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88305
大小:3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15
《献血法知识竞赛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献血法知识竞赛答题方法: 1.在答题卡上填写好姓名等各项内容;2.字迹要清楚;3.竞赛共40题;4.1~30题为选择题;每题有A、B、C三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圆圈涂实;5.31~40题为判断题,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误的打“×”。一、选择题(单选) 1.《献血法》是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通过,具体实施时间是: A.1997年10月1日 B.1998年10月1日C.1999年10月1日 2.为什么要制定《献血法》? A.保证医疗临床用
2、血需要和血液制品原料需要。 B.保障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C.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3.有哪些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威胁用血者的安全? A.以甲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为主的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 B.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为主的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 C.以乙型肝炎、丁型肝炎、淋病等为主的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 4.无偿献血的宣传是社会公益性宣传,其特点是: A.宣传要注重经济效益
3、,应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B.宣传要注重社会效益,不应以营利为目的。C.部分宣传要注重社会效益,部分宣传要注重经济效益。 5.从代谢角度讲,经常献血的人与不献血的人相比有哪些区别? A.经常献血的人与不献血的人相比,血液的新陈代谢没有区别。 B.不献血的人造血功能更旺盛,血细胞更有活力。 C.经常献血的人造血功能更旺盛,血细胞更有活力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脑力劳动者因为营养好,所以血液质量高,适合献血。 B.脑力劳动者因为营养好而且大都缺乏运动,血液血脂含量一般容易高,定期献血有助于降低血脂
4、,于己于人都有益。 C.定期献血,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7.无偿献血证书的作用是: A.无偿献血证书既是献血者的荣誉证书,又是享受医疗保险的主要凭证。 B.无偿献血证书既是献血者的荣誉证书,又是享受税收减免的主要凭证。 C.无偿献血证书既是献血者的荣誉证书,又是享受法定优惠的主要凭证。 8.血站的业务范围和机构性质是: A.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国家批准的盈利的事业单位。 B.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 C.血站是采集、提供
5、临床用血和生物制品企业原料的机构,但不以盈利为目的。 9.血站在采集血液之前,需要检查献血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吗? A.血站对献血者必须免费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 B.血站对献血者必须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 C.血站对献血者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但要收取较少的费用。 10.如果献血者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血站应如何对待? A.血站不得采集血液,也不必向其说明情况。 B.血站应先采集献血者的血液,如果血液检测正常就可以供临床使用。 C.血站应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 11.国内对无偿献血者每次
6、采集的血液量应多少适当? A.每次采集血液量至少为200毫升,一般为400毫升。 B.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 C.每次采集血液量至少为400毫升,健康状况不佳时可200毫升。 12.由于血液是无价的,血源总体是紧张、短缺的,为节约用血和体现临床输血的科学水平和科学态度,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应当做到: A.应当少储血或不储血,应急用血时向血站要血。 B.制订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C.应当听取患者的要求决定是否给患者输血,以避免浪费和滥用血液。
7、 13.对献血者两次采集血液(全血)的间隔期是多长? A.两次采集血液的间隔期不少于4个月。 B.两次采集血液的间隔期不少于5个月。 C.两次采集血液的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14.下列哪条是正确的: A.血站采集血液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血必须由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 B.血站采集血液应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血必须由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 C.血站可执行自定的采集血液的操作规程和制度,采血必须由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 15.为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采血中使用
8、过的器材应如何处理? A.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才可以再次使用。 B.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销毁。 C.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保存,不得销毁。 16.为严把血液质量关,血站应如何实施检测制度? A.血站对采集的血液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 B.血站对采集的血液必须进行检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