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13563
大小:230.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1-13
《毕业设计规范、相关表格、模板等11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搞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针对我院高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制订本工作规范。一、毕业设计(论文)目的与要求根据专业及选题的不同,毕业设计(论文)可以采用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两种形式进行。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相关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作为学生在校期间一次较为系统的综合素质训练,毕业设计(论文)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并
2、根据专业性质有所侧重:1、调查研究、中外文献检索与阅读的能力;2、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独立研究与论证的能力;4、试验方案的制定、仪器设备的选用、安装、调试及实验数据的测试、采集与分析处理的能力;5、设计、计算与绘图的能力,包括使用计算机的能力;6、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文字及口头表达的能力;7、撰写设计论文的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不得少于12周(包括评阅和答辩时间),个别专业可酌情减少,但一般不应少于8周。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及任务书下达(一)选题原则恰当的选题是搞
3、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课题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得到比较综合的训练。2、课题应坚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基本出发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结合社会经济活动、企业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为学生提供较强的工程背景,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课题应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工作量饱满,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努力能按时完成任务。4、课题的选择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有较大提高,并鼓励学生有所创造。5、对学生所提出的选题,若符合教
4、学要求,有一定特色,条件允许,经所在专业审查后,可积极支持并给予安排。6、鼓励结合就业岗位(群)工作实际确立选题,并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二)选题、审题的工作程序及要求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由指导教师提出,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题表》(附件1),陈述课题来源、课题简介、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要求及所具备的条件等,经所在教研室或专业负责人审定后生效。毕业设计(论文)所选题目中,如果同一项课题需由2名及2名以上同学完成,应在申报课题的名称上加以区别(加副标题),并且在“设计(论文)要求”中加以体现。选题、审题工作应于第四学期
5、末完成并落实到学生,以便学生及早考虑和准备。(三)任务书的填写与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附件2),应由指导教师根据各课题的具体情况以及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填写,经学生所在专业的负责人审查、系主管领导签字后生效,并于第五学期第四周前发给学生。任务书一经审定,指导教师不得随意更改,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应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变更原因,经所在专业负责人同意,系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三、对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管理工作的要求1、学校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应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各阶段,深入到系、室、班,有重点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给
6、予及时处理。2、系主任要对本系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全面负责,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求和具体实施办法,要亲自深入到教师、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组织并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工作。3、教研室主任应认真安排指导教师的落实工作,认真审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动员,组织落实课题到位,审查任务书填写情况。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及时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开展中期检查工作,并积极采取措施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正常开展,组织、安排本教研室教师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工作,做好工作小结。
7、4、班主任应积极配合教研室做好学生在选题、收集资料、开展研究、撰写论文、准备答辩等项工作中的思想工作,要经常向教研室通报学生的思想动态,严格对学生的管理。四、对指导教师的要求1、指导教师原则上由讲师及相当职称以上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人选由专业教研室提出,各系统筹安排,系主管领导审查后方可担任。2、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注意控制每位指导教师单独指导学生的总人数,原则上不多于10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每人每周不得少于2次,指导教师因工作需要出差在2周以上的须经教务处审批,并事先向学生布置好任务和委托他人临时代
8、为指导。3、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应始终坚持把对学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避免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4、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着重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