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主存分配回收

实验二 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主存分配回收

ID:6410513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13

实验二 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主存分配回收_第1页
实验二 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主存分配回收_第2页
实验二 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主存分配回收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验二 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主存分配回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验二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回收一、实验目的深入了解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内存分配回收的实现。二、实验主要内容编写程序完成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内存分配回收的实现。实现具体内容包括:首先确定内存空间分配表;然后采用最优适应算法完成内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最后编写主函数对所做工作进行测试。三、实验原理动态分区管理方式预先不将内存划分成几个区域,而把内存除操作系统占用区域外的空间看作一个大的空闲区。当作业要求装入内存时,根据作业需要内存空间的大小查询内存内各个空闲区,当从内存空间中找到一个大于或等于该作业大小的内存

2、空间区时,选择其中一个空闲区,按作业要求划出一个分区装入该作业。作业执行完后,它所占用的内存空间被收回,成为一个空闲区。如果该空闲区的相邻分区也是空闲区,则需要将相邻空闲区合并成一个空闲区。四、实验方法与步骤实现动态分区的分配与回收,主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设计记录内存使用情况的数据表格,用来记录空闲区和作业占用的区域;第二,在设计的数据表格基础上设计内存分配算法;第三,在设计的数据表格基础上设计内存回收算法。1. 设计记录内存使用情况的数据表格由于动态分区的大小是由作业需求量决定的,故分区的长度是预先不固定的,且

3、分区的个数也随内存分配和回收变动。总之,所有分区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数据表格的设计必须和这个特点相适应。由于分区长度不同,因此设计的表格应该包括分区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和长度。由于分配时,空闲区有时会变成两个分区:空闲区和已分分区,回收内存分区时,可能会合并空闲区,这样如果整个内存采用一张表格记录已分分区和空闲区,就会使表格操作繁琐。内存分配时查找空闲区进行分配,然后填写已分配分区表,主要操作在空闲区;某个作业执行完后,将该分区贬词空闲区,并将其与相邻的空闲区合并,主要操作也在空闲区。由此可见,内存的分配与回收主要

4、是对空闲区的操作。这样为了便于对内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就建立两张分区表记录内存的使用情况:“已分配分区表”记录作业占用分区,“空闲区表”记录空闲区。这两张表的实现方法一般有两种:链表形式、顺序表形式。在本实验中,采用顺序表形式,用数组模拟。由于顺序表的长度必须提前固定,所以无论是“已分配区表”还是“空闲区表”都必须事先确定长度。它们的长度必须是系统可能的最大项数,系统运行过程中才不会出错,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无论是“已分配表区”还是“空闲区表”都是空闲栏目。已分配区表中除了分区起始地址、长度外,也至少还有一项“标志”

5、,如果是空闲栏目,内容为“空”,如果为某个作业占用分区的登记项,内容为该作业的作业名;空闲区表除了分区起始地址、长度外,也要有一项“标志”,如果是空闲栏目,内容为“空”,如果为某个空闲区的登记项,内容为“未分配”。在实际系统中,这两个表格的内容可能还要多,实验中仅仅使用上述必须的数据。为此,“已分配区表”和“空闲区表”在实验中有如下的结构定义。已分配区表的定义:#definen10//假定系统允许的最大作业数量为nstruct{floataddress;//已分分区起始地址floatlength;//已分分区长度,

6、单位为字节intflag;//已分配表区登记栏标志,用0表示空栏目,}used_table[n];//已分配区表空闲区表的定义:#definem10//假定系统允许的空闲区表最大为mstruct{floataddress;//空闲区起始地址floatlength;//空闲区长度,单位为字节intflag;//空闲区表登记栏目用0表示空栏目,1表示未分配?}free_table[m];//空闲区表其中分区起始地址和长度数值太大,超出了整形表达范围,所以采用float类型。2. 在设计的表格上进行内存分配当要装入一个作

7、业时,从空闲区表中查找标志为“未分配”的空闲区,从中找一个能容纳该作业的空闲区。如果找到的空闲区正好等于该作业的长度,则把该分区全部分配给该作业。这时应该把该空闲区登记栏中的标志改为“空”,同时在已分配区表中找到一个标志为“空”的栏目登记新装入作业所占用分区的起始地址、长度和作业名。如果找到的空闲区大于作业长度,则把空闲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装入作业,另一部分则仍然为空闲区,这时只要修改空闲区的长度,且把新装入的作业登记到已分配区表中。内存分配算法目前一般采用三种算法: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

8、。本实验中采用最佳适应算法为作业分配内存。最佳适应算法会出现空闲分区分割后剩下的空闲分区很小以至于无法使用的情况,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空闲分区的大小比作业要求的长度略大一点,不再将空闲区分区分割成已分分区和空闲分区两部分,而是将整个空闲区分配给作业。在实现最佳适应算法时,可把空闲分区按长度递增方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分配时顺序查找空闲表,查找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