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某某安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议书

051某某安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议书

ID:63946628

大小:521.02 KB

页数:45页

时间:2023-08-26

上传者:13760663702
051某某安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议书_第1页
051某某安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议书_第2页
051某某安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议书_第3页
051某某安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议书_第4页
051某某安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议书_第5页
051某某安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议书_第6页
051某某安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议书_第7页
051某某安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议书_第8页
051某某安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议书_第9页
051某某安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议书_第10页
资源描述:

《051某某安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议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目录II项目背景1第一章项目概括51.1项目名称51.2项目建设期51.3实施机构51.4编制依据5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建设内容与规模10第四章项目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174.1项目投资规模174.2资金筹措17第五章工期安排17第六章场址选择196.1选址原则196.2建设地点20第七章建设方案设计依据及原则227.1设计依据227.2设计原则227.3设计理念23第八章节能专篇258.1编制目的258.2编制依据25II 8.1节能措施25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319.1环境保护目标319.2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319.3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和对策319.4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论38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910.1项目建设期安全管理3910.2劳动安全与卫生40第十一章项目建议43II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的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所带来的需求。为了改善暴雨后城市看海的情况和安全、水生态、水污染、水短缺等问题,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部署,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在《某某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中强调:推广海绵型公园和绿地,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措施,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并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自然形态的保护和恢复,禁止填湖造地、截弯取直、河道硬化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建设行为。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河道系统整治,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恢复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实施生态修复,营造多样性生物生存环境。海绵城市是党中央、某某院大力倡导的城市建设新模式,可以有效防止城市内涝,缓解水资源短缺,并有利于城市雨洪管理工作的开展,“十三五”期间也将海绵城市建设列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但是因为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并且相关的建设理念尚不成熟,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某某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9 〔2015〕75号)中确定了目标: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一、我国海绵城市发展现状“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即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018年3月22日,在联合国发起“国际水行动10年”计划之际,中国的“海绵城市”计划成为联合国的关注焦点之一。据报道,联合国在日前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为应对日益增长的节水需求,中国近年发起的海绵城市计划旨在回收70%的雨水。中国自2015年起开启“海绵城市”试点。按照政府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城市20%以上建成区要自然存储70%的降雨;2030年,全国城市80%以上建成区要达到这一指标。2015年9年29日某某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合理利用雨水蓄排,解决污水黑臭,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根据《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9 到目标要求。在试点过程中,新城区坚持目标导向,按照雨水径流控制的要求,将雨水就地消纳利用,解决好城市建设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协调关系;老城区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城镇棚户区改造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以缓解城市内涝积水、黑臭水体治理、城市热岛为突破口,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通过试点城市创新建设模式,探索成功经验,并将这些成熟的做法、模式推广落地。但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式,其全面实现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二、某某省海绵城市发展现状2016年以来,某某省切实把海绵城市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有效提升,城市水生态环境得到较好改善,城市更加绿色、生态、宜居,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是“龙头”。我省在全国率先编制了《某某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各地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要求系统融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时编制或修订城市排水防涝、城市水系和雨水控制与利用等相关规划,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到规划编制、实施管理全过程,避免了海绵城市建设碎片化。目前,已有南昌、景德镇、萍乡等15个城市完成了专项规划编制并经同级政府批复实施,新余、乐平、共青城等3个城市的专项规划编9 制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在抓好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同时,我省还积极推进省级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定期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检查和指导。萍乡作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绩效考评第一,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宝贵经验。此外,我省还督促各地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储备制度,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和年度投资计划,保证项目建设有序实施。据统计,全省海绵城市建设计划总投资441.4亿元,已完成投资238.7亿元;累计建设海绵城市项目980个,已完工485个,在建项目253个。三、某某市海绵城市发展现状如今,瑞阳新区高楼林立、望山见水,在2018年初,总长34.8公里的9条主干道和总长10.2公里的13条区间路全部建成贯通,占地243.9亩的瑞阳湖连锦河海绵城市工程以及占地342.3亩的铜鼓岭海绵城市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在老城区,某某着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完善城市功能,补齐发展短板。七一四路2616户,36.3万平方米棚户区已经拆除,将全面打通一江两岸东西快速通道,提升沿河海绵城市;胜利路4600户,52万平方米棚户区拆除后,将拉通城市道路,全面完善和弥补老城区各项功能短板。9 第一章项目概括1.1项目名称某某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1.2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3年(2020年4月-2023年3月)。1.3实施机构某某市瑞阳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1.4编制依据1、《某某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2、《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8号)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的通知》(建质函{2016}18号);4、《某某院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5、《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建城2013{88号});6、《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某某院令第641号);9 7、《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复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17]59号;8、《中共中央办公厅某某院办公厅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9、《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1、《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2、《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3、国家及地方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9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避免和减少城市内涝的必要手段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与内涝有关的高强特大暴雨、飓风等极端气候频现;城市高楼林立、循环不畅,城市上空的热气流无效疏散,城市热到产生的局地气流上升有利于对流行将于的发生,同时城市空气的热气流无法疏散,城市空气凝结。海绵城市的建设实质是控制径流,降低回流是海绵城市控制的关键。通过各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多项措施联合作用,达到降低地表流径量、控制城市内涝的目的。二、是当地人民生存与健康的基础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人类发展史上进程中,曾发生过大量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事件,酿成惨痛教训。党的十八大以来,某某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就是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生态环境还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发源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但因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文明衰落的例子比比皆是。某某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9 生态衰则文明衰”。这实际上是道出了生态环境状况与文明发展兴衰的直接关系。所以说,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三、是稳步推进某某市建设的需要某某市深入贯彻落实政策要求,提出本项目以围绕“保护整治环境,建设山水城市,构建宜居某某”的目标建设。本项目生态环境整治方案中,重点抓好全域旅游景区创建、美丽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整治融合推进,按照“美化、绿化、文化和局部亮化”的实施要求,连点成线、拓线成面、突出特色、整片打造,力争将某某市建成全省一流的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基地。其次,本项目的实施也将有力推动项目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以文化活动室、旅游景点等为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引导周边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培育城镇文明道德新风尚,从而为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四、是实现某某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需要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直接相关。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自然界中的生态环境是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基础和材料,因此是生产力直接的“构成要件”。某某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9 银山”。只要保护好了生态环境,就可以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实现经济价值,变成真金白银。从而可以看出,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是某某市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某某市人民共同富裕。9 第三章建设内容与规模本项目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城市配套海绵化工程总用地面积为253422.56平方米(合约380.13亩)、道路海绵化工程用地面积为374250.60平方米(合约561.38亩)。建设内容如下:(一)城市配套海绵城市工程1、城南海绵城市工程用地面积为78133.56m2(合约117.2亩),其中下沉式绿化工程73888.71m2;河道改造面积为4244.85m2,具体改造内容为河道清淤12500.00m3、水体治理1项、截污工程1项、河岸护坡282.99m、防护栏1800.00m以及河岸游步道4200.00m2。2、中景海绵城市工程用地面积约为123440.00m2(合约185.16亩),主要分为水体整治工程和海绵化工程,具体如下:(1)水体整治工程湖体整理15157.00m2、湖底清淤7578.50m3、硬质驳岸173.00m、抛石驳岸1497.00m2、水生植物3031.40m2、曝气装置1项、泄洪管道170.00m;(2)海绵化工程下沉式绿化工程84012.00m2;透水铺装:沥青车行道1815.00m2、植草砖1185.00m2、室外活动场地铺装4647.00m2、人行步道6520.00m2、19 游步道2670.00m2、石块汀步160.00m2、木铺装75.00m2、石材台阶415.00m2、木质看台、台阶151.00m2、亲水木栈道、木平台497.00m2、室外活动3302m2;建筑:管理用房283m2、公厕200m2;室外小品:廊架1个、雕塑1项、活动器械1项、景墙1项、挡土墙946.00m、拦水堰510.00m、栏杆827.00m、座椅1项;土方工程:挖方25000.00m3、填方15000.00m3;照明系统121398.00m2,弱电工程121398.00m2,给排水系统121398.00m2,场地清理1项。(3)滨江海绵城市工程用地面积为51849.00m2(合约77.77亩),主要为绿化、铺装以及活动设施建设等工程,具体建设内容如下:下沉式绿化工程51721.20m2;透水铺装工程:花岗岩铺装2225.15m2、青石板类473.44m2、防腐木铺板142.03m2、道路1041.56m2、沥青道路852.19m2、亲水平台444.46m2、机动车停车位2450.00m2、台阶723.00m2、室外运动场地3522.49m2;活动设施工程:才艺展示场地1项、活动设施1套、人行桥40.00m2、桌椅40个;建筑物:管理用房200.00m2、长廊100.00m2、厕所240.00m2;照明工程1项,弱电工程1项,给排水工程1项。(二)道路海绵化工程(1)莲花大道海绵化工程用地面积为231472.00m2(合约347.21亩),道路长约5740.1米,宽40米,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9 1)路面海绵化工程新建车行道透水沥青路面171385.00m2、新建非机动车道透水沥青路面515.00m2、人行道透水砖58796.00m2、新建路缘石54940.00m。2)道路绿化工程下沉式绿地986.00m2、行道树11468.00株、植草防护1019.00m2、三维土工网垫植草119.00m2。3)污水工程DN400HDPE缠绕增强管(B型)7360.00m、DN400HDPE缠绕增强管(B型)2596.00m、DN600HDPE缠绕增强管(B型)80.00m。4)雨水工程d2000企口式钢筋混凝土管(Ⅱ级管)500.00m、d1800企口式钢筋混凝土管(Ⅱ级管)1555.00m、d1500企口式钢筋混凝土管(Ⅱ级管)870.00m、d1200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Ⅱ级管)1375.00m、d1000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Ⅱ级管)2070.00m、d800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Ⅱ级管)3850.00m、d600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Ⅱ级管)4160.00m、d300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Ⅱ级管)2870.00m、雨水箱涵2500*2400为768.00m、结合箱2500*2400*3700为2座。5)其他工程土方工程1176548.00m3、路基工程43149.00m2、交通工程1项、照明工程336套。19 (2)大愚寺北路海绵化工程用地面积为64221.00m2(合约96.33亩),道路长2140.7米,宽30米,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路面海绵化工程车行道透水砖沥青路面38220.00m2、人行道透水砖13927.00m2。2)道路绿化工程下沉式绿地28653.00m2、三维土工网垫内撒草籽172.00m2、生态树池717、行道树717棵。3)污水工程HDPE双壁缠绕管DN300为300.00m、HDPE双壁缠绕管DN400为1850.00m、HDPE双壁缠绕管DN500为770.00m、HDPE双壁缠绕管DN6001400.00m、钢筋砼顶管DN600为160.00m、钢筋砼顶管DN500160.00m、顶管始发井7.6*3.3*4.5m为4座、顶管接收井4.5*5.5*4.5m为4座。4)雨水工程D=600mm钢筋砼管埋深2m为660.00m、D=800mm钢筋砼管埋深2.2m为990.00m、D=1000mm钢筋砼管埋深2.4m为121.00m、D=1200mm钢筋砼管埋深2.6m为176.00m、D=600mm钢筋砼管埋深1.8m为300.00m、D=300mm钢筋砼管1200.00m。5)其他工程19 照明工程(路灯)140座、土石方工程506252m3、交通工程1项、路基工程2636m2。(3)杨港路海绵化工程用地面积为16528.00m2(合约24.79亩)道路长826.4米,宽20米,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路面海绵化工程车行道透水砖沥青路面7752.00m2、人行道透水砖4587.00m2。2)道路绿化工程下沉式绿地3707.00m2、三维土工网垫内撒草籽112.00m2、生态树池258个、行道树258棵。3)污水工程HDPE双壁缠绕管DN400为700.00m、HDPE双壁缠绕管DN300为60.00m。4)雨水工程D=600mm钢筋砼管埋深2m为264.00m、D=800mm钢筋砼管埋深2.2m为495.00m、D=600mm钢筋砼管埋深1.8m为60.00m、D=300mm钢筋砼管270.00m。5)其他工程照明工程(路灯)70座、土石方工程111580m3、交通工程1项、19 路基工程2360m2(4)瑞湖路海绵化工程用地面积为62029.60m2(合约93.04亩),道路长1824.4米,宽34米,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路面海绵化工程车行道透水砖沥青路面43737.00m2、人行道透水砖15416.00m2。2)道路绿化工程下沉式道路绿化11518.00m2、三维土工网垫内撒草籽5180.00m2、行道树7144.00m2。3)污水工程HDPE双壁缠绕管DN400为1530.00m、HDPE双壁缠绕管DN300为300.00m、DN250钢筋混凝土管100.00m、沉井兼做倒虹井2座。4)雨水工程D=600mm钢筋砼管埋深2m为220.00、D=800mm钢筋砼管埋深2.2m为220.00m、D=1000mm钢筋砼管埋深2.4m为781.00m、D=1200mm钢筋砼管埋深2.6m为550.00m、D=1500mm钢筋砼管埋深2.9m为77.00m、D=600mm钢筋砼管埋深2.0m为300.00m、D=300mm钢筋砼管1150.00m。5)其他工程照明工程(路灯)112座、土石方工程454983.00m3、交通工程19 1项、路基工程12240m2。19 第四章项目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4.1项目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72950.79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6449.53万元、设备工程3302.50万元、安装工程1668.3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148.25万元,基本预备费3278.43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4103.75万元。见表1-15所示(详细情况见附表一:总投资估算表)见表4-1所示表4-1投资构成表序号项目投资比例(%)1工程建设费用61420.3684.19%1.1建筑工程费56449.5377.38%1.2设备工程3302.54.53%1.3安装工程1668.332.29%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4148.255.69%3预备费3278.434.49%4建设期利息4103.755.63%5估算总投资72950.79100.00%4.2资金筹措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72950.79万元,拟采用PPP模式实施,其中资本金为15450.79万元(占总投资的21.18%),申请银行贷款575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8.82%)。19 第五章工期安排本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从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时间为36个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2020年4月~2020年6月: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工程招投标。2020年7月~2020年9月:完成勘测设计及开工准备。2020年10月~2022年9月:工程土建、配套工程施工。2022年7月~2022年12月:安装工程施工。2022年11月~2023年3月,项目竣工验收。19 第六章场址选择6.1选址原则(1)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符合整个某某市城市发展规划;(2)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3)合理确定功能分区,科学地组织人流和物流,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室内采光、色彩设计符合经济学要求;(4)应具备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周边宜有便利的水、电、路等公用基础设施;(5)应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并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与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有一定距离;(6)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减少能耗;(7)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合理确定建筑物的朝向、间距,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采光。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环境,为路政执法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8)注重环境及生态建设,突出该项目在整个建筑中的主导地位。19 6.1建设地点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一城市配套海绵城市工程1城南海绵城市工程东至东门路、南至南莲路、西至飞跃路、北至南安路2中景海绵城市工程某某市瑞阳新区,西靠赤土板路,南临莲花大道3滨江海绵城市工程北面为永安大道,南面为凌云路,东面为八角亭路,西面为濠溪路二道路海绵化工程1莲花大道海绵化工程起于规划上游路(现状高伍路),自西向东延伸,终点止于有训路2大愚寺北路海绵化工程起于规划平安大道,自北向南布线,终点与现状某某大道平交3杨港路海绵化工程起于规划平安大道,自北向南布线,终点与规划瑞湖路西延平交4瑞湖路海绵化工程起于现状米州大道,自西向东布线,终点与规划薛家山路南延平交本项目具体建设地点如下表所示:表6-1建设地点一览表29 中景海绵城市工程莲花大道工程位置杨港路工程位置滨江海绵城市工程位置大愚寺北路工程位置瑞湖路北延工程位置城南海绵城市工程图6-1项目建设地点位置示意图图6-2莲花大道、大愚寺北路、杨港路、瑞湖路红线位置图29 第七章建设方案设计依据及原则7.1设计依据1、设计依据(1)工程设计合同(2)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某某核工业工程地质勘察院)(3)国家及地方各有关现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2018)《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19)《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GB50222-2017《某某省建设工程总体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沪建交[2011]100号)7.2设计原则本项目通过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致力于保持和创造良好的城29 市空间环境,形成充满吸引力和活力、具有历史感和现代感、特征鲜明的城市形象。在整体空间架构的基础上,着力构筑区域内环境主导要素的建设引导体系,为下一层次的生态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海绵城市的建设均应遵循下列原则:(1)环境保护原则---坚持山头不能破,绿化不能少,保证水体不能少。(2)适度开发原则---允许适量的商业开发,决不允许破坏性开发。(3)突出文化原则---展示和传承历史悠久的道家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内涵(4)产业配套原则---生态体验产业、文化休闲产业等相互配套,融合发展。(5)低影响开发原则---项目建设本着低影响开发,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增加对雨水的收纳、渗透、净化。(6)项目的设计依托上游规划,与某某市总体规划相互协调。7.1设计理念(1)某某市当地乡土植被的植被特点,和场地现有的良好植被条件,创造海绵的、自然的、具有观赏价值的绿色空间。(2)以文化为表现主题,特色突出的主题空间。使文化和生态充分融合,使人们在游览休闲的过程中,得到文化和艺术的熏陶及感29 染。(3)以中国传统的山水造园理念进行地形水体设计,溪流、湖泊等不同的自然空间及自然资源类型。使在现代城市中疲惫的身心重新释放在优美的自然环境当中,回归自然,得到身心的双重放松。29 第八章节能专篇8.1编制目的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证城乡建设与发展相协调;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重点考虑建筑物的型式、结构、采暖通风、采光照明、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的选型,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节能措施。8.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77号);(2)《某某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3)《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6]44号);(5)《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6)《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8.3节能措施一、建筑节能29 1、节地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2、建筑能源利用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4级要求。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29 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通风空调系统能耗。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5.3.26、5.3.27条的规定。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备案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3、节能材料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60%以上。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材料的可循环使用性能。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有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29 土建和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避免重复装修。建筑室内采用灵活隔断,减少中心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二、工作节能所有设备选用功率因数在0.9以上的节能电机,控制形式由直接启动变为变频启动,对涉及压力、流量的控制均采用变频控制,以保证达到设备使用效果的同时,取得最大的节能效果。主要用能设备的选型,既要考虑技术先进性,也要考虑设备的运行效率,节约能源,绝不使用国家已公布淘汰的机电设备和超过能耗标准的设备。对电加热导热管道采用保温措施,以减少热量的损失,节约能源。在总体布局上符合规划要求外,变配电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能量损耗,同时选用节能安全型的电力变压器及配电设施。对办公楼及其他公用设施除路灯以外的室外照明,采用声光控开关,以达到天不黑不开灯,没有人不开灯。29 调整好作业时间和顺序,尽量不出现设备空转现象。建立能源管理网络和能源计量体系,生产和生活用能计量分开,各种能源消耗要建立台帐,按指标进行考核,建立奖惩制度。三、节水措施项目收集的雨水及污水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本项目采取的主要节水措施有:加强节水教育,树立节能节水意识。做到随手关好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积极采用节水型卫生设施和节水型龙头,在投资建设时就充分考虑要符合节水要求,为项目建成后的节约用水创造条件。供水系统采取防渗、防漏措施,杜绝水量流失。设置用水计量仪表,由专人负责检查。加强用水管理,建筑物给水进户管设水表计量,以节约用水管理。平时要加强用水设施管理,如有损坏及时维修,防止漏水、滴水等浪费现象产生。四、节能评价通过节能方案的分析,可以看出该项目符合国家节能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能耗指标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符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29 该项目能源消耗品种主要为水和电,由于消耗数量一般,对本地区能耗负荷影响很小。项目能耗、水耗指标均较低,属于重视综合利用,节约能源的企业,只要项目企业强化节能观念,加强节能管理,是能够达到节能目的的,从而节约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9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9.1环境保护目标注重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是建设和发展现代城市的基本要求。某某市政府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认真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在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与防治污染相结合,努力使某某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符合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要求。某某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建设必须实行高标准,严格保护区域内的水域、大气和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严格控制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使区域的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9.2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用地附近目前尚无探明矿尘和珍稀动植物资源,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目标。加工场所周围没有污染源存在,空气质量良好,整体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良好;声环境质量良好。就目前而言,外环境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9.3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和对策本次建设项目涉及建筑、给排水工程等各种不同的建设内容,施工工艺、流程和机械各不相同,施工进度安排和施工主体差别较大,39 对环境的影响需引起特别重视。一、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全过程根据作业性质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清理场地阶段、土石方阶段、基础工程阶段、主体工程阶段、扫尾阶段。从噪声角度出发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土石方阶段、基础施工阶段、结构施工阶段和装修施工阶段。这四个阶段占施工时间较长,采用施工机械较多,噪声污染比较严重,不同阶段又具有其独立的噪声特性。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的规定,在土石方施工阶段,施工现场昼间10m处即可达到噪声限制要求,夜间100m处可达标。在结构施工阶段,施工现场昼间30m处可达到噪声限制要求,夜间200m处可达标。装修阶段,施工现场昼间10m处可达到噪声限制要求,夜间20m处可达标。(1)在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结合项目周边噪声敏感建筑物分布情况合理布局建筑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内的电锯等高噪声设备应搭设封闭式机棚,并尽可能设置在远离施工场界和环境噪声敏感点处。(2)在施工时间安排上,高噪声设备应尽量安排在昼间施工,并避开居民午休时间,夜间禁止施工。因生产工艺要求以及其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确需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应当取得环保部门核发的准予夜间施工的批准文件,并向项目周边的民众公告。建设单位39 应当对受到噪声影响的居民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以求得其对项目工程施工的谅解和支持。(3)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以降低设备噪声声级。(4)尽量避免在同一地点多种高噪声施工设备同时作业,以免施工现场局部声级过高,以致施工场界噪声超标。同时应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5)对人为的施工噪声应有管理制度和降噪措施,并进行严格控制。承担夜间材料运输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最大限度地减小噪声扰民。(6)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运输车辆的日常管理,运输车辆在途经噪声敏感路段时做到低速行驶(车速限制在20km/h以下),并严禁鸣笛,尽可能减轻施工期物料运输引发的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2、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工程环境评价范围无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对动、植物保护区无直接影响。项目选址区及其附近没有大量天然植被,区内一些原有树木将被保留,项目占地为城市建成区。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的占用土地、破坏原有生态系统、改变局部微地貌和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得到改善。39 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废水有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两种,施工废水主要有:石料冲洗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施工机械和车辆设备冲洗废水等,主要污染物为SS。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其水质与城市生活污水差别不大。(1)砂石料冲洗废水:其悬浮物含量大,需建沉降池,悬浮物进行沉淀后,部分澄清后废水可以用于建筑工地洒水防尘,或回用于泥沙搅拌用水,人工运输水泥砂浆时,应避免泄漏,泄漏水泥砂浆应及时清理。(2)混凝土养护废水:封闭混凝土中水分不在蒸发外溢,水泥依靠混凝土中水分完成水化作用,因水量较小,故废水排放量小,可以不需专门处理。(3)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主要为含油废水,要求设专门清洗点对施工机械和车辆进行清洗和保养。含油废水或废弃物,不得随意弃置和倾流,可用容器收集或建小型隔油池进行处理,以防止油污染。(4)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指施工人员的吃饭、洗衣服、洗澡和上厕所等过程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是COD、SS。生活污水可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因此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39 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及建筑施工垃圾。施工期生活垃圾主要为有机废物。这类固体废物污染物含量较高,如不对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任其在施工场地随意堆放,则可能造成这些废物的腐烂,滋生蚊、蝇、鼠等,散发臭气,影响局部大气环境,同时含有BOD、COD和大肠杆菌等污染物还有可能对项目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会诱发各种传染病,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因此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必须进行集中处理,这就要求从根本上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培养其环保意识,从而减轻集中处理的难度。施工期间建筑垃圾以无机废物为主,同时还包括少量的有机废物。这些废物基本上不溶解、不腐烂变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周边的环境质量。对于废弃物应集中处理,分类收集,并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再利用的则应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各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垃圾渣土的管理,施工单位配备现场管理人员,将拆除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渣土堆放于指定地点并做好覆盖,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清运建筑垃圾和渣土到指定的消纳场所,不得乱堆乱倒;生活垃圾设密闭式垃圾箱收集,每日清运至垃圾填埋场消纳。运输垃圾渣土的车辆必须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杜绝途中泄漏、遗撒。各施工现场应尽可能对垃圾渣土进行资源化利用,将建筑垃圾中39 的砖瓦、木材、玻璃、金属废料等可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将工程弃土用于场地平整。5、施工期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联合发出的《关于有效控制城市扬尘的通知》(环发[2001]56号)精神,本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如下防尘和抑尘措施。(1)工程开挖防尘:工程开挖土方应集中堆放,缩小扬尘影响范围,及时回填于低凹地处,注意土石方挖填平衡。开挖弃土堆存时遇干燥、大风季节要及时洒水,避免产生扬尘。(2)砂石与砂浆搅拌等扬尘消减与控制:砂石料和水泥运输时,应将车上物料用蓬布遮盖严实,防止物料飘失,避免运输过程产生扬尘。砂浆搅拌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减少粉尘产生量。(3)交通扬尘削减与控制:施工道路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护、清扫专职人员,保持道路清洁、运行状态良好。在无雨干燥天气、运输高峰时段,应对施工道路适时洒水降尘。(4)物料管理:材料仓库和临时材料堆放场应防止物料散漏污染。仓库四周应有39 疏水沟系,防止雨水浸湿和水流引起物料流失。运输车辆应入库装卸,临时堆放场应有遮盖遮蔽,防止物料飘失,污染环境空气。(5)设置围墙挡板:施工工地要设置挡板和围墙,以减少工地对外环境的影响,设置围挡高度不低于2.5m,可以将施工扬尘影响距离缩小40%。总之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的控制施工扬尘,使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二、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1、汽车废气项目建设内容中含游玩场地及道路,各条市政道路也有汽车持续通行,运营期间汽车尾气排放量较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各工程内容中,应严格按照绿地规划和环境规划要求,对汽车流量密集地区需设置绿化隔离带,以减少汽车废气的污染。2、生活污水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项目内卫生间、管理用房等建筑产生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SS。这些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其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水管网采用雨污分流系统,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3、固体废物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采取分类、分袋集中处置,这39 样有利于可回收废物的回收利用和其余固体废物的处置。均规划建设有垃圾集中转运站,定期运送到垃圾处理站,由专业部门处理。4、噪声所有市政设施中,噪音主要有两个,一是汽车发动机噪音和振动噪声,二是设备噪声。设计中将采用减振、吸音、隔绝的措施,以减少噪音其噪音低于国家规定居住区控制标准。9.1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论通过对项目范围内各类环境的现状调查和影响分析,可知某某市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在建设施工和后期运营阶段均会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问题,但通过各种有效的防治手段及措施,环境负面影响均得到有效解决和控制,不会对项目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产生较大、较严重的影响。39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0.1项目建设期安全管理项目建设期间,由中标的施工企业依据《某某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实施细则》进行安全管理。据此细则,保障建设期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具体措施:一、施工单位必须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编制计划和施工技术文件及布置、检查、总结、评比施工生产工作的同时,必须将安全生产列为主要内容。在项目施工全过程,切实抓紧、抓细安全管理控制,消除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二、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各级安全检查按建设部颁发的JGJ59—99标准执行,按评分结果对受检项目进行记录。项目经理是项目第一负责人,由单位职能部门、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生产班组长建立安全检查、监督体系,随时进行安全检查,对安全措施不落实的不准开工,给予停工、罚款警告,直至勒令退场等处罚。三、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现场进出口设置大门,场地周边设置围栏,高度从地面起不得低于2米。外墙面应打底粉白,书写工整的安全标语。建立门卫制度,现场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配戴出入证或上岗证。场内要保证道路平整、坚实、畅通并作好排水措施。各种材料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存放,并分规格码放整齐。施工用水、用电管线统一规划敷设,使管线安装达到规范化、整齐化和标准化。施工39 期间,现场要采取多形式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环保意识,同时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教育,要求讲卫生、讲文明、讲道德、讲礼貌,严格遵纪守法。四、施工现场防火措施。施工现场须制定“防火安全管理办法”,落实防火责任制,并落实到个人。施工材料的保管应依据材料性能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潮、防晒、防冻、防火、防爆、防损坏等措施。10.1劳动安全与卫生一、执行标准1、劳动安全、卫生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12.1);(2)《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令第3号);2、消防设计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5.1);(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版);(3)《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2014);(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43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二、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拟建项目劳动安全卫生的研究是在已确定的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对施工人员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营运过程中存在的对办公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本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影响劳动安全因素主要有土石方工程、施工用电、施工用机械等;营运过程中影响安全因素有用电安全等。三、安全卫生措施针对不同危害和危险性因素的场所、范围以及危害程度,提出如下安全措施方案。1、在土方施工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有过往人处应有警示标志,施工人员要进行开工前安全教育。2、下雨施工时应注意施工机械的电缆破裂,引起触电造成人身伤亡,要有专人对施工机械电源进行管理和维护,并装设漏电保护装置。3、施工时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边、设立护栏、安全网;等防护设施,人员上岗戴安全帽并形成制度。4、在施工现场周围配备、架设并维护一切警告与危险标志消防安全标志,以确保施工安全。43 5、建立消防制度,明确消防责任人,树立消防意识,加强员工消防教育、培训,火灾危险场所设置报警装置。6、建设施工和安全生产遵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分为项目建设期安全管理和项目建成后劳动安全管理。43 第十一章项目建议(1)应加强对建设资金筹措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及时到位。(2)建议及早做好外部环境协调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完工。(3)建议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充分做好市场调查,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完善建设工程方案。(4)组建精明能干的技术队伍或聘请专业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力求降低成本,减小投资风险。(5)合理、科学地做好施工现场设计和工期安排。4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