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盈配合应力的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过盈配合应力的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ID:6484958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15

过盈配合应力的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_第1页
过盈配合应力的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_第2页
过盈配合应力的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过盈配合应力的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过盈配合应力的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摘要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提出过盈配合应力的动态和静态两种有限元分析方法,并以铁道车辆某高速轮对组装的过盈装配为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比较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分析了过盈量、摩擦系数、形状误差对装配应力的影响,结果对于确定合理过盈量和改进加工工艺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过盈配合 接触非线性 接触应力 0 引言  在机械工程实际中普遍采用过盈配合来传递扭矩和轴向力,例如轴承配合、轴瓦配合、铁道车辆的轮轴、制动盘等。它是利用过盈量产生半径方向的接触面压力,并依靠由该面压力产

2、生的摩擦力来传递扭矩和轴向力。由于过盈配合两个相配合的接触面上不能粘贴应变片,因此难以对其应力状态进行测定,对整个组装过程的应力状态更难以进行跟踪研究,而且这种配合方式往往承受着交变载荷的作用,配合面间可能发生相对滑动,这一滑动是随着应力变化而变化的,因而配合面边缘的接触状态和应力状态也随着应力的交变而变化,表现出复杂的状态,因此一般只能凭经验确定采用的过盈量。从力学角度看,这类问题属于接触非线性问题,传统的弹性接触解法已难以处理,可采用光弹性模拟实验进行研究,但只能反映应力分布趋势。近年来,随着非线性理论的不断完善和计

3、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来分析这类问题已日趋成熟。  铁道车辆随着向高速、重载不断发展,对轮轴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表明,轮轴配合部位的应力状态对车轴的疲劳强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轮对配合部位的宏观接触应力状态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指导轮对制造标准的制定、高速重载轮对的设计和加工工艺的改进,以提高轮对的抗疲劳性能。  本文利用著名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针对过盈配合的压力压装法和温差组装法对这类问题提出动态和静态两种仿真计算方法,并以铁道车辆某高速轮对的配合为例进行了计算,对比了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分析

4、了过盈量、摩擦系数、形状误差等因素对装配应力的影响。1 过盈装配接触非线性问题的求解方法1.1 接触非线性问题的求解方法  过盈问题是接触问题的一种,属于边界条件高度非线性的复杂问题,其特点是在接触问题中某些边界条件不是在计算开始就可以给出,而是计算的结果,两接触体间的接触面积和压力分布随外载荷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还包括正确模拟接触面间的摩擦行为和可能存在的接触传热。用有限元法解接触问题以往常采用的物理模型是节点对模型,即将两接触物体的接触面划分成相同的网格,组成一一对应的节点对,并假定两接触体的接触力通过节点对传递,这种

5、模型需预先知道接触发生的确切部位,以便施加边界单元,对于结构复杂问题和考虑摩擦的动态接触问题,点对模型将给结构离散和方程求解带来极大困难,从而难以解决。近年来提出的点面接触模型是把两接触体分为主动体和被动体,在分析时研究主动体的节点与被动体接触表面上相接触的自由度关系及变形的一致关系,从而确定接触边界条件,然后从边界变形协调的变分原理出发,建立整个接触系统的控制方程。这种模型能有效处理复杂接触表面和动态接触问题。  接触问题中产生接触的两物体须满足边界不穿透约束条件,在接触边界施加不穿透约束的方法主要有拉格朗日乘子法、罚

6、函数法和基于求解器的直接约束法,前两种方法处理时都具有局限性,直接约束法处理接触问题是追踪物体的运动轨迹。一旦探测出发生接触,便将接触所需的运动约束和节点力作为边界条件直接施加在产生接触的节点上,对接触的描述精度高,具有普遍适应性。接触面上的摩擦行为机理十分复杂,常用滑动库仑模型、剪切摩擦模型和粘滑摩擦模型等理想模型来加以模拟。1.2 过盈装配问题的两种分析方法  过盈装配一般有压力压装和温差组装两种组装方法。压力压装法是用外力将轴压入孔中,温差组装法是指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先利用温差使两配合体的过盈量消失后进行组装,待温差

7、消失就自动形成了紧配合。利用MARC对这类问题的分析,针对这两种组装法可分别采用动态和静态接触计算方法来仿真组装过程。动态接触计算方法即按照实际压装过程在适当位置施加位移或载荷边界条件,动态模拟轴压入装配孔的整个过程,但应保证轴的一端有一定的锥度,从而在刚发生接触时能进入孔内。静态接触分析是按照两配合物体的实际过盈量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让其有限元网格按实际过盈量重合,定义接触容限来决定发生接触的节点,计算中MARC能自动探测接触表面,并将相应节点拉回到接触面上。2 算例2.1 轮轴组装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利用MARC软件对

8、某高速轮对进行了轮轴组装的仿真计算。该轮对采用空心车轴,轴身外径Φ190mm,内孔径Φ70mm,车轮直径Φ915mm,轮辋厚度50mm,轮毂厚度30mm,采用大圆弧辐板,配合面轴向长178mm,轮座近防尘板座端部有长10mm、直径1mm的锥度。  考虑到研究的对象是轮座配合面的接触应力,计算时车轴只取轮座面附近的一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