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工程

7 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工程

ID:6548029

大小:21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1-17

7 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工程_第1页
7 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工程_第2页
7 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工程_第3页
7 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工程_第4页
7 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工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7 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7、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7.1简述7.1.1导流范围根据工程招标文件的规定,本工程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项目和内容包括:导流洞进、出口围堰(岩坎)的设计、施工及拆除,度汛、基坑排水的工程项目及其工作内容。施工过程中,一旦天然来水流量超过本工程导流设计洪水标准时,采取应急措施,尽量减少因洪水引起的损失。7.1.2引用标准(1)《防洪标准》(GB50201—1994);(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3)《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4)《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5)《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

2、L252-2000);(6)《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1994);7.1.3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水文气象坝址处于亚热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7.7℃,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5.6℃。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466km2,占潇水流域的20.4%。多年平均降雨量1496.5mm,多年平均流量84.8m3/s。本工程坝址处不同频率洪水流量见表7-1,坝址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见表7-2。表7-1坝址不同频率洪水流量表单位:m3/s频率时段0.01%0.2%0.5%1%2%5%10%20%全年930066405820519045603720307024109月~次年

3、3月////2360173012708349月~次年4月////259020801690129010月~次年3月////2150149010306408月~次年4月////3310259020401622表7-2坝址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老坝下游720m)水位(m)219.8220220.2220.4220.5220.6220.8221221.2221.4221.6流量(m3/s)24.37.211.11518.82738.851.969.890.2水位(m)221.8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流量(m3/s)114142374711112016102

4、1802760340040904820(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围岩的岩性、结构构造、风化程度,上覆岩体厚度等地质条件,按照水利水电围岩分类标准,导流洞围岩分为五类:Ⅱ类:岩体呈厚~巨厚层状,微风化~新鲜状态,构造不发育,上覆岩体厚度大于100m,基本稳定。坚固系数f=7~8,单位弹性抗力系数K0=70~80MPa/cm。Ⅲ1类:由中厚~厚层状岩体组成,呈微风化~新鲜状态,构造不太发育,见少量软弱夹层,上覆岩体厚度50~100m,或由厚~巨厚层状岩层组成,但有规模不大的断层发育。f=5~6,K0=40~50MPa/cm。Ⅲ2类:由中厚~厚层状岩体组成,呈弱~微风化状态,软弱夹层及裂隙发育,断

5、层破碎带宽度<1m,并与洞线斜交或正交,上覆岩体厚度30~50cm。f=4~5,K0=30~40MPa/cm。Ⅳ类:由中厚层状岩层组成,呈弱~强风化状态,主要为软弱夹层和断层破碎带。围岩不稳定。f=3~4,K0=15~20MPa/cm。Ⅴ类:岩体呈强风化状态,软弱夹层、节理、断层发育、岩体破碎,上覆岩体厚度小于30m,或规模较大的断层(破碎带宽度>2m)部位。围岩极不稳定。f=0~1.5,K0=0~2MPa/cm。导流洞的围岩分类、力学指标及开挖坡比见表7-3。表7-3导流洞围岩分类、力学指标及开挖坡比表名称桩号(m)围岩分类力学指标建议值进口洞脸坡比出口洞脸坡比fK0(MPa/cm)导

6、流洞0~10,689~709Ⅲ24~530~401:0.5强风化:1:0.75弱风化:1:0.5650~690,64~101Ⅲ15~640~5010~101,123~289,303~440,478~572,582~650Ⅱ7~870~80101~123,289~303,440~478,572~582Ⅳ3~415~20导流洞进口地形较陡,基岩为D13岩组中厚、厚~巨厚层状粉砂岩、细砂岩夹石英砂岩。岩层产状走向与洞轴线交角40°。断层、节理不发育,岩石呈强风化状态,边坡稳定性较好。出口地形较陡。基岩为中厚~厚层状石英砂岩,砂岩夹粉砂岩、含砾石英砂岩与细砂岩,强风化状态。岩层产状为N33°E•

7、NW∠26°~50°。发育2组节理:①N75°E•NW∠75°,②N86°W•SW∠75°。出口右侧,岩层倾角小于开挖边坡角。隧洞出口之后,采用明渠跨越号冲沟,在冲沟右侧山体形成高达90~100m的高陡边坡,由于明渠段岩层受F6断层影响,岩层倾角由34°变陡至58°。根据层面与节理组合分析,出口和明渠右侧边坡,由层面与节理①、②和节理①与②均构成不稳定楔形体,边坡稳定较差,需要对不稳定体进行喷锚处理。洞身斜切6条断层。断层部位属Ⅳ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