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ID:6484166

大小:91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15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_第1页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_第2页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_第3页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_第4页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一雷诺实验一、实验目的1、增加对两种流态的感性认识.2、掌握测雷诺数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实际流体在同一边界条件下流动时,由于速度不同,产生不同的流动形态-层流和紊流当流速较小时,液体质点做有条不紊的线状运动,彼此互不混杂,称这种流动状态为层流.当流速增加到某一定数值后,液体质点在沿管轴方向运动过程中,互相混掺,呈杂乱无章的运动称此流为紊流.运动的流体,受惯性力和粘滞力的作用,当惯性力占主导地位时,一般为紊流.当粘滞力占主导地位时,一般呈现层流.不同的流动类型,具有不同的阻力规律.在层流时水头损失∆P/γ与平均流速V成正比,而在紊流时∆P/

2、γ则于Vn成正比例,其中指数值n在.1.75~2.0之间.判别液体流动型态的准则是被称之为雷诺数的无因次数Rе式中:――雷诺数(无因次数)   ――液体断面平均速度(m/s)--管径(m)――液体的运动粘度系数(㎡/s)当≤2000时为层流,>2000为紊流。由于所以.μ――液体的动力粘度系数,单位是Pa.•s,即(N•s/㎡)三、实验设备1、雷诺实验装置1套;2、量筒1个;3、温度计1支;4、秒表1块.四、实验步骤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关闭泄水阀门D,打开进水阀C,并调节到整个试验过程中都有溢流水从溢流板溢流而过,以保证水箱中有稳定的水头

3、.2、试验前的观察 将阀门A微微开启,同时微开阀门B,使颜色水与清水同时从玻璃管中流过,调节到颜色水呈一条细线.此时即为层流状态,然后再将阀门A逐渐开大,直至颜色水纹线破碎,并将清水完全掺混,此时为紊流状态.3、由层流到紊流的测试 <1>调节阀门A,使流动成为层流状态.注意颜色水纹线应达到清晰稳定.<2>逐渐地缓缓开启阀门A.同时注意玻璃管中段颜色水纹线的变化.当颜色水纹线开始破碎,分散成许多细线(偶尔出现集中的颜色水线)时,即表示已达到紊流状态,即上临界状态,此时立即停止开启阀门A的工作. <3>待水流稳定后,则可用量筒和秒表,应用体积法测

4、定管内流量Q. <4>测定水的温度,以便查表确定水的运动粘性系数ν值.<5>将(2)至(4)步重复做三次 4、由紊流到层流的测试<1>先将管中水流调节到紊流状态.<2>逐渐地缓缓关闭阀门A,同时注意玻璃管中段水流状态的变化,当开始出现一条颜色线时,即表示已达到层流状态或者说已达到了下临界状态,立即关掉阀门A的工作,并观察颜色水线是否连续稳定.<3>待颜色水纹线连续而稳定后,仍用体积法测算管中的流量Q.<4>测定水温.<5>将(2)至(4)步重复做三次五、实验注意事项1、调节阀门A时必须缓慢进行,并且在调节过程中阀门只允许往一个方向进行,中间不

5、可逆转.2、为了避免玻璃管出口和入口对水流状态的影响,观察应以中段为准.3、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安静,以防环境对试验的干扰.六、实验报告1、对所测数据进行处理,求上临界雷诺数与下临界雷诺数所测数据如下:水的温度:_________℃,水的运动粘度:_______㎡/s,水管直径:__0.013___m;次数流态性质水的体积(m3)测量时间(s)1层流—紊流2层流—紊流3层流—紊流1紊流—层流2紊流—层流3紊流—层流数据处理:次数流量(m3/s)速度(m/s)雷诺数层流—紊流123紊流—层流123分析误差产生原因:七、实验体会实验二局

6、部阻力损失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管路突然扩大局部阻力系数值,并与理论公式ξ=(D2/d2-1)2的计算值比较2、通过本实验掌握一般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二、实验装置三、实验原理及基本计算公式1、局部阻力系数的实验值:以管路中心线为基准面,列Ⅰ、Ⅱ两断面伯诺里方程式:因为α1=α2≈1;Z1=Z2;hw=hj则局部损失:因为:hj=ξ·V22/2g则有ξ=hj·2g/V22故  为测定局部阻力系数ξ值,需测量Ⅰ、Ⅱ断面压力差和流量Q(用以计算流速V1及V2)(1)压力差的测定(2)利用水比压力计测量,如图所示。因为P1=P2′+γ·Z1P1

7、′=P2′+γ(Z3-Z2)             P2=P2′+γ·Z4所以P1-P2=P2′+γ(Z3-Z2)+γZ1-P2′-γ·Z4即(2)流量的测定利用直角三角堰法Q=CH5/2(m3/s)式中C――流量系数,取C≈1.4H――堰顶水头,H=Hˊ-H0(M)(3)流速计算:;2、局部阻力系数的理论计算值:四、实验步骤1、开关水门1、2、B,关水门3。缓缓开启水门A,待1、4管中有水柱上来后再关闭水门1、2。注意各个测压管中都要保留一定的空气柱。2、全开水门B,利用水门A调节流量,将水门A打开1/4,待测压管中液面稳定后,记下比压上

8、读数Z1、Z2、Z3、及Z4值。同时测定量水堰测针读数H′。1、逐渐打开水门A,重复第2步骤,共做四次。五、实验报告数据测试:细管直径d=0.025m,粗管D=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