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26319
大小:10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13
《民营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民营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文章来源:中立诚会计师事务所更新时间:2007/11/276:39:46[摘要]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劣势,主要还不是体现在规模上,而是体现在“脑袋产业”与“躯体产业”、“核心部件制造”与“一般部件制造”的差别上。一个产业,从价值链角度来看,可以分为研发、制造、营销、营运管理四个环节或部门,如果把其中研发、营销和营运管理称作“脑袋产业”,制造称作“躯体产业”,那么,我国民营制造业更多地从事的是“躯体产业”,而发达国家更多地从事的是“脑袋产业”。民营制造业非专业化现象最主要的症结在于其自身为大企业配套生产的能力差,不是不想专业化,而是还不够资格
2、为其他企业配套进行专业化生产的问题。比如,近年来许多跨国公司逐步把中国当作它们的全球采购中心,每年都有大量的订单供中国企业选择,关键是民营企业有没有相应的能力。跨国公司采购一般从网上进行发包,要求对方有相应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要求对方有相应的产品质量认证资格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要求严格的交货时间,以及特殊的产品定制要求等。 一、我国民营企业制造业的现状 (一)制造业在民营企业中的地位。 分别考察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中的制造业情况。截至2001年底,全国私营企业达202.85万户,注册资金18212.24亿元,从业人员2713.86万人,总产值12316.99亿元,销售总额
3、或营业收入11484.2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5亿元,其中,制造业为68.48万户,注册资金5000.9亿元,从业人员1220.58万人,总产值1023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40.5亿元。制造业分别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33.76%,注册资金的27.46%,从业人员的44.98%,总产值加营业收入的42.99%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8.26%。可见,制造业在私营企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认为,其重要性和第三产业的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大体相当,特别是在从业人员和总产值方面,制造业的发展对私营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对私营企业制造业的重要性有一个更深刻的认
4、识,现考察一下私营企业制造业占私营企业工业和第二产业比重的情况。在我国第二产业中包括工业和建筑业,而工业又可以分为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三小类。而私营企业分行业中没有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这是因为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目前属于限制或禁止民营企业进入的自然垄断产业。通过计算,我们得到在私营企业中,制造业在户数。注册资金、从业人员、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占第二产业的比重分别为89.25、76.41%、87%、85.48%和83.94%;占工业的比重分别为97.51%、97.84%、96.45%、97.33%和95.88%。总体上说,在私营企业中,制造业占第二产业的比
5、重在85%左右,占工业的比重则在95%以上,这两个数据都大大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因此,在私营企业中,制造业是第二产业的主体,私营企业制造业几乎和私营工业是同义语。 再通过对全国个体工商业分行业基本情况和制造业在个体工商业中的份额情况比较,发现制造业的地位仅次于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排第二位。根据计算,制造业分别占个体工商业总户数的11.25%、注册资金的17.14%、从业人员的历.85%、总产值的22.35%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54%。相对来说,制造业在个体工商业中不如在私营企业中重要,但是,制造业占个体工商业第二产业和工业的比重分别在90%左右和95%以上,可见,在个体工商
6、业中,制造业是第二产业的主体,个体工业基本上就是指个体制造业。 (二)民营制造业的优势与劣势。 我国民营制造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机制灵活,能对市场作出灵敏的反应。由于民营制造业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风险与利益对称、激励约束机制到位等诸多体制和机制优势,使得它们能对市场变化作出敏感反应,及时调整企业产品品种、结构,更新技术、工艺、设备,甚至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产值增长的速度每年都在两位数以上。(2)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大多数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用工人数多,不但有力地缓解了我国劳动就业的压力,而且充
7、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们通过产品出口。“三来一补”、为跨国公司配套生产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国际生存空间。不仅如此,相当一部分企业还通过比较优势进一步获得了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方面成功的例子有格兰仕微波炉、格力空调等。 但是,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的劣势也是非常明显的,表现为企业规模小,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下游或末端。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年底,规模以上外商投资企业(包括港、澳、台商投资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