技术对建筑草图设计的影响1.1数字技术对建筑草图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草图设计是各种非线性思维逐步整合成线性思维的过程,其思维模式为非线性。在草图设计阶段建筑师于各种思维碎片中寻找设计灵魂,然后用各种方式将这种碎片拼贴组合,形成最初的草图意向。而这种草图意向会是一个线性逻辑,为下一步建筑设计做线性的理论支撑。数字技术的储存功能,将非线性思维及时储存,思
4、维碎片不会因人脑缺陷而无意识地消失;数字技术还能将各种不同思考因素同时精确直观地展现在设计师的面前,使设计师更宏观地将非线性思维统一分析掌控。数字技术中文字处理手段有利于草图设计阶段非线性思维的文字搜索。 草图设计的非线性思维在头脑中产生不相关联的词语,我们称之为“关键词”。文字处理工具能将关键词进行搜索,使词语碎片连接成线性思想,这样思维更饱满,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数字技术将传统二维思维模式转变成三维、四维等可变空间的思维模式,契合建筑空间实质,让草图设计思维更接近建筑空间本身,解决草图空
5、间断层问题。数字技术交互功能,让草图前期将其它工种同时介入,提高草图思维的广度,减少因为各工种之间缺乏交流而出现致命错误。但是,数字技术大多是以线性逻辑为主导的程序,虽然阻碍不了设计师闪烁思维的产生,却会被其线性逻辑所引导,间接影响设计思维,所以使用中需要有正确的引导。1.2数字技术对建筑草图设计表达方式的影响建筑草图最终目的是确立建筑初步效果、模型以及建筑空间来展现设计思想。由于传统手绘草图的随意性,多次修改后,方案往往会变得混乱不清;随着设计的发展,纸上草图往往难以修改,也不能记下整个设计过程;若需要较大调整,
6、比如从另一个视作者简介:雷贵洲1984-),男,湖北当阳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庞弘,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 角看造型效果,则需要重新绘图;设计方案难于存储、组织整理、搜索和重用;绘制过程中缺少有效的交互等。同时传统的手绘与手工模型,只能运用在手工层面上精确定位的几何图形,模型的推敲也在模糊的尺度上进行,空间很难直观地量化。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被很多人认为是个“建筑疯子”,因为他一度追求“像大自然那样”的曲线,对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的建筑手段,很难支撑他的建筑构
7、思。如今数字技术让这种自然形态能精确地数控表达,像高迪那样的“建筑疯子”已被人们接受,且越来越多。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盖里的草图是一种涂鸦式草图,追求行动绘画派中的自动构思式创作手法,就像弗兰克·盖里所说:“我在考虑我在做什么,但我又不太顾及我的手”。这种手法得到的草图是不确定的曲面,对于传统手工条件下的建筑设计这是不可想象的,但数字技术让这种大胆的想象得以实现:1)经过建筑环境、功能和空间分析,制作出一系列手工模型,进行多方面评估;2)将优化筛选后的手工模型通过三位数字化扫描仪转化为计算机
8、中三维点状信息;3)在计算机中将三维点状信息整理为三维建筑表皮信息;4)将计算机中三维建筑表皮信息输出到三维数控铣床,制作出实体模型;5)然后在针对该实体模型进行评估、修改、再扫描、再在计算机中进行分析、修改......(图1)如此循环往返得到最终方案(图2)。数字技术弥补传统草图难以量化的缺点,通过扫描与虚拟模型设计让设计师逃出几何图形的禁锢;同时数字技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