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48814
大小:46.08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1-14
《国际公法复习资料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际公法复习资料整理(丁成耀版)第一章(国际法导论)第一节:国际法的概念和特征:1.定义:国际法,主要是在国家与国家间在国际交往中通过协议产生的,或者各国认可的,协调各国意志的,由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原则、准则和制度的总体2.国际法的特征:(1)国际法上的主体主要是国家,也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2)调整对象是国家间关系(3)国际法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通过协议共同制订的(4)国际法是由各国单独或集体采取强制措施来保证其实施的3关于国际法的强制性(理论—实践)国际法是由各国单独或集体采取强制措施来保证其实施的。1、国家单独的强制措施:主要是指当国家
2、遭到外来侵略的时候,国家以自身的武装力量进行自卫,反击侵略行为,以保证国际法的实施。2、国家集体的强制:主要是指当国家遭到外来侵略而无力抵抗的时候,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进行武装反击,制止侵略行为,以保证国际法的实施。第二节:国际法的渊源含义:国际法渊源是指国际法作为有效的法律规范之所以形成的方式和程序。(《国际法院规约》所规定的类型: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为各国公认的一般法律规则、司法判例和各国权威最高的公法学家学说。)((后两个渊源也被认为是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材料和证据而不是直接渊源)。国际法渊源的层次:国际条约居于首位,国际习惯次之,再次是一般法律原则。(国际条约往往是
3、由国际习惯编纂而成的)。1、 国际条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际法主体依据国际法而缔结的规定其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是最主要的国际法渊源。按条约的实质内容划分:(1) 造法性条约:是指确认和创设新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或变更现存国际法原则或规则的条约。(2) 契约性条约: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为了解决某个或某些具体问题或特定事项而缔结的双边条约。{注意:造法性条约(即对国际法内容具有创设、确认、修订、补充作用的条约)才是渊源;国家间为特定事项缔结的契约性条约不算;}2、 国际习惯:是指在国际交往中,经过国家反复多次实践,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法律而逐渐形成
4、的不成文行为规则。(构成要素——物质要素:各国长期、反复、一致的实践;心理要素:习惯为各国所公认和遵守;构成国际习惯的证据——国家间的各种文书和外交实践。)3、 一般法律原则:各国法律体系中所共有的一些原则、理念和制度。第四节:国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理论+实践+中国实践)一、 西方理论学说:1国内法优先说2国际法优先说3国际法与国内法平行说(大概掌握以下意思即可P26—P27)二、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辩证关系:1、 国家在制定国内法时,应当遵守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以及国家承诺的各项国际义务,将国际法规范吸收和转化为国际法。2
5、、 国家在参与制定国际法时,必须尊重他国主权和他国的国内法律制度,而且还应当根据国内法的规定,尽可能避免国家参与制定国际法与自身的国内法发生冲突。3、 综上:国内法为一国的对内政策服务,而国际法则为国家的对外政策服务,两者既有分工,又须保持一致。三、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国家实践:(1) 国际法的支配对象是国家,对任何国家的自然人,法人无直接支配效力。(2) 国际法在原则上要求各国遵守国际法,至于以何种方式遵守由国内法决定。下面是几个具体的国家实践(选择题):直接适用(美国)、间接适用(英国)、混合适用(中国:民商法直接适用,W
6、TO协议,人权法间接适用)、国内法优先(阿根廷、委内瑞拉)、后法优先原则(英美)、民商法国际法优先适用(中国)、国际法高于宪法(荷兰),宪法义务(日本)。四、 中国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国家实践:《民法通则》第1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一) 国际习惯在我国的适用:只有我国法律或法规明确规定可以适用“国际习惯”或“国际惯例”时,才可以适用。我国
7、对于国际习惯法的适用,在具体的单行法中,;例如:《民事讼诉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外国国民在中国进行有关诉讼时,享受国民待遇。《领海与毗连区法》适用领海“直线基线法”。(二) 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条约和一些单行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同等效力。国际条约在我国适用的三种方式:1我国国内法规定条约在国内的直接适用:我国一些单行法律直接适用国际条约。但我国声明保留的除外。《民事诉讼法》《商标法》:外国人或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照所属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处理,或者按对等原则处理。应当指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