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ID:6441398

大小:372.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1-14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ww.gaokaoq.com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考试说明》——孔子与老子的思想;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总体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演变背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形成汉代成为正统宋明发展为理学明清新发展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流派的形成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宋时期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主张、明朝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

2、君主专制的批判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1、形成原因:中国社会重大变革——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私学兴起,造就大批文士;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2、含义: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见解,互相诘难、批驳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又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3、代表: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墨子;法家学派商鞅、韩非子。4、意义(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

3、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3)推动了中国主流文化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4)推动了古代社会进步,促使奴隶社会的封建社会的变革儒家思想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创立儒家思想①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www.gaokaoq.com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包含了民本思想;③教育思想:主张“有教

4、无类”,创办私学,打破了官府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学在民间)④保守思想:恢复周朝的礼仪制度,“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评价:开创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问题1、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1)主观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2)具有进步性:A、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B、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3)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⑴孟子(亚圣)的思想主张①核心:发展“仁”思想,提出“仁政”思想;②君民关系:发展民本思想,提出“

5、重民”“民贵君轻”思想;③伦理观: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2)评价: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但是,孟子的封建“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⑵荀子的思想——战国时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①施政纲领:“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君民关系:提出君舟民水,强调人民群众力量巨大③在伦理观:主张“性恶论”。通过礼仪和法治可改造成君子、圣人。④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三、道家和法家1

6、、老子及道家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著有《道德经》,充满着哲理和东方智慧。(1)唯心: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人要顺应“道”而生活。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2)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希望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3)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可以互相转化。老子认为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柔能胜刚。人若甘于柔弱,便能够不受伤害,免于痛苦。2、继承与发展:战国时期,庄子(庄周)观点:庄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人应该看破事物间的差异,不

7、做物质和欲念的奴隶,便可以达到精神的逍遥和快乐。庄子还认为,人应该顺从自然。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逍遥游》等3、战国时期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对绝对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把君主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儒、法、道三家的主张及联系(1)主张:www.gaokaoq.com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化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宜用儒家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法家提倡“一断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