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县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对策

陇川县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对策

ID:6565863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18

陇川县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对策_第1页
陇川县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对策_第2页
陇川县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陇川县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通过调查,摸清了陇川县危害甘蔗的虫害主要有甘蔗金龟子、白蚁、螟虫、蓟马、绵蚜,病害主要有褐条病、黄斑病。这些病虫害具有发生面积大、危害重、难防治的特点,给蔗农、蔗糖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甘蔗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引进杀虫灯诱杀金龟子成虫、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螟虫、噻虫嗪防治蓟马和蚜虫、吡唑醚菌酯防治褐条病和黄斑病进行试验,获得成功。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甘蔗病虫发生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56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1-0047-02  甘蔗是陇川县主要

2、经济作物之一,蔗糖业是我县经济发展和边疆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防治甘蔗病虫害是甘蔗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抓好甘蔗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使甘蔗生产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甘蔗主要虫害发生及其危害  据县植保植检站调查,严重影响甘蔗生长虫害有:甘蔗金龟子、甘蔗白蚁、螟虫、蓟马、绵蚜等。  1.甘蔗金龟子  1.1大等鳃金龟  多分布在肥沃的砂壤土地带,此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根部。由于虫体大、食量大,危害期从6月上旬~11月中旬长达6个月之久,能把须根全部吃光,只剩一根蔗桩插在土内,

3、手提就起,风吹就倒,造成整丘、整片死亡,完全无收,是一个具有毁灭性的虫种。  1.2暗褐鳃角金龟  多分布在粘土较重土壤蔗田,此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根部。虫体中等,危害时间短,食量小,一般虽不致造成整片甘蔗死亡无收,但对甘蔗的生长影响很大。  1.3突背蔗金龟  多分布在缓坡地带或河谷冲积沙壤土。此虫4~5月主要以成虫咬食蔗苗基部,造成枯心死亡,往往被误认为是螟害枯心苗,严重时蔗苗受害率可达40%以上,造成严重缺塘断垄。后期主要以幼虫取食蔗茎的地下部,将蔗头蛀食成洞穴状。  2.甘蔗白蚁  甘蔗白蚁是陇川湿热旱坡地甘蔗

4、的重要害虫,在山区和丘陵旱地常严重危害甘蔗,特别是新垦地植蔗受害尤重。危害严重的主要有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两种,均属等翅目,白蚁科。甘蔗白蚁危害蔗种多从两端切口侵入,蛀食茎内组织,形成隧道,其内填以泥土及其分泌物,严重时仅剩一层极薄表皮,致使种苗不能萌发。严重蔗区危害率高达30~60%,造成大面积缺苗断垄,甚至全部失收;生长中后期由地下蔗茎蛀入,使茎内中空,叶片枯黄或干梢,遇风易折断或倒伏、全株枯死,损失颇大。  3.甘蔗螟虫  甘蔗螟虫在甘蔗整个生长期都有危害,苗期危害生长点造成枯心苗,枯心率一般在10~20%

5、,严重的达60%以上;生长中后期钻蛀危害蔗茎,破坏蔗茎组织,妨碍甘蔗生长,降低产量和糖分,引起风折。同时赤腐病菌常由蛀口侵入,造成甘蔗赤腐病。  4.蔗蓟马  甘蔗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是陇川蔗区危害叶片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面积20万亩。水田蔗区、旱地蔗区均有分布,水田蔗重于旱地蔗,每年属重发生。蓟马主要危害甘蔗新叶和蔗叶尾部。幼虫及成虫群集于未展开的新叶内吸食汁液,被害叶片未展开时略呈水渍状黄斑,因叶绿素破坏,故叶片展开后,呈黄色或淡黄色斑块。危害严重时使蔗叶卷缩萎黄,缠绕打结,甚至干枯死亡,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6、妨碍甘蔗生长并造成减产。  5.甘蔗绵蚜EEG注册www.eegpingtai3.comiyd  陇川甘蔗区都有发生,近年来甘蔗实行秋植或冬植,为其提供了有利越冬场所,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绵蚜以成蚜、若蚜在蔗叶背面中脉两侧群集吸食叶液,使蔗叶枯黄凋萎,同时虫体分泌蜜露粘附于叶片上导致煤烟病发生,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受害重的甘蔗生长萎缩,产量降低,糖质下降。甘蔗绵蚜营孤雌胎生繁殖,每年可发生18~20代,世代重叠。  二、甘蔗主要病害发生及危害  1.甘蔗褐条病  甘蔗褐条病是危害甘蔗叶部的重要病害之一,陇川蔗区均有

7、分布。以前一般都是零星发生,对甘蔗生产威胁不大。但该病近年来连续坝区蔗区发生流行,使大面积甘蔗受到危害,一眼望去就似“火烧状”。  症状:病斑最先发生于嫩叶,初期呈透明水渍状小点,以后病斑很快向上下扩展为水溃状条斑,与主脉平行。后变为黄色,并在病斑中央出现红色小点,不久整个病斑都变成红褐色,周围有狭窄的黄晕,在阳光透射下特别明显,病斑在叶片两面表现相同。本病发病严重时,条斑合并成大斑块,使叶片提早干枯,甘蔗生长受抑制,叶片减少,植株矮小,造成减产减糖。发病严重田块,一般减产18~35%,重的可达40%以上,蔗糖分降

8、低15~30%。  发病条件:本病在瘦瘠或缺磷的土壤上发生严重;宿根蔗较新植蔗发病重;低温多雨、长期的阴雨天易暴发流行。  2.甘蔗黄斑病  近年来我县坝区湿热蔗区发生较多。甘蔗受害后叶片减少绿色组织面积并早衰,严重阻碍蔗叶的光合作用,影响产量和蔗糖分。高度感染的品种枯叶面积达25~35%,特别是早期收获的甘蔗含糖率显著减少,一般损失率为25~30%。  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