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湘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地理:模块2必修3第2章第1课_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2012届湘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地理:模块2必修3第2章第1课_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ID:65372249

大小:1.39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4-08-29

上传者:U-2517
2012届湘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地理:模块2必修3第2章第1课_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1页
2012届湘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地理:模块2必修3第2章第1课_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2页
2012届湘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地理:模块2必修3第2章第1课_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3页
2012届湘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地理:模块2必修3第2章第1课_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4页
2012届湘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地理:模块2必修3第2章第1课_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5页
2012届湘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地理:模块2必修3第2章第1课_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6页
2012届湘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地理:模块2必修3第2章第1课_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7页
2012届湘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地理:模块2必修3第2章第1课_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8页
2012届湘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地理:模块2必修3第2章第1课_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9页
2012届湘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地理:模块2必修3第2章第1课_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12届湘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地理:模块2必修3第2章第1课_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二章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模块三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课 考点1荒漠化的成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干旱的环境是荒漠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此背景下引起荒漠化的自然条件如下所示: (2)荒漠化的人为原因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人类活动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水土资源和植被遭到破坏,加剧了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例1】(2009·浙江)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D 【解析】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是西北地区。人为因素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三江平原为沼泽地,由于过度垦殖,生态破坏严重。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风力强,风蚀作用强烈,风沙灾害严重。 1.荒漠化的种类及分布规律技巧总结 2.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 (2009·广东)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5)题。变式训练1 资料一见图1 资料二 见图2 资料三 见图3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__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___。水资源旱地水力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增大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选题,填选项字母)。A.植物种类增加B.土壤肥力降低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BCD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答:(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答:自然因素:①降水(强度);②地形坡度;③土质条件;④植被状况。治理对策:①(封山育林)保持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④实施生态移民;⑤调整产业结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获取图表信息,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综合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第(1)题,据图1图例可知当地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加之该区域地形高低落差大,包括我国横断山区在内,故水力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第(2)题,据图2可得结论: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旱地;据图3可得结论: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增大。第(3)题,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流水侵蚀加剧。其结果是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湿度减小,肥沃的表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流失的土壤在河道、湖泊淤积使其泄洪能力降低,可能引发水旱灾害。植物种类增加应该是生态环境改良的结果。故选择B、C、D。 第(4)题,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①降水(强度);②地形坡度;③土质条件;④植被状况。第(5)题,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对策是恢复自然植被,具体措施:①(封山育林)保持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④实施生态移民;⑤调整产业结构。 考点2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主要危害基本内容造成经济损失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面临丧失土地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8%。生态问题严重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引发饥荒问题荒漠化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1.荒漠化的危害 2.荒漠化的防治结合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分析荒漠化治理的具体措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植被覆盖差,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治理荒漠化应“对症下药”,如下图: 【例2】(2009·江苏)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1)~(2)题。(双项选择) (1)P地与Q地相比,P地()A.年大风日数少B.年降水量多C.年降雪日数少D.沙尘暴日数多(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A.截留水分B.改变气候类型C.削弱风力D.改变植被类型ABAC 【解析】Q在沙漠地带,根据新月形沙丘可知该地多大风,多沙尘暴。P地位于河谷地带,故较Q地年降水量多,年降雪日数多。故第(1)题选AB。该区域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削弱风力,截留水分,增加植被覆盖,调节小气候,但不能改变当地大陆性气候的类型,植被类型也不会有大的改变。故第(2)题选AC。 规律技巧总结1.治理荒漠化的具体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①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②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③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适当生态移民。 2.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分析思路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而找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了解该环境问题的分布与危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治理措施。 (2009·宁夏)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变式训练2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区。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干旱半干旱地区距海远近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答:选②或③。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 【解析】第(1)题,观察图可知此地年降水量为200mm,降水量偏小,可判断此地为干旱、半干旱区。第(2)题,选择生态建设的措施应与当地环境相适宜。此地为干旱区,水分较少。按照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耗水由多至少的植被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所以,选择的生态恢复措施可为种草和自然恢复其中一种。 (2010·安徽)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图8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27~28题。 27.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28.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C.土地盐渍化D.物种灭绝AB 【解题思路】第27题,此题考查读图判断分析能力。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此区域为澳大利亚西北部。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经过北印度洋时,可以利用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且北印度洋7月盛行偏南风,进入太平洋时,此时盛行东南季风,所以货轮总体上顺风顺水。故答案为A题眼7月份 铁矿开采 生态环境问题 【解题思路】第28题,此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由于此区域地处南回归线附近,气候干旱,对铁矿石进行开采会破坏植被,导致土地沙漠化。故答案为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