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的部分习题及解答

仪器分析的部分习题及解答

ID:6568694

大小:25.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18-01-18

仪器分析的部分习题及解答_第1页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的部分习题及解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说明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产生背景吸收的原因及影响,如何避免这一类影响?答:背景吸收是由于原子化器中的气态分子对光的吸收或高浓度盐的固体微粒对光的散射而引起的,它们属于一种宽频带吸收,而且这种影响一般随着波长的减短而增大,同时随着基体元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与火焰条件有关。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火焰成分中OH、CH、CO等对光的吸收主要影响信号的稳定性,可以通过仪器调零来消除,由于这种吸收随波长的减小而增加,所以当测定元素吸收波长位于远紫外区时,可以选用空气~H2等低温火焰。对于火焰中金属盐、氧化物、氢氧化物引起的吸收通常利用高温火焰就可消除。有时,对于背景的吸收也可利用以下方法

2、进行校正:①邻近线校正法;②用基体匹配法;③分离基体法。2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简要叙述红外定性分析的过程.答:基本依据: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的定位分析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因为每一化合物都有特征的红外吸收光谱,其光谱带的数目、位置、形状、强度均随化合物及其聚集态的不同而不同,因而根据此光谱确定该化合物或官能团是否存在。过程:1)试样的分离和精制;2)了解与试样性质有关的其他方面资料;3)谱图解析;4)与标准谱图对照;5)联机检索3何谓元素的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它们之间有何联系?答:解: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共振线具有最小的激发电位,因此最容易被激发

3、,为该元素最强的谱线。灵敏线是元素激发电位低、强度较大的谱线,多是共振线。最后线是指当样品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时,最后仍能观察到的几条谱线。它也是该元素的最灵敏线。进行分析时所使用的谱线称为分析线。由于共振线是最强的谱线,所以在没有其它谱线干扰的情况下,通常选择共振线作为分析线。4直接电位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应如何减免之?答:误差来源主要有:(1)温度:主要影响能斯特响应的斜率,所以必须在测定过程中保持温度恒定。(2)电动势测量的准确性:一般相对误差%=4nDE,因此必须要求测量电位的仪器要有足够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3)干扰离子:凡是能与欲测离子起反应的物质,能与敏感膜中相关组分起

4、反应的物质,以及影响敏感膜对欲测离子响应的物质均可能干扰测定,引起测量误差,因此通常需要加入掩蔽剂,必要时还须分离干扰离子。(4)另外溶液的pH,欲测离子的浓度,电极的响应时间以及迟滞效应等都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5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有哪几种类型的吸收带?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答:首先有机化合物吸收光谱中,如果存在饱和基团,则有s→s*跃迁吸收带,这是由于饱和基团存在基态和激发态的s电子,这类跃迁的吸收带位于远紫外区.如果还存在杂原子基团,则有n→s*跃迁,这是由于电子由非键的n轨道向反键s轨道跃迁的结果,这类跃迁位于远紫外到近紫外区,而且跃迁峰强度比较低.如果存在

5、不饱和C=C双键,则有p→p*,n→p*跃迁,这类跃迁位于近紫外区,而且强度较高.如果分子中存在两个以上的双键共轭体系,则会有强的K吸收带存在,吸收峰位置位于近紫外到可见光区。对于芳香族化合物,一般在185nm,204nm左右有两个强吸收带,分别成为E1,E2吸收带,如果存在生色团取代基与苯环共轭,则E2吸收带与生色团的K带合并,并且发生红移,而且会在230-270nm处出现较弱的精细吸收带(B带)。这些都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6何谓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解: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

6、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n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这样,求出一定的峰值吸收系数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