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串讲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串讲 职业名称等级考试时间备注心理咨询师3~2级08:30-10:00(理论知识考试)10:30-12:30(操作能力考核)2级需进行综合评审。每一年国家心理咨询师鉴定考试时间为:5月和11月的第3个周六考试时间安排 鉴定考试规程 身份证和准考证:考试必带,否则不允许参加考试!2B铅笔:考试必带:2B的!削好的!2根以上的!!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务必也要带!橡皮:修正填涂错误的必备法宝。质量要好!手表:准确计时,合理分配时间都靠它。红牛和德芙不可或缺的硬件 理论知识基础知识诊断系列咨询系列测验系列6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与健康心理诊断技能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验技能 科目单选多选职业道德共25题基础心理学64社会心理学64发展心理学64变态与健康64心理测量学64咨询心理学64科目单选多选三级诊断64三级咨询96三级测量96理论卷试题比例统计:三级 科目单选多选职业道德共25题基础心理学64社会心理学64发展心理学63变态与健康63心理测量学65咨询心理学44科目单选多选三级诊断43三级咨询42三级测量32二级诊断32二级咨询64二级测量64理论卷试题比例统计:二级 考试时间分配(三级)基础知识考试(8:30-10:00)职业道德部分:10分钟基础知识部分:60-70分钟检查、涂卡:10-20分钟专业能力考试(10:30-12:30)案例选择题:80-90分钟案例问答题:20-30分钟检查、涂卡:10分钟9 关于职业道德考试职业道德部分一共25道题。占总分的10分,每题0.4分。职业道德有两种题型:知识题和个人情况表述;知识题有正确答案,由单选题8题、多选题8题组成。个人表现题目通常与知识掌握无直接关系,共9题(单选)。个人表现部分没有绝对正确或唯一正确的答案。这部分分值由+1到-1分不等,避免个人情绪化,避免极端化思维。部分试卷可能设前后矛盾的题,如果未能真实作答,证明考生在诚信素质方面存在缺陷。 通用职业道德试题的两类试题职业道德知识部分,这部分题和职业道德教材结合紧密,当遇到不会答的题时,可遵循“不违法、不缺德”的原则进行选择;个人情况表述,答此部分题尽量实事求是,尽量与报考相吻合,当无法把握时刻遵循“不拔高、不自贬”的实事求是原则进行选择。11职业道德考试说明 1、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内在的道德准则是()。(A)爱国、守法、自强(B)求实、严谨、规范(C)诚信、敬业、公道(D)忠诚、审慎、勤勉2、下列关于节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招待客户时,讲节约是对客户的不尊重(B)靠劳动创造财富,而不是靠节约积累财富(C)节约与否应该由员工自主决定(D)节约的本质内涵是当用则用,宜省则省答案:D、D职业道德单选例题 1、在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所谓“不找任何借口”的意思是()。(A)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B)自己的事情要千方百计地做好(C)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心(D)不允许对企业管理提出不同的意见2、关于如何培养职业情感,正确的认识是()。(A)只有从事符合个人兴趣的主作,才能激发职业情感(B)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有助于培养职业情感(C)以小“善”去小“恶”,坚持点滴积累以巩固职业情感(D)时时反思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强化职业情感答案:ABC/BCD职业道德多选例题 个人表现题目举例公园里,李女士和张女士分别带着自家的狗散步,突然,两只狗撕打起来,李女士的狗体力不支,最终被张女士的狗咬伤。李女士要求张女士赔偿,两人争吵起来。对于张女士的说法,你能够认可的是()。(A)“你的狗咬不过我的狗,只能怨它没有本事”(B)“我的狗咬了你的狗,你可以让你的狗去咬我的狗呀,这样就扯平了”(C)“我没让我家的狗咬你家的狗”(D)“两只狗打架,你跟我吵架,有什么劲呀” 个人表现题目举例二在公交车站,大家都在自觉排队,已经形成了长蛇般的队伍。你排在后面,估计这班车是上不去了。你着急去上班,如果照这样排下去,上班肯定会迟到,你会()。(A)冲到前面的加楔儿(B)打出租车(C)耐着性儿排队(D)跟前面排队的人协商调换 基础心理学心理过程人格=+婴儿幼儿……老年发展心理学时间知、情、意、行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社会交往与个性形成社会心理学=正常异常变态心理学量化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改善学科关系图一 心理过程心理特性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倾向性人格特征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意志行动阶段动机冲突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心境、激情、应激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心理现象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社会心理学知识概览概述社会化与自我★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态度★沟通与人际关系★社会影响爱情、婚姻和家庭18 年龄阶段0--33--67-12,小学12-16,初中17、18-3530、40-60、6560--死亡时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主导活动动作游戏学习生理变化快速发展第二性征成熟更年期机能衰退认知发展感知觉迅速发展开始衰退记忆模仿出现短时/长时容量、方法、特点容量初中最大本质信息记忆下降思维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形象逻辑思维形式运算思维辩证逻辑思维、实用性思维普遍下降、洞察力强言语语音、词汇、句法词汇、语法、口头表达智力流体/晶体人文经验高峰社会性发展情绪笑、哭、恐惧不稳定/躁动气质婴儿气质价值观确立人际交往依恋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同伴关系、父母、师生关系亲密感、家庭成员/朋友同事领导、父母、子女、朋友夫妻、子女、朋友道德意识亲社会/攻击自我意识开始转化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第一反抗期自我概念/评价关注内部、第二反抗期不断修正稳定人格自尊增强稳定不安全心理卫生19发展心理学复习简表 学科关系图20心理咨询:解决问题目标、会谈(技术+疗法)、评估心理诊断:发现、确定问题初诊接待、资料收集、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及原因分析建立咨询关系心理测验:工具评估症状存在性及严重程度评估咨询效果 1、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串讲21 心理过程心理特性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倾向性人格特征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意志行动阶段动机冲突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心境、激情、应激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心理现象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绪论(识记)绪论是本章的总论,需要掌握以下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心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心理发展阶段:感觉、知觉、思维萌芽、思维)简史(诞生、各学派、当代发展)本节内容,以了解、识记为主。2023/9/14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势力”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新方向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与脑的机制1.()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A.行为主义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4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识记)生理活动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神经系统(神经元、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内分泌系统(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性腺)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巴甫洛夫)本节内容,以了解、识记为主。2023/9/14 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组成: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也叫植物神经,支配内脏器官运动,一般不受意识支配,但和情绪有联系。中枢神经系统系统及其功能构成:脑和脊髓脑的构成:脑干、间脑、小脑、端脑脑干—最古老部分,包括延脑、桥脑、中脑脑干网状结构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重要中枢,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26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结构—额叶、顶叶、枕叶、颞叶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解剖结构基本对称、功能不对称布洛卡1860年发现: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此区域也叫“布洛卡区”。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27 1.1860年,(A)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A.布洛卡B.斯佩里C.巴甫洛夫D.艾宾浩斯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A.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是不对称的B.右利手的人左半球的言语功能占优势C.单侧化指人脑的主要功能集中在左边半球D.右利手的人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占优势二、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三、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概念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神经活动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反射的定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铃声响了,学生走出教室/老师说“下课了”,学生走出教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人看到蛇,快跑,边跑边喊:“蛇!蛇!”后面的人听到喊声,也快跑。29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记忆:记忆的定义是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认知过程概念定义 感觉和知觉(重点掌握)知觉:理解知觉特性、掌握不同的知觉种类。定义与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知觉种类空间知觉(大小、形状、方位、距离)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一、感觉概述感觉的定义1.感觉的属性包括(AC)。A.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B.它是对过去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C.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D.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的分类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包括饿、渴、窒息等32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含义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D)。A.常数关系B.对数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种类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英文缩写j.n.d韦伯定律与费希纳定律33 三、感觉现象感觉适应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应用:红色眼镜保护对暗适应感觉后象:正后象和负后象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视觉对比、嗅觉对比、温度对比等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还能引起另外一种感觉。34 后像2023/9/14 各种感觉1)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380~780纳米锥体细胞(明视觉)与杆体细胞(暗视觉)色觉异常—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遗传途径—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男孩色觉异常的人能分辨物体细微的明度上的差别。1.色觉异常的人通常是靠(B)来辨认颜色的。A.色调B.明度C.饱和度D.照度36 2)听觉听觉的适宜刺激—16~20000赫兹人对1000~4000赫兹最敏感老年人丧失听觉首先从高频开始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处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1.声音的性质包括(ABD)。A.音调B.响度C.饱和度D.音色37 3)嗅觉和味觉的适宜刺激与感受器官基本味觉—酸、甜、苦、咸4)皮肤觉类别: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痛觉生理零度:皮肤表面的温度5)平衡觉又叫静觉感受器:内耳中的前庭器官,晕车、晕船6)运动觉又叫动觉7)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正常下感觉不到38 五、知觉概述知觉定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基本特性:整体、选择、恒常、理解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A)。A.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B.直观性、间接性、恒常性、概括性C.直观性、整体性、可操作性、间接性D.逼真性、可操作性、选择性、理解性39 8)痛觉—所有组织中特点:性质不清、定位不准,具有放射生物学意义:对机体有保护的作用痛觉:生理性痛觉和心因性痛觉1.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D)。A.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B.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C.它能使我们更快地适应环境D.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所有的痛觉都是内部感觉B.所有的痛觉都是外部感觉C.痛觉不容易适应D.痛觉具有有机体保护的作用40 六、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大小、形状、方位、距离距离知觉又叫深度知觉,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时间知觉生物钟: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的变化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如,消化系统,睡眠等运动知觉似动现象: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又叫动景现象,如电影、霓虹灯、路牌广告等41 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错觉有线条长短的错觉、线条方向错觉、面积大小错觉、不同感觉道相互作用产生的错觉(如,行重错觉、视听错觉)2008.589.错觉的性质包括(ABD)。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B.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C.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克服的D.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42 记忆(识记)记忆及记忆过程:定义、种类(5)、过程(3)★遗忘规律:先快后慢★表象三个记忆系统(瞬时、短时、长时)掌握记忆过程、遗忘曲线,了解三个记忆系统的差别。2023/9/14 记忆保持曲线 遗忘及遗忘规律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了错误地回忆或再认。1.遗忘是指(BC)。A.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B.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的现象C.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象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遗忘与记忆的实验研究创始人—艾宾浩斯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2.遗忘的进程通常是(B)。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倒U型曲线D.U型曲线45 二、表象表象:头脑中对事物的形象。表象的特征和作用特征: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表象可以在头脑中放大、缩小、翻转,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成了想像的素材。表象既有直观形象性,又有概括性,使它起到了从感知到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46 持续时间编码容量能否被意识瞬时记忆<4秒感觉后象9~20bit不能短时记忆<1分钟听觉编码7±2个组块能长时记忆>1分钟语义、形象无限大不能三个记忆系统 1.干扰会造成长时记忆的遗忘,干扰可分为(A)。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B.前干扰和后干扰C.前摄抑制、中摄抑制和倒摄抑制D.远干扰和近干扰2.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A)。A.系列位置效应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D.记忆顺序效应3.系列位置效应的一般表现是(D)的材料记得好。A.开头B.中间C.后边D.两头48 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像重点掌握思维:定义、特征、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种类★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言语及想象掌握思维及种类、言语中枢机制★和想象的分类。2023/9/14 一、思维概述思维的定义与特征定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二、思维的种类根据形态: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问题探索方向:辐合思维(求同),发散思维(求异)创造性: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概念掌握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概念的掌握定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是以词来标示的。概念掌握的定义:又叫概念形成,是个体借助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1.概念是(AD)。A.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B.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应C.以词为基本单位的符号系统D.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51 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人工概念是对自然概念的模拟。问题解决及其研究定义: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原型启发、定势问题解决策略—算法和启发式启发式—循环子目标、逆向搜索、计划简化52 四、语言与言语语言与言语言语的定义: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言语活动的形式言语的分类—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外部言语分类—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53 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言语运动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损伤→表达性失语症(运动性失语症)2)言语听觉中枢又叫威尔尼克中枢—颞上回损伤→接受性失语症3)视觉性言语中枢—角回损伤→失读症4)书写性言语中枢—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损伤→失写症1.布洛卡中枢即(C)。A.听觉性言语中枢B.视觉性言语中枢C.运动性言语中枢D.书写性言语中枢54 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中枢。受损产生表达性失语症——不会说。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中枢。若受损伤,产生接受性失语症——听不懂。视觉性言语中枢:角回。若受损,失读症——看不懂书写性言语中枢:若受损,失写症——不会写 五、想像想像的定义:人对已有的表象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像的种类—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无意想像—梦(极端例子)、幻觉(异常精神状态)有意想像—创造想像、再造想像、幻想幻想的定义:与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像。理想和空想。56 不是心理过程!!意识的定义、不同意识状态(睡眠、梦)★注意的定义、种类(无意、有意、有意后)注意的特征(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了解。第六节意识与注意 第七节需要和动机一、需要与动机概述需要定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种类:根据需要的产生,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理需要(生物需要)和获得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1.需要(AB)。A.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B.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C.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D.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58 动机与需要驱动力定义和种类★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了解需要层次理论,能够学会分析和使用。注意需要和动机的区别。 动机动机的定义——?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驱力:基于生理需要产生的动机诱因:基于外部环境条件引起的需要与行为的关系: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活动也可以由相同的或相似的动机引起。动机的种类60 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吃饭、穿衣、休息、性欲社会性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利动机、兴趣、爱好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特点: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效能爱好:当人的兴趣指向某种活动时,动机就变成爱好了。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定势: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61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理论的内容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定义:缺失性需要与生长需要1.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爱和归属是第(B)个层次的需要。A.2B.3C.4D.52.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长需要(BD)。A.是低层次的需要B.是高层次的需要C.是要优先满足的需要D.如果满足就会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62 第八节情绪、情感和意志63情绪定义和功能★情绪理论情绪的外周理论、情绪认知理论★维度和两极性种类★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心境、激情和应激高级情感 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感情的内容情感通过情绪来表现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动机、组织、信号64一、情绪、情感概述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定义: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表情是人情绪变化的表现,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表情有先天、不学而会的性质,也有后天模仿学习的性质。 三、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动力性——增力和减力激动度——激动和平静强度——强和弱紧张度——紧张和轻松65 四、情绪、情感的种类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原始情绪—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1.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B)。A.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B.情绪状态的基本形式C.复合情绪的不同种类D.情绪和情感变化的几种维度2.一般认为原始情绪指(D)。A.激动与平静B.高兴与悲哀C.喜、怒、哀、乐D.喜、怒、哀、惧心境、激情和应激(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高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美感、理智感;还有宗教情感、母爱等66 五意志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准备、执行)动机冲突:双趋、双避、趋避、双重趋避★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能够学会对动机冲突进行分析,理解道德冲突与非道德冲突。 第九节人格人格概述★定义、特征、结构(倾向性[动力]、特征)能力能力结构的理论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遗传、教育环境) 能力概述能力的定义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的分类:1.能力、才能和天才(发展的程度);2.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结构);3.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创造程度);4.认知、操作与社交能力(领域)69人格概述人格定义: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格结构—人格倾向性(需要和动机、表现为态度)和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气质气质概述定义。相当于日常生活中的脾气、秉性或性情。气质类型学说—体液说(希波克拉底)、体型说(克雷奇米尔)、血型说(古川竹二)、激素说(伯曼)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表1.1神经活动过程的特性、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70 气质的特性—1感受性和耐受性、2反应的敏捷性、3可塑型、4情绪的兴奋性、5指向性外在表现-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如何看待气质类型:稳定但可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无好坏之分,不决定成就高低但影响工作效率,影响性格形成难易与对环境的适应71 性格性格的定义态度的定义性格与气质的不同性格的结构性格的静态特征—态度、意志、情绪和理智;性格的动态结构—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1.性格的静态特征不包括(D)A.态度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内容特征性格的动态结构和静态特征不是分离的,而是彼此联系与制约,有机组成一整体。不同场合显露性格不同侧面,比如鲁迅72 人格理论人格理论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荣格——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奥尔波特特质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16PF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维度理论——EPQ/气质类型人格五因素模型(OCEAN)2023/9/14 几点说明基础心理学是最基础的学科,要把握好基本概念的基本定义;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复习其他学科,进行对照学习——社心、发心、变态、测验、咨询领会教材内容,学会再认即可;习题册要认真完成。 2、社会心理学知识点串讲75 第一节概述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学科诞生的标志: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公式:B=f(P,E)B:behave——行为P:pesernnal——个体E:environment——个体所处的情境F:fax——函数关系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一、哲学思辨阶段(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启蒙期】苏格拉底、柏拉图(古希腊)康德(德国)、卢梭(法国)孔子、孟子(春秋战国)亚里士多德(古希腊)马基雅维里、霍布斯荀子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告子(春秋战国)人性无善无恶 二、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形成期】达尔文进化论德国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英国麦独孤的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三、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今)【确立期】FloydHenryAllport《社会心理学》墨菲夫妇《实验社会心理学》莫里诺《社会测量学》勒温:群体动力学研究瑟斯顿、李科特:态度测量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价值中立原则2、系统性原则3、伦理原则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自然观察、参与观察)2、调查法(访谈法、调查法)3、档案法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一、社会学习论(一)简史(行为主义社会学习论)巴甫洛夫(俄国)华生(美国)斯金纳(美国)行为主义代表米勒、多拉德班杜拉、沃尔特斯社会学习论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的狗经典条件反射 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让他们在我设定的环境中成长。那么我保证不论他们的潜能、能力、爱好或者祖先的种族如何,我能够把他们培养成我所任意选定的人--医生、律师、艺术家、工头,甚至乞丐或者小偷。”S-R 几个试验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 斯金纳的实验 一、社会学习论(二)学习的机制三种机制:联结(巴甫洛夫的狗)S——R强化(斯金纳的猫)模仿(儿童的学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望梅止渴熟能生巧鹦鹉学舌 (三)观察学习(班杜拉,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行为模式加以修正。)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例:考驾照学开车小朋友学刷牙 二、社会交换论二、社会交换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经济学角度)(一)简史创始人:霍曼斯(G.Homans,1950)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蒂博特(J.Thibaut)及凯利(1959)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来源有如下几个方面:以大卫•李嘉图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以列维·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人类学;B.F.Skinner和Albert·Bandura的行为心理学;Thibaut和Kelly的社会心理学。人的行为基本原则:趋利避害 霍曼斯提出了交换理论的几个基本命题:1、成功命题个人的某种行为越是经常的得到相应的报酬,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为。3、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4、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获得的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5、侵犯--赞同命题(当个人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报酬或者受到了没有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并有攻击的行为;当个人的行为得到预期的报酬,甚至超过预期值时,或者没有得到预期的惩罚时,他会感到高兴,并产生赞同的行为。) 三、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个体的行为和活动只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事物的意义(符号)产生并应用于互动关系中。该理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符号互动”最早由布鲁默提出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对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3、个体在应对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二)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4、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一是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事,是自己内心需要习惯对外界适应的结果。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景的定义制约。6、身份及其意义存在于互动过程中,是个重要问题。7、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三)符号互动论主要观点 发展观点:关于心理发展性欲发展可分为如下阶段: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恋母期、潜伏期、生殖期。结构观点:关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前二者分别遵循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分区观点:关于心理结构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无(潜)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二者之间为前意识。动力观点:关于心理动力弗洛伊德假定,心理活动驱动力是一种心理能量,前期主要是指性本能,即力比多,后为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适应观点:关于适应问题人对环境有各种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精神分析基本理论观点 意识分域图解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社会化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第三单元自我、身份和自尊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社会化一、社会化概念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二、社会化的内容(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产与生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三)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立人生理想(四)培养社会角色 学校参照群体家庭大众传媒社会化的载体★语言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全部社会化的前提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性-生物性别-心理性别角色-社会社会化分类社会化与自我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一、社会角色的概念(P111)二、社会角色的分类(一)按角色获得方式可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农民?医生?(二)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可分为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公务员?总经理?朋友?江湖混混?(三)按角色的功能可分为功利型和表现型角色学者教授?农民?(四)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演员? 三、角色扮演过程(一)角色期待:他人与社会对某一角色的期待。(二)角色领悟: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三)角色实践:个体实际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 四、角色失调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一)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如工作与生活、老师的角色(二)角色不清(自己和他人对新角色认识不清)(三)角色中断(角色中途间断,退休)(四)角色失败(如官员渎职下台)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什么?角色失败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和自尊一、自我(一)自我的概念自我、亦称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主我与客我镜我: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二)自我的结构自我的结构有五个层面,即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三)自我概念的功能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生理自我(8个月---3岁)2、社会自我(3---13、14岁)3、心理自我(13、14---23、24岁)(五)自我概念的测量我是谁?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二、身份(一)身份的定义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二)身份的特点1、客观性2、主观性3、多重性4、稳定性5、契约性 三、自尊(一)自尊的概念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詹姆斯(1890)自尊=成功/抱负——>增大成功和减少抱负都可以提高自尊 (二)影响自尊的因素1、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2、行动表现的反馈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三)自尊的测量2023/9/14 二、主要的社会动机★亲合、成就、权力、侵犯、利他掌握要点(定义、特点和影响因素)109 三、社交情绪社交情绪的定义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110羞耻与内疚嫉妒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1、抑郁2、酗酒3、社交焦虑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羞耻:因为缺憾,或不一致,产生痛苦的情绪体验。内疚: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第五节态度态度形成态度的概念态度的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态度的ABC模型—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态度成分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主导地位1.态度的特点包括(AB)。A.稳定性B.内在性C.间接性D.针对性2.态度概念的ABC模型中,B指(D)。A.认知成分B.行为成分C.情感成分D.行为倾向成分111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传递者方面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的立场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沟通信息方面信息差异畏惧信息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接受者方面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人格因素个体的心理倾向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 态度转变的理论海德平衡理论★费力最小原则P(个体)、O(他人)、X(客体);“+”代表肯定、“-”代表否定;三者间,符号运算的结果为肯定(+)时,关系平衡;为否定(-)式,关系不平衡。平衡代表令人愉快、不平衡代表令人不愉快;P-O关系最重要P-O之间肯定:强平衡、强不平衡;P-O之间否定:弱平衡、弱不平衡POX 费斯廷格—认知失调论—认知失调可能原因:逻辑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社会交换论—个体采用何态度以及态度转变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逆反心理——超限逆反、自我价值保护逆反、禁果逆反1.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可简称为(A)模型。A.P-O-XB.B=f(P,E)C.TIROD.A-B-C三、态度测量态度测量方法(间接方法)—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114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第三单元归因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一、基本概念(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二、社会知觉的范围(一)对他人的知觉1、对表情的知觉(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2、对他人人格的知觉(二)对群体的知觉(三)对自己的知觉 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一)认知者的经验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新事件输入对此事件有无主动图式?产生推理-存储事件-存储推理长时记忆关于事件的输出信息寻找相应的图式图式是否存在?创造新图式没有否是1、你看到一个拿着一把刀在街上跑的人?2、你看到一只非常奇怪的动物 图式的作用: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2、影响记忆3、影响自我自觉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物以类聚、情人眼里出西施)(三)认知者的情绪(人逢喜事精神爽,看什么都好)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一、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二、印象形成的效应(社会知觉偏差)(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二)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三)刻板印象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个体最终形成的印象并不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面。(一)加法模式(越被肯定印象越好)(二)平均模式(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三)加权平均模式(权重乘以强度再加以平均)(四)中心品质模式(忽视次要特征,把握中心品质) 第三单元归因一、归因的概念归因,指个体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二、行为原因的分类(三个维度)(一)内因与外因如机遇?能力?(二)稳定性与易变性如能力?努力?(三)可控性与不可控性如天气?努力? 三、控制点理论罗特(美国、Rotter,1954)的控制点(lousofcontrol)的概念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外控者—相信社会的安排、命运和机遇,企求外援及碰运气。 四、归因原则(一)不变性原则(海德,1958)(寻找因果间的不变关系)(二)折扣原则(凯利,1972)(如有其他原因,则某一原因的作用会打折扣)(三)协变原则(凯利,三方面因素:刺激客体、行为主体、背景)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一)社会视角的影响(因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而异)(二)自我价值保护(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三)观察位置(因观察的空间位置而异)(四)时间因素(归因随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具有情境性)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一、社会动机的概念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它包括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二、动机过程: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 二、主要的社会动机★亲合、成就、权力、侵犯、利他掌握要点(定义、特点和影响因素)126 三、社交情绪社交情绪的定义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127羞耻与内疚嫉妒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1、抑郁2、酗酒3、社交焦虑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羞耻:因为缺憾,或不一致,产生痛苦的情绪体验。内疚: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第五节态度态度形成态度的概念态度的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态度的ABC模型—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态度成分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主导地位1.态度的特点包括(AB)。A.稳定性B.内在性C.间接性D.针对性2.态度概念的ABC模型中,B指(D)。A.认知成分B.行为成分C.情感成分D.行为倾向成分128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传递者方面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的立场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沟通信息方面信息差异畏惧信息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接受者方面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人格因素个体的心理倾向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 态度转变的理论海德平衡理论★费力最小原则P(个体)、O(他人)、X(客体);“+”代表肯定、“-”代表否定;三者间,符号运算的结果为肯定(+)时,关系平衡;为否定(-)式,关系不平衡。平衡代表令人愉快、不平衡代表令人不愉快;P-O关系最重要P-O之间肯定:强平衡、强不平衡;P-O之间否定:弱平衡、弱不平衡POX 费斯廷格—认知失调论—认知失调可能原因:逻辑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社会交换论—个体采用何态度以及态度转变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逆反心理——超限逆反、自我价值保护逆反、禁果逆反1.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可简称为(A)模型。A.P-O-XB.B=f(P,E)C.TIROD.A-B-C三、态度测量态度测量方法(间接方法)—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131 第六节(上)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第二单元体语沟通 第六节(下)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一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第二单元人际吸引第三单元人际互动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一、沟通的概念(指消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二、沟通的结构(一)信息源(二)信息(三)通道(四)信息接受者(五)反馈(六)障碍(七)背景三、沟通的功能四、人际沟通的分类虚拟沟通OR现实沟通? 第二单元体语沟通一、目光与面部表情(一)目光(二)面部表情二、身体运动和触摸(一)身体运动是个体最易发现的一种体语(二)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三、姿势与妆饰四、人际距离(4种,重要) 第六节人际关系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一)个体性(二)直接性(三)情感性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自我暴露是情感的探测器、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3、情感交流阶段4、稳定交往阶段)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相互、交换、自我价值保护、平等)五、六种人际关系取向—2*3,主动或被动(舒茨)群体整合原则—形成过程和解体过程 第四单元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概念:亲合——喜欢——爱情二、影响喜欢的因素(一)熟悉与邻近(二)相似性(三)互补(四)外貌吸引力(五)才能(六)人格品质 第五单元人际互动一、人际互动的概念(~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二、人际互动的形式人际互动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多伊奇提出。(详见P166) 第七节社会影响第一单元从众(定义、功能、类型、原因)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优势反应强化说第三单元模仿:塔尔德的《模仿律》暗示:影响因素社会感染(特点) 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第一单元爱情(特点、理论)第二单元婚姻(动机)第三单元离婚第四单元家庭 -141-3、发展心理学知识串讲-141- 发展心理学知识概览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艾里克森、班杜拉、柯尔伯格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阶段划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认知、社会性、心理卫生等方面各阶段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一发展加速期:从出生到幼儿期第二发展加速期:青春发育期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发展心理学的纷争和概念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4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23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认知结构的发展: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4.心理发展阶段说感知运算、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5、道德发展学说前道德、他律、自律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说抽象逻辑思维掌握守恒思维具有可逆性具体逻辑思维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未掌握守恒客体永久性(9-12月)(11、12~14、15岁)(6、7~11、12岁)(2~6、7岁)(0~2岁)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艾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1)婴儿前期(0―2岁):信任-怀疑;希望品质。(2)婴儿后期(2―4岁):自主-羞耻;意志品质。(3)幼儿期(4―7岁):主动-内疚;目标品质。(4)童年期(7―12岁):勤奋-自卑;能力品质。(5)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品质。(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孤独;爱的品质。(7)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停滞;关心品质。(8)成年后期(50岁以后):完善-失望;智慧、贤明品质。 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特点:(1)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2)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即他将个体一生人格发展视为连续的而又具有不同阶段特质的统一的过程;(3)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他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包括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4)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即他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而是强调人格发展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两极内容有关。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新行为主义)1.三元交互决定论:在人的心理机能中,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2.观察学习:是一种示范行为学习,是通过替代强化,以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3.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人不是环境刺激的消极的反应者,而是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的积极塑造者;人本身就是改变自己的动因。行为环境内部因素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三种水平六个定向阶段表现特征前习俗水平服从和惩罚的道德阶段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态度,避免受到惩罚。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阶段比较行为和个人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习俗水平好孩子的阶段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阶段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阶段认识到法律不是死板的,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程序来改变。普遍道德原则阶段认为除了法律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的尊严等道德原则。 道德两难故事-列车该往哪开假如你是某列车的司机,在列车行驶过程中,你发现有7个小孩正在使用中的铁轨上玩,另外有1个小孩在旁边的废弃的铁轨上玩。假设已经来不及刹车,你可以把列车往废弃的铁轨上开,这样可以保住7条命,但会压死那个在废弃的铁轨上玩的小孩。问:你是让列车继续往前行驶,还是把列车往废弃的铁轨上开? 153 4、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考前串讲154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第一单元认知障碍一、感知障碍1、感觉障碍2、知觉障碍3、感知综合障碍二、思维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2、思维内容障碍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1、注意障碍2、记忆障碍3、智能障碍四、自知力障碍 一、感知障碍感知障碍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错 觉幻 觉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 幻觉分类二按幻觉体验的来源,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1)真性幻觉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客观事物一样。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2)假性幻觉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例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能听到声音。 幻觉分类三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1)功能性幻觉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功能性幻听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两者互不融合。(2)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是特殊形式的幻觉。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思维鸣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3)心因性幻觉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的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密切的联系。仅仅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等。 二、思维障碍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妄想强迫观念超价观念赘述、象征新作与倒错思维云集与插入思维松弛与散漫思维奔逸与迟缓 思维形式障碍1.思维奔逸2.思维迟缓3.思维贫乏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5.破裂性思维6.思维不连贯7.思维中断 思维形式障碍8.思维插入9.思维云集10.病理性赘述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12.语词新作13.逻辑倒错性思维 妄想类型(1)关系妄想(2)被害妄想(3)特殊意义妄想(4)物理影响妄想(5)夸大妄想(6)自罪妄想 妄想类型(7)疑病妄想(8)嫉妒妄想(9)钟情妄想(10)内心被揭露感其他种类的妄想,如被窃妄想、变兽妄想、非血统妄想等。 二、注意、记忆、智能障碍注意记忆智能障碍注意障碍注意减弱注意狭隘记忆障碍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智力障碍痴呆精神发育迟滞 第二单元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以性质改变为主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怖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 第三单元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意向倒错强迫动作。。。。 常见精神障碍第一单元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第二单元心境障碍第三单元神经症第四单元应激相关障碍第五单元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第六单元心理生理障碍第七单元癔症 三种应激相关障碍的比较项目适应障碍ASDPTSD共同点在严重或持久的精神创伤下直接引起的精神障碍,其临床特点和病程经过与创伤性体验有密切联系,并伴有相应的情感反应,容易被人理解。不同点灾难性的生活事件无有有病程>1月、<6月短,通常不超过一周,常一月内缓解≥3月,甚至终身 健康心理学 抵御心理压力的能力与心理健康的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可以作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智力水平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的相关。故智力水平?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是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因素。而非种族、性别、财富等衡量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许又新、1988(一)体验标准:主观体验、内心世界。(二)操作标准(三)发展标准 第八节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第二单元压力的适应第三单元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第一单元从心理角度看压力一、压力的定义二、压力源的种类三、压力源的测评四、压力的内省体验 压力与健康压力的定义外部事件引起的一种体验压力源的种类生物性、精神性、社会性压力源的测评知觉压力的测评压力的内省体验双趋冲突、趋避冲突双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压力的种类一般单一性,叠加性压力,破坏性压力压力的适应警觉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压力的临床后果对压力的响应阶段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临床相阶段 压力逻辑图 测量心理学 1、什么是测量P348参照点单位测量与测量量表测量的定义测量量表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测量要素(1)事物;(2)数字;(3)法则 ①测量的定义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三个主要的元素:(1)事物;(2)数字;(3)法则。(一)参照点参照点就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起点。参照点有两种:绝对零点人定的参照点,即相对零点(时间、温度、海拔等)(二)单位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确定的意义相同的价值 四种测量在三个维度上的表现类别等级等距比率绝对零点无无无有相等单位无无有有大小关系无有有有 四种量表的运算心理测量表一般属于哪一类量表?有绝对零点 ④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和测验观错误正确万能论无用论即智力测验重要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不够坚实测验观 ⑤心理测验的分类P352 2、心理测验要素p360群体构成的界定(目标群体)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样本的大小适当标准化样组是时空的产物常模团体性质取样的方法常模分数与常模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也叫?)分组抽样分层抽样条件①常模团体常模类型发展常模百分位常模标准分常模 (1)发展常模(年龄量表,置换成一定的顺序进行比较,如年龄)(滞后—正常—超前)发展顺序量表它告诉人们多大的儿童具备什么能力或行为就表明其发育正常。最早的范例是葛赛尔的发展顺序量表。(看抓爬坐走)智力年龄(重点是计算智力年龄)比内—西蒙首先使用智力年龄概念。每个年龄6道题,通过一道题即得到智龄2个月。一个儿童,6岁组的题目全通过,7岁组通过4题,8岁组通过3题,9岁组通过2题,其智龄为多少?常模类型年级当量处在哪一个年级的水平。(表示方法)你的IQ几岁? (2)百分位常模:百分等级—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A处在80的百分等级”,即有80%的人比他的分数低。例:小明的成绩是73,但他百分等级是80,那么全部参与测试的同学中有80%在他之下。百分点——百分等级对应的分数点例5个百分点(百分位数)指95%大于他们四分位数(25%、50%、75%)和十分位数 标准分数标准分数(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标准分数又称z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数。如何使用标准分数呢?标准分数的实质把单位不等距和缺乏明确参照点的分数转换成以标准差为单位,以平均数为参照点的量表分数。 由于Z分数中经常出现小数点和负数,所以将其转换为:当原始分不是常态分布时,也让可以通过非线性转换使之常态化的,称常态化标准分数,先计算百分等级再转化为Z分数。标准分常模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常见标准分常模离差智商: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T分数:50为平均数,10为标准差标准九分:5为平均数,2为标准差标准10分:5.5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标准20分: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 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p368一、转换表法二、剖析图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 信度评估的方法p372一、重测信度---再测法二、复本信度---等价法(AB卷)三、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四、评分者信度(同样试卷,不同老师改0.9)信度只跟随机误差有关系 解释真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信度系数可解释为总方差中由真分数决定的比例。如rxx=0.85,如何解释?在极端的情况下,如有rxx=1.00,则表示完全没有测量误差,所有的变异均来自真实分数;若有rxx=0,则所有的变异和差别都反映的是测量误差。 确定信度可以接受的水平一般原则是:当rxx<0.70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做出评价或预测,而且不能作团体比较;无效当0.70≤rxx<0.85时,可用于团体比较;当rxx≥0.85时,才能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成绩或作为。 影响信度的因素p375影响信度的因素样本特征测验长度测验难度时间间隔异质性平均能力水平 ③测验的效度效度定义性质相对性连续性效度的评估方法影响效度的因素 定义难度(difficulty),顾名思义,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难度的指标通常以通过率表示,即以答对或通过该题的人数百分比来表示:(公式5-31)通过人数越多(即P值越大),难度越低; 难度水平的确定(一)项目的难度选择题目时,最好使试题的平均难度接近0.50,而各题难度在0.50±0.20之间。(二)测验的难度如果被试样本具有代表性,对于中等难度的测验,其测验总分应该接近常态分配。 项目鉴别指数与项目评价---熟记鉴别指数项目评价0.4以上很好0.30-0.39良好,修改后更好0.20-0.29尚可,但需修改0.19以下差,必须淘汰 计算方法(一)鉴别指数P391按测验总分高低排列答卷确定高分组与低分组,每组取答卷总数的27%分别计算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高分组通过率-低分组通过率得项目鉴别指数据项目鉴别指数进行项目取舍(二)相关法P392计算区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相关法某一项目分数与效标成绩或测验总分的相关度 3、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P394测验目标分析测题编写测验编排和组织测验对象测验用途测验目标显示性预测性工作分析定义概念具体内容搜集资料命题原则编题要领合成测验预测与项目分析信度和效度已出版标准测验理论和专家经验临床观察和记录内容方面文字方面理解方面社会敏感性选择题是非题简答题操作题常模制订编写指导手册选择题型审定试题编排测题 4、心理测验的使用a、主试的资格b、测验的选择c、测验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d、测验实施的程序及要素e、被试误差及控制方法f、测验的评分g、测验结果的报告 咨询心理学知识串讲 咨询心理学知识点概览概述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程序不同年龄阶段的咨询婚姻、家庭问题性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思维方式和态度唯物主义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中立性态度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限制性观点自我平衡能力品格善于容纳他人强烈的责任心自知之明应有的心理素质 咨询的流派与疗法心理结构人格结构心理动力心理发展适应问题精神分析经典条件反射刺激-反应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行为主义认知最重要对过去的评价对当前的解释对未来的预期认知心理学人性观自我理论失调的实质治疗的实质存在-人本三种属性三种本能三种需要人性主义心理分析认知-领悟阳性强化法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模仿法生物反馈法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解表达无条件关注重建动态平衡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精神分析理论——五大理论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改善认知的结构,调整认知的逻辑,就可能矫正心理问题存在-人本主义——自我实现、无条件关注人性心理学——三种基本属性:生物-精神-社会 发展观点:关于心理发展性欲发展可分为如下阶段: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恋母期、潜伏期、生殖期。结构观点:关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分区观点:关于心理结构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无(潜)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二者之间为前意识。动力观点:关于心理动力弗洛伊德假定,心理活动驱动力是一种心理能量,它出自先天的本能。适应观点:关于适应问题人对环境有各种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潮流,并非学派。“认知”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认知作为理性的心理活动,对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有较强的调控作用。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贝克与雷米:认知疗法梅肯鲍姆:认知行为矫正常见的认知行为行为疗法认知心理学观点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大类: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心理咨询的分类按性质:发展咨询与健康咨询按规模: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按时程:短程咨询,中程咨询和长期心理咨询按形式: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互联网咨询 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Step1Step2Step3资料的分析(排序、筛选、比较、找出原因)综合评估(对心理问题进行评估)诊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防止误诊)资料的搜集(搜集途径、内容)Step4咨询方案的制定(十个方面的内容) 学习心理咨询师是缘于兴趣。学习是长期而任重道远的工作。应对考试则需要结合方法和技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