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34042
大小:51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13
《长丰县地方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融支持对长丰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调研提纲总述:该调研报告分为三大部分,全文约为一万五千字左右,调研上要理论结合实际,一般情况调查结合个案分析,调研方法上要资料查阅结合现场调查。内容上要详实、生动,表达手段上要多样化,包括文字、图表、照片。对调查结论的分析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结合调查数据建立相关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一、长丰县农业经济发展总体概况(10年左右的数据)调研方法:资料查阅长丰县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现场走访县统计局等相关部门调研时间:3天内容包括:1、土地:全县行政区土地面积、农业用地面积、耕地面积、山林面积2、
2、人口:全县总人口、劳动力人口、农业劳动力人口比重3、收入:全县GDP,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农村居民的收入4、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农业发展的内部结构、农业市场化程度、农业机械化的程度(各种农机的数量)、城镇化率、乡镇企业5、投资: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农业项目上招商引资的数量,农业发展信贷资金的投入6、经验:农村经济发展经验、资源、区位、政府规划与政策、个人创业意识该部分内容约为4000字左右二、金融对长丰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措施与成效调研方法:一般分析结合个案调查,现场调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调研时间:待定内容包括:1、金融支持的
3、措施(1)农村经济金融政策的贯彻与落实:农信社改革、农业信贷指导、银企对接情况(2)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创新:支付结算、信用体系的建设2、金融支持的成效(1)传统农业上产生的成效:粮食生产、收购环节上(2)现代农业上产生的成效:草莓种植、高原雪鸡养殖(3)与现代农业相关的企业上产生的成效: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企业、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企业该部分内容约为8000字左右三、金融支持对长丰县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度的分析及相关评价调研方法:资料总结调研时间:待定内容包括:1、现代农业发展对金融新需求及现状(1)、现代农业产业自身发展状况,产品市场
4、、生产技术、收益、信用、财务管理等(2)、长丰县金融机构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定位(3)、现有金融产品的种类、数量、收益及创新(4)、金融支持对长丰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效率及效果的实证分析2、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对中长期的金融需求及现状3、政府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政策与长期规划该部分内容约为4000字左右四、全文的总结与建议调研方法:资料总结调研时间:待定内容包括:1、贯彻国家政策、结合当前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2、深化长丰县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服务,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措施与意见该部分内容约为2000字左右正文一、长丰县农
5、业经济发展总体概况长丰县位于安徽省的中部,南接合肥市,北靠淮南市,东邻蚌埠市。长丰县隶属省会合肥市,2007年全县总面积1922平方公里,2006年末耕地面积为98.5万亩,下辖20个乡镇,1个开发区,总人口78.18万人。县境中南部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北部有瓦埠湖、高潭湖同淮河相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979毫米,年平均气温摄氏16度,非常适合农业生产。长丰县物产丰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全国十大草莓生产基地之一,安徽省棉花重点生产县。长丰县的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小麦、油菜籽、
6、棉花、西瓜、蔺草等,其中吴山贡鹅、长丰草莓、西葫芦、三元杂交猪是国家鉴定的绿色食品。随着近些年的招商引资加快,食品加工业已经成为长丰县双凤经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开发区已落户伊利乳业、中谷集团、千喜鹤集团、丰大集团等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0家,拥有伊利、丰大、千喜鹤、澳威利、采蝶轩、张二嘎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双凤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粮油仓储及加工基地,汇集中粮集团、安徽省粮食储备库、合肥市粮食工业园三大国家、省、市级粮食仓储及加工企业。伊利乳业占地面积400亩,计划投资2.8亿元,兴建年产16万吨液态奶和年产5万吨冰淇淋生产基地,达
7、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千喜鹤食品用地400亩,投资3.2亿元人民币,2007年投产,可日屠宰生猪6000—10000头,年屠宰生猪250—300万头,年产冷鲜肉15万吨,肉制品5万吨,年营业额20亿元。双凤开发区正依托长丰县的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合肥市的优越的区位和交通,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相关调查数据:1、耕地状况:长丰县可用耕地面积1995年为142万亩,2006年底为98.5万亩,整体上看,当地可用耕地面积呈基本稳定并略有减少趋势。除去2004年因为区划分变更在统计上减少了38万亩,耕地面积减少
8、的其它原因主要为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工业建设和民用住宅建设对耕地的需求。2、人口状况:长丰县2006年末总人口为78.1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数为69.24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数为43.69万人。根据县统计局入户抽样调查,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主要为小学初中文化程度,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