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13599
大小:698.50 KB
页数:70页
时间:2018-01-13
《榆林学院毕业论文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二零零九年十月编印榆林学院教务处评建办榆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手册榆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手册目录管理文件榆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修订稿)1榆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7榆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14管理用表附件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成成员表14附件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成员表15附件三:毕业设计(论文)分专业答辩小组组成成员表16附件四: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统计表17附件五:取消学生继续参加毕业设计(论文)资格手续执行单18附件六:取消学生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手续执行单19附件七: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2、评定表20附件八: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23附件九: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24附件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申报表25附件十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表26附件十二: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表32教师用表附件七: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20附件十三:毕业设计(论文)立题申请表33附件十四: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34附件十五: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35学生用表附件十六:学生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37附件十七: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38附件十八: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变更审批表42附件十九: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43附件二十:
3、毕业设计(论文)模板45I榆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手册榆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修订稿)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本科学生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对提高人才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学校就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做出如下规定。一、组织机构及职责1、组织机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教务处负责宏观管理,各院系具体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
4、排计划,成立院系领导小组,确定毕业设计(论文)的起止时间,公布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名单、毕业学生名单和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答辩的要求等内容。各院系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7人组成,设正、副主任各一名,委员会成员应由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教师担任,并报教务处备案。答辩委员会在院系分管教学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指导本院系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各专业可根据毕业生人数,设立若干个答辩小组,每个小组至少由三名教师组成,其中至少要有一名答辩委员会成员参加,指导教师不参加自己指导学生的答辩工作。2、答辩委员会的职责1)制订答辩工作计划,拟订成绩评定具体办法,组织
5、本专业答辩工作;2)负责参加答辩学生资格审查;3)审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并写出评定意见。二、毕业设计(论文)管理1、为了规范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各院系必须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制定符合本学科专业特点的院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明确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同时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过程监控制度。2、各院系制定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应以书面通知、院系网站等形式告知本院系所有师生,并报教务处审核备案。3、在企业或科研机构等校外有关单位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须聘请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担任指导教师,相关院系须指
6、定本院系专业教师47榆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手册担任第二导师并审批设计(论文)题目的拟定、确定要求、安排进度,确保质量。4、教务处组织实施对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审查。5、各院系要加强对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工作。6、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要求参加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间不得少于12周。7、毕业生毕业后对本设计(论文)发表时第一署名单位应为榆林学院,学校保留对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报送、查阅、检索、汇编出版等非赢利性使用权。8、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各二级学院、系应认真进行书面总结。总结的内容包括: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
7、;本单位执行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范的情况、意见和建议,以及对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显著效果的做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意见)等。9、教务处于第八学期末作出全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三、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及题目确定1、选题原则及要求(1)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基本教学要求,应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联系生产、科研和社会实际,增强课题应用价值;(3)体现多样性原则,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鼓励教师拟出专业和学科交叉渗透的题目,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