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应会内容学生复习用(化学)

应知应会内容学生复习用(化学)

ID:6491337

大小:3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15

应知应会内容学生复习用(化学)_第1页
应知应会内容学生复习用(化学)_第2页
应知应会内容学生复习用(化学)_第3页
应知应会内容学生复习用(化学)_第4页
应知应会内容学生复习用(化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知应会内容学生复习用(化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应知应会内容学生复习用(化学)一、物质的构成1.分子、原子、元素:(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空气、液氧、氧气中含有氧分子。(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物质的组成说"元素",如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5)物质的构成说"原子",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7)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8)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9)决定"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中子数"。(10

2、)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质子数)(11)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都含有相同的质子数。(12)在CO2、SO2各一个分子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13)H2、H2O、H2SO4中都含有相同的氢元素。(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15)+2(+2成)表示+2价的镁元素,Mg2+表示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H2表示每个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Fe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其中"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2.物质分类与变化: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甲醛、乙醇、醋酸、糖

3、类、蛋白质、维生素、油脂是有机物。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3.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色、态、味、溶解性、密度、挥发性、熔沸点、吸附性、吸水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2)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酸碱性、脱水性。(3)四黑固体:C、CuO、MnO2、Fe3O4(均不溶于水)4.基本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多变一(2)"分解(反应)"一变多(3)"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4)"复分解(反应)"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5.质量守恒"三不变":在化学反应前后(1)"原子"(种类、数目、质量)

4、不变(2)"元素"(种类、质量)不变(3)"物质的总质量"不变6.某物质完全燃烧的产物中有CO2和H2O,证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7.化学式和化合价两个"零"原则: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8.空气(1)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0.03%)(2)三种主要的气体污染物:CO、SO2、NO2(3)易形成酸雨的气体是SO2、NO2  9.水(1)电解水:正氧负氢,H2:O2体积比为2:1,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2)水是由

5、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3)"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4)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10.碳(1)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做吸附剂,吸附有毒的气体和杂质。(2)古代字画经久不变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与空气、水分接触不容易起变化(3)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Fe2O3)、焦炭、石灰石、空气  11.物质的俗称:有关物质的俗称及主要成分:俗称主要成分的学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天然气、沼气、瓦斯气甲烷CH4酒精乙醇C2H5OH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aCO3生石灰氧化钙CaO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Ca(OH)

6、2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铁锈氧化铁Fe2O3食盐氯化钠NaCl  12.几种之最(1)元素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2)物质之最: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标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三、化学基本实验与探究13.常用仪器中:(1)不能加热的:量筒、集气瓶、漏斗(2)不能直接加热的:烧杯(需垫石棉网)(3)可

7、以直接加热的: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14.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1)过滤装置:"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两低"(滤纸低于漏斗,滤液低于滤纸)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壁)(2)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时:加快溶解速度;过滤时:引流蒸发时: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15.常见物质区分:黄铜和黄金:用盐酸或盐溶液或灼烧法羊毛、化纤、纯棉:点燃法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通CO2或用碳酸钠溶液氧气、CO2、空气:用燃料的木条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用紫色石蕊或PH试

8、纸硬水和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