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556229
大小:24.8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17
《机器中的差距问题及其动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机器中的间隙问题及其动力学摘要:机器设备在实际的设计与加工过程中,其实际机构的各运动副以及各个关节都会存在间隙。并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高速、超高速及高精度要求的提出,间隙对机构以及整机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间隙的存在破坏了理想机构模型,也使机构的实际运动与理想运动之间产生误差。本文通过对机器中的间隙问题及其动力学的发展现状进行讨论,并在今后发展方向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间隙;机构;机器引言在机器设备中实际机构的各运动副及各个关节都必然会存在间隙,比且是必不可少的:(1)组成运动副的各个原件之间必
2、然存在相互运动,并且存在配合关系,一旦存在相互运动就会有动配合,所以相互元件之间必会存在间隙;(2)机器零部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误差,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采用较低等级的配合,都有可能造成较大的间隙;(3)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机构运转必然产生相互摩擦、磨损等将间隙加大。间隙的存在破坏了理想的机械运动,使其运动结果与理想状态下存在偏差,尤其是在高速运动下,间隙的存在使得在高速运动下的运动副各元素之间在失去接触的现象到再接触的现象交替出现,因此会产生猛烈的冲击与碰撞,增加机构零件的动应力,进而导致元件弹性变形加大、加剧
3、磨损,并产生振动、噪声等导致效率降低。因此基于上述原因,研究机器中的间隙及其动力学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并随着现代化的生产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间隙问题。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综述考虑机器中机构运动副间隙的机构动力学研究是从七十年代开始的。国内外的广大研究学者在含间隙机构的模型确定,建模方法的选择,动力学方程的求解以及预测间隙分离等方面的工作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一些非常有益的结论。本文通过介绍间隙动力学的理论模型展开讨论,其理论模型大致可归结为三类:三状态运动模型、二状态运动模型、连续接触模型。其中以二状态模型进行深入7/
4、7研究的居多,由于它简化了三状态运动模型的复杂性与弥补了连续接触模型过于简单的缺点,并抓住了实际情况的本质,使得其方法研究得到推广在含间隙机构的动力学研究中,建立准确可行的动力学模型是至关重要的,不少研究者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迄今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主要以三类为代表:(1)连续接触模型连续接触模型又称间隙杆模型。最早是由Earles等在1972年提出,后来又被其他一些学者所采用与发展。由于运动副间隙很小,且碰撞与分离的实际时间都很短暂,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将间隙简化成瞬时情况,从而用连续接触的力学模型来简化分析,将间隙视为一个无
5、质量定长杆,其方位角发生突变时,即认为此瞬间运动副元素发生了分离。这样一来含间隙运动副的机构就转化为无间隙多自由度机构,可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系统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国外主要以Earles与Wu,Funabashi与Morita,Benati等的工作为代表,国内唐锡宽[1]对连续接触模型作了详细介绍。冯志友等[2]首次给出了用连续接触模型获得的有四个运动副间隙的曲柄摇杆机构的数值分析结果。他们的计算分析实践表明,如果机构未承受外力或承受周期性外力,用连续接触模型能较容易地得到含问隙机构的周期性稳态运动。此外,在分析多个间隙的机
6、构时它比前两种方法简便得多。连续接触模型的优点是推导公式与进行计算时不考虑运动副元素间接触状态的变化,从而使分析与计算简化,较易用于含多间隙机构的分析。其缺点是避开了运动副中所有物理参数,如刚度系数、阻尼系数、摩擦系数与恢复系数等,忽略了运动副元素之间的弹性变形,因而不能真实地反映运动副的碰撞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是否相符,尚待进一步研究。(2)二状态运动模型二状态模型是指将运动副元素间的相对运动状态分为分离与接触两种状态来进行研究的模型。该方法力学工具简单,主要以美国学者S.Dubowsky与日本学者Funabashi
7、的工作为代表,在考虑两状态状态时,计入运动副元素接触表面的弹性与阻尼,以牛顿力学为基础建立系统运动方程。Dubowsky对此作了相当多的研究,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3]。Funabashi对含间隙的四杆机构做了大量实验工作,对运动副间隙存在的各种情况进行了分类建模。国内学者7/7李哲[4]唐锡宽[1]等也作了较为详细的理论研究与总结。另外基于Hertz定理与阻尼函数的运动副间隙模型并结合牛顿定律,特别是线性弹簧与线性阻尼模型,因为其简单,在一般情况下也有较好的精度,且易于与机构动力学方程相结合,在含间隙机构动力学
8、分析中应用较广[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Dubowsky等采用线性二状态模型,对一维运动副、平面运动副与空间运动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Dubowsky与Freudenstein提出了一维冲击副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与实验研究[6]。在此之后,Dubowsky又提出了二维冲击环模型,用于研究运动副间隙与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