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体毯苗机械插秧技术推广

钵体毯苗机械插秧技术推广

ID:6565708

大小:4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18

钵体毯苗机械插秧技术推广_第1页
钵体毯苗机械插秧技术推广_第2页
资源描述:

《钵体毯苗机械插秧技术推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钵体毯苗机械插秧技术推广牛岩(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现代农业研发中心158418)摘要:钵体毯状苗机械插秧技术不但有效的解决了机械插秧植伤重的情况,而且其秧苗素质好,返青快,与目前垦区使用的常规子盘苗对比效果,结果表明,钵体毯状苗有效穗数高于常规子盘苗,其产量也较常规子盘苗有显著的增加。关键词:钵体毯状苗;机械;技术推广水稻钵形毯状育秧机插技术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针对传统毯状育秧机插存在的问题而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我国水稻品种和季节特点的新型水稻机插技术,该技术采用钵形毯状秧盘培育具有上毯下钵形状的水稻机插秧苗,该技术结合了钵形秧苗和毯状秧苗的特点和优势,是国内

2、外首创的水稻机插秧苗新技术,可利用普通插秧机实现钵苗机插,培育的秧苗根系大多数盘结在钵中,插秧机按钵苗精确取秧,与普通毯状秧苗机插相比,钵体毯状苗机插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实现根系带土插秧,机插伤秧伤根率低、苗丛间均匀一致,从而有利于高产群体形成,漏秧率低、插后返青快、发根和分蘖早等优点,有利于实现高产,解决了传统手工插秧种植存在的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以及由于劳动力制约延误插秧季节等问题,该技术比普通毯状秧苗机插增产增效显著,深受稻农欢迎。大面积推广应用可实现比普通机插亩增产20-40公斤,亩增效50-70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研究验证该项技术在

3、寒地水稻的适用性,特进行此项试验,为其在垦区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钵体毯状育秧盘,常规育苗应用的子盘供试品种:绥粳8号地点:856农场。1.2试验设计试验共设2个处理处理1:钵体毯状育苗处理2:采用目前垦区使用的常规子盘两个处理的田间管理均按三化栽培模式进行。2、结果与分析2.1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钵体毯状育秧的有效穗数高于常规子盘育秧,有效穗数提高了3.7%,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钵体毯状育秧的结实率比常规子盘育秧增加了12.9%,所以要想获得更高的产量一定要在获得足够的穗数的前提下重视提高结实率。表1考种调查表

4、有效穗数(个/m2)结实率(%)品种毯状育秧常规子盘增加率%毯状育秧常规子盘增加率%856农场绥粳8号565.0545.03.769.361.412.92.2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从产量调查表可以看出(见表2),毯状育秧的水稻产量均高于常规育秧水稻产量,每亩增产53.5kg,增产幅度在10.20%,说明水稻应用毯状育秧具有增产作用。表2水稻产量调查表  产量(kg/亩)  品种毯状育秧常规子盘增产率(%)856农场绥粳8号578.2524.710.203、结论3.1毯状育苗根系集中在钵体内,与匹配插秧机配套使用,插秧时对根系损伤少,利于水稻返青分蘖,能有效增加水稻的收获

5、穗数,能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增产幅度在10.20%。3.2钵体毯状育秧盘没有配备的播种、覆土器,在育苗期间,盘的外沿上会保留种子及土层,如果不清扫,外沿宽度29.5,插秧机不能应用,清扫又会造成播种分布及土层分布不均匀,建议有相应的播种播土设备相配套。毯式苗盘根系交叉情况较轻,能减少伤根,不缓苗,早返青,在硬盘中还发现了带蘖的情况。4、建议4.1建议改进秧盘的整体的高度(加至2.5厘米为宜)、和钵体的角度(由90℃改成75℃)。能否研制一次性纸浆营养盘,即保证钵体的形状又能减少废旧秧盘对环境的污染。降低钵体的高度,增加毯式部分的连接性,减少秧盘断、散、折角的损失,提

6、高秧盘的利用率。4.2加大钵体毯状苗机械插秧推广力度,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在示范过程中进不断完善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促进此项技术水平升级,推进垦区水稻生产提高。大力推进钵形毯苗机插技术,平均亩产较对照提高7%以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