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27678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13
《在拓展佐证中体会微言大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在拓展佐证中体会微言大义——例如古诗词文本细读的方法钱建江【摘要】基于文学类文本的“细读”,一般可以通过分析语义、语气、语法、意象、修辞、音节等因素,来获取学识智慧、写作技巧以及情感体悟。本文以王维诗《使至塞上》颔联中“归雁”一词,以及朱庆馀诗《近试上张水部》首句中“停红烛”一语为例,提出在古诗词鉴赏中把握文本细读的尺度,采用“拓展佐证”的方法,充分发掘字词之微言大义,以期达到深入阐释文学经典、获取审美感受的目的。【关键词】古诗词;文本细读;拓展佐证;微言大义不同类型的文本,其“细读”方法是有区别的。基于文学类文本的“细读”,一般可以通过分析语义、语气、语法、意象、修辞、音节
2、等因素,来获取学识智慧、写作技巧以及情感体悟。而古诗词里那些含而不露的词义,有着令人着迷的无穷意蕴,那里包孕着人类情感世界中很多“秘而不宣”的细微感受。对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把握“细读”的方法与尺度,对其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见微知著,就可以使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古诗词文本细读中获得双重收获,“既收获言语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也收获细读言语的经验、情绪和感受。”[1]对学生而言,由于自身阅历、知识基础和文本解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局限,有时很难找到走入古诗词的路径,只靠“模糊感知”意会文本,无法真正理解诗句中那蕴藉含蓄的意味和情感。同时,很多教学参考书上的解读也存有模糊
3、乃至谬误之处,虽然说“诗无达诂”,但有些内容还是应该澄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用“拓展佐证”的方法进行“语义分析”,鞭辟入里,求其微言大义,不失为古诗词文本细读的一种有效方法。阅读教学中的“拓展”能扩充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益。当然,“拓展”要以文本为凭借,必须着眼于文本的深化,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核心。安排拓展内容时,要挑选那些与文本联系最紧密、与拓展目的最相符、与学生认知水平最贴近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材料,使课堂拓展形成教学深度。本文提出的“拓展佐证”,指的是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借助与诗词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对某些具有深刻意蕴的字词
4、解读作出佐证(包括“证实”与“证伪”),以此作为古诗词这一类文体文本细读的方法,最终达到深入阐释文学经典的目的。下面结合两首唐诗的教学做具体论述。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选有一首王维的五言律诗《使至塞上》(这首诗也选入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教师用书》上有如下评析:“(诗人)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2]“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指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教参上语焉不详。我们知道,绝大部分古诗词都具有含蓄蕴藉的艺术特点,都寄寓着诗人或抒情主人
5、公的某种独特情感。对此,我们必须寻求一些方法去作出恰当解读。例如这首《使至塞上》,要真正理解作者那种“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可以抓住颔联中“归雁”一词来解析。课堂上,我引入两个版本(苏教版和人教版)教参所作的分析,作为拓展材料,组织学生抓住“归雁”一词探究了两个问题。“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秋天归来的大雁已飞入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上空。颔联既是实写塞上秋景,也是以蓬、雁自比。游子见枯蓬随风飘荡,会产生身世浮沉之感;望秋天大雁南飞,常引起乡思之愁。”[3](苏教版《教参》)“开元二十五年(737)春,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使崔希逸,这实际是被排挤出
6、朝廷……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4](人教版《教参》)第一,“归雁入胡天”究竟是哪个季节的景象?第二,“归雁”究竟是不是作者的自比?第一个问题,两个版本的教参上解释不一致。苏教版的解释似乎将“归雁入胡天”的季节当作秋天了,但又有自相矛盾处:前面说“秋天归来的大雁已飞入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上空”,后面又说“望秋天大雁南飞,常引起乡思之愁”,大雁究竟是在往北还是往南飞,让人不辨就里。笔者在课前也查阅了有关资料,看到一篇广为转载的文章里提出“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接着又说“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
7、,是得其所”,最后又说“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王维奉唐玄宗之令出塞赴凉州宣慰,居河西节度使幕中”。[5]前后亦自相矛盾。稍有一些自然常识的人都知道,雁是冬候鸟,每年秋冬季节,它们南飞过冬,次年春天,又长途跋涉地飞返它们的“故乡”西伯利亚。可见,在这一点上,人教版《教参》点明的季节“春”是恰当的。“雁入胡天”是归故乡,而诗人前往塞外却是离故土,面对“归雁”,诗人情何以堪?这里引用两个版本教参上的材料,作为诗句解读的佐证,在辨析过程中既明晰了两种分析的正误,又体会到了诗人内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