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徽州区1500数字化地籍地形测量技术总结

安徽黄山徽州区1500数字化地籍地形测量技术总结

ID:63909334

大小:82.21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4-01-18

上传者:无敌小子
安徽黄山徽州区1500数字化地籍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第1页
安徽黄山徽州区1500数字化地籍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第2页
安徽黄山徽州区1500数字化地籍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第3页
安徽黄山徽州区1500数字化地籍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第4页
安徽黄山徽州区1500数字化地籍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第5页
安徽黄山徽州区1500数字化地籍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第6页
安徽黄山徽州区1500数字化地籍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第7页
安徽黄山徽州区1500数字化地籍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第8页
安徽黄山徽州区1500数字化地籍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第9页
安徽黄山徽州区1500数字化地籍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第10页
资源描述:

《安徽黄山徽州区1500数字化地籍地形测量技术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xx市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目录一、概述2二、完成主要工作量:2三、作业依据2四、成果成图资料的利用3五、控制测量方案3(一)平面控制3(二)高程控制8六、图根控制测量9七、地籍细部测量11(一)基本要求11(二)地籍地形图的内容及取舍13(三)地籍地形图编辑15八、宗地图18九、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19十、成果成图资料的检查19H^一、经验与体会21十二、上交资料23一、概述随着城市建设日益发展,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满足xx市xx区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及土地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为今后土地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受xx市xx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区国土资源局委托,由xx测绘总院承担xx市xx区1:500地形测量8.3平方公里,E级GPS空制测量9平方公里,从二。。五年七月开始进入测区,于二。。五年十月完成全部外业测量工作,至二。。六年八月提交全部成果及成图资料。xx市xx区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xx南大门,枕xx,襟屯溪,连歙县,西靠休宁,地籍测量工作开展区域在xx区岩寺镇。测区内地貌以平地和丘陵为主,岩寺镇城区和“丰乐河”以北地势较平坦,东、南、西测区边缘地带起伏较大;测区内地势北低南高,平均海拔约145米,最大高差50米左右。xx区城区房屋密集,街巷狭窄,房屋排列错落无章;沿测区边缘地带的房屋成散列式分布,阶梯式排列,起伏较大,对测量工作造成了较大困难。、完成主要工作量:(一)E级GPSS:12点;(二)一级导线点:84点;(三)二级导线点:23点;(四)等外水准:28.9公里;(五)图根点:1009点;(六)图幅:208幅;(七)测图面积:8.3平方公里;(八)街道、街坊数:共7个街道、31个街坊;(九)地籍权属调查:4062宗。三、作业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99年《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以下简称《城建规范》(二)国家测绘局1992年颁发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2001-92,以下简称《规范》。(三)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年《大比例尺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四)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GB14804-93)。(五)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六)本测区技术设计书。四、成果成图资料的利用(1)xx区国土资源居提供的1:4000xx区土地级别及基准地价图,用作踏勘、GPS控制网的设计使用和作加密控制布网等工作。(2)测区内及附近有国家二等三角点“黄罗尖”、等外三角点“岩寺东”(已破坏)、“稠楼”,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成果,可作为测区首级控制起算点使用。(3)测区内有我院1999年施测的四等水准路线点,标石保存完好,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本次水准测量采用原四等水准路线点,进行等外水准测量。五、控制测量方案(一)平面控制1、坐标系的选择xx区位于东经118°20'左右,据中央子午线117°Z勺130公里,而该区平均海拔仅145米,测区大地水准面对于参考椭球面的高度为57米,根据公式推算,每公里边长在高斯投影面上的投影变形为18cm左右,超出《规范》“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km”的要求,考虑到原xx区所作控制网的坐标系统,采用中央子午线118°30',1.50分带,横坐标加50公里的1954北京坐标系。2.建立E级GPS空制网(1)GPSO勺布设原则及要求a、以国家II等三角点“黄罗尖、等外三角点“稠楼”、为起算点,布设由12个待定点组成的E级GPS空制网b、相邻点平均距离不大于2公里,选点时考虑了相邻点间的通视问题,使两个GPS点之间尽量保持通视。为了确保点的精度和可靠性,GPS网设计时构成了尽量多的检验条件。c、采用了边连接的方式,确保GPS点的精度。d、GPS平差后,其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均不低于1/4.5万,点位中误差均不大于5厘米。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1)GPSK位要求a、点位的选择,均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仪器操作,视野比较开阔。b、点位附近没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在400米之外;远离高压输电线,具距离均大于200米。c、点位附近没有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避开了大面积的水域。d、交通方便,地面基础稳固,易于点的保存。(2)GPSy勺埋设位于高大建筑物顶部的GPS点采取了现场浇灌混凝土,式样采取《规程》附图B.O.6的样式。上标石面为20cmX20cmi,下标石面为30cmX30cnn,高15cmi在浇灌时,先把顶面打毛,并打入水泥钉固定,使标石与建筑物顶面连接牢固。位于地面或松软坡地的GPS点,埋设了柱石和盘石,其埋设的式样依据《规程》B.O.3。柱石上表面20cmx20cmi底面40cnriX40cmi高40cm,盘石为40cnriX40cm,高15cm)在埋设的时候,使用了仪器对中法使上、下标石的标志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偏差均不大于2mm,上标石面距地面都在20cm-30cm的高度,并在柱石和盘石之间填充了20cm厚的碎石。所有GPSK均按《规程》附录A在现场绘出了GPSK点之记,所有的GPS点的埋设都符合《规程》要求。E级GPSK编号为EG后缀自然数"-n,如"EG1••…EG6。(3)GPSO勺外业观测外业观测是GP纲测量的重要环节,所采集的数据是内业处理、平差计算和推算GPSK成果的依据。a、外业观测时统一采用了世界协调时(UT。,与北京时(BJT)的关系为:UTC=BJT-8b现在已有24颗卫星在轨道上正常运行,地面上全天都可同时接收到4颗以上的卫星信号,在外业观测的时段,我们在施工中根据需要进行了灵活的安排b、外业数据采集技术指标按下表执行:项目/级别E级卫星高度角>15°有效观测卫星数>4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i)>15时间长度(mimD>40数据米样向隔(S)15〜60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10c、E级GPS勺观测①采用了4台套美国Trimle5700型GPS接收机进行观测,其标称精度为(3mm+2Ppm②外业观测严格遵守了规定时间,同步接收同一组卫星。③天线安置在标志中心的垂线方向上,直接对中,在寻常钢标下观测的时候,天线支架架的比较低,但没有低于0.5米。④观测时,天线的圆水准器泡居中,使天线盘上的标志线指向了北方,其定向误差没有大于土5°。⑤在启动的时候,电源电缆和天线等各项联接无误。⑥作业员在测站上详细填写了测站记录,包括测站名、编号、作业员姓名、开始和结束信号接收时间、测站近似位置、天线高和每20分钟一组GPS1星星历参数等。天线高度在观测的前后各量取了一次,读至0.001米,两次量高之差没有大于3mm取中数后作为了天线高。⑦观测员在作业期间监守测站,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它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⑧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在接收机旁没有使用对讲机。⑨外业观测记录都在现场按作业顺序完成了各项记录要求。⑩外业观测原始数据、文件在传入计算机后,及时进行了备份,存储介质保存在了防水、防电、防磁的地方。存储介质外面帖制了标签,注明文件名、测区网名、时段序号和采集日期。(1)GPS^J的精度要求相邻点精度按下式衡量:△=,Je2(ps)2式中:&一GPS网标准差(mrjhe—固定误差(mmp一比例误差(ppm)s一相邻点间距离(km(2)GP的卜业数据检核外业观测结束后,及时对观测质量进行了评定,成果完全符合《规程》和《设计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书》要求,观测数据真实可靠。a、同步环观测边环线坐标闭合差按下列要求执行:WxWyWz<..30/5(7一相应等级规定的GPS网标准差(按平均边长计算)外业数据处理后对各时段同步环进行检验,全网共28个同步环,环线坐标增量闭合差最大为2.8cm,小于限差要求,相对精度最大为3.540ppm,因此仪器的性能较稳定。b、异步观测边环线坐标增量闭合差应满足:WxWyWz<3,n二n—闭合环中的边数(7一相应等级规定的GPS网标准差(按平均边长计算)由若干个最小独立观测边组成的闭合环为异步环,全网共49个异步环,环线坐标增量闭合差最大为2.36cm,小于限差要求,相对精度最大为3.143ppm,满足《规范》要求。c、重复基线边的检核全网中共有重复观测边7条,最大互差为1.1cm,小于限差要求。(1)GPSB据处理采用美国天宝公司的TGO平差软件。外业数据经过了全面检查后,进行编辑,整理,以独立基线向量观测值组成E级GPS网进行平差处理;计算各GPS点WGS84系中的空间三维坐标;然后与地面控制点联接,输入“黄罗尖”、“稠楼”坐标,求算出1954年北京坐标系坐标。平差结果:点位中误差最大为0.4cm,最弱边相对精度为1/44.5万,符合《规程》要求。3.一、二级导线测量1、一级导线布设起闭于E级GPSK,主要沿永佳大道、xx路、文山1路、205国道等主要道路布设。图形可布设为单导线、单结点或结点网形式,以便有利于低级导线的布设。测区共布设了由84个待定点组成的一级导线网。(1)二级导线布设起闭于GPS点及一级导线点,主要是对一级导线网的进一步加密,以利于图根导线的布设。测区共布设了由23个待定点组成的二级导线网(3)一、二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等级附合导线长度平均边长(项测距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边长相对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Km(mrm(")(")(皿J2J6级3.6300±15±524±10布1/14000±5级2.4200±15±813±16,n1/10000±5说明:1.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0.7倍。2.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3.当导线平均边长比较短,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12条时,应适当提高测角精度。(3)一级导线的编号按罗马字母“I”为字轨,后缀自然数顺序排列,如“11、I2……In";二级导线的编号以罗马字母“II”为字轨,后缀自然数顺序排列,如“II1、II2……IIn”。(4)一、二级导线点在松软地面埋设上标石面12cmX12cm,下标石面20cmx20cmi高60c1m的混凝土桩,上标石面露出地面3〜5cm;位于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的点用钢钉,并用红漆涂描。按照《规范》要求所有一、二级导线点均在现场绘制了点之记,标注二个以上方位物距离,并在地面或附近构筑物上红漆书写了点号,画箭头指示了方位。(5)一、二级导线测量使用测距精度(5mm+3Ppm全站仪施测,一、二级导线水平角二测回测定,距离二测回测定在测站一端记入气象数据。边长二测回各次读数较差均不大于15mm测回间较差也不大于15mm野外观测手簿经200咖业检查,各项限差均符合《规范》要求。水平角按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依《城建规范》执行,距离归化至参考椭球面上,最终投影至高斯平面上。(6)一、二级导线的计算采用全站仪观测的数据,采用清华山维智能图文网平差软件,在微机上进行平差计算。在进行平差计算前,所输入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均经过检核。平差结果:一级导线测角中误差最大为3.67秒,方位角闭合差均符合限差要求;最大点位中误差为2.76c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最大为1/31958。二级导线测角中误差最大为2.07秒,方位角闭合差均符合限差要求;最大点位中误差为1.87c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最大为1/27854。(详见一、二级导线精度统计表)。(7)仪器加常数、乘常数及气象改正等有关数据在观测前输入了仪器,直接测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定平距,测距边要进行投影改正。(二)高程控制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以我院1999年施测的一级导线点I71、I76为起闭点,联测地面上部分GPSI(及一、二级导线点,组成等外水准网、附合路线、闭合环;位于建筑物顶的GPSK和一、二级导线点施测三角高程。3、等外水准使用经过检定的降型水准仪和3米木质区格式水准标尺观测,其观测顺序为后一后一前一前。i角检查一周内每天检查一次,i角稳定后每15天检查一次,经过检查,i角稳定精度良好。水准记录采用PME500电子记簿;水准观测的要求和限差按《城建规范》第3.3.1条至3.3.10条有关规定执行。4、不宜采用等外水准施测的GPS点和一、二级导线点,采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测定其高程,其要求按《城建规范》第3.5.3条,第3.5.4条,第3.5.7条至第3.5.10条执行。5、观测记录采用PC-E500电子记录,在计算机上处理后打印出电子手簿。其观测方法与要求均按《规范》和《设计书》要求进行。等外水准网的平差计算采用清华山维智能图文网平差软件,在微机上进行平差计算。其精度详见等外水准测量精度统计表。等外水准网基本情况统计表:路线总长度(km)闭合环差最大值/允许值(mrm单位权中误差(mm/krm最弱点高程中误差(mrm28.9371/±863.27.93六、图根控制测量(一)图根点的编号以英文字母ARGD开头,后缀自然数顺序排列,如Ai、A…,B、B…,G、C2…,Di、D。…。。图根点编号在实地用红漆书写,用箭头指示方位,一般没有空号和跳号。(二)本测区内共布设图根点1000余点,图根点的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为111点。图根点的布设:1、图根点以E级GPS点、一、二级导线点为基础进行加密。一般以图根附合导线和导线网的形式进行布设,没有超过两次符合。2、图根点密度以满足界址点施测、地形测图需要为原则,根据建筑物密集程度、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地形复杂程度以及界址点分布情况,加大了图根点密度。3、图根点一般设置临时标志,土质地面打入了20cm长木桩,木桩上钉上小钉,铺装地面打入了10cm长水泥钉,或打“+”字,刻方框,红漆涂描。土质地面埋设上标石面10cmX10cmi下标石面12cmX12cm,高40cm的混凝土标石,标石的标志为长10cm的铁钉或水泥钉。铺装路面上的图根点打入15cm长的钢筋或道钉作为埋石点,相邻埋石点之间互相通视。4、图根导线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项测回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坐标闭合差(项J2J6级1.21201812±24,n1/50000.22级0.770--1±40,n1/30000.22说明:1.导线总长度少于500米时,相对闭合差分别降为1/3000和1/2000;但坐标闭合差不变。2.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0.7倍。5、图根导线采用标称精度土(3mm+2Ppm测角精度2”的GTS-332必站仪,采用斜距和垂直角模式进行测量。水平角按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依《规程》表4执行;距离归算进行了加常数、乘常数、气象改正和倾斜改正,距离归化至高斯投影面上。(1)距离测量采用全站仪测距一测回,四次读数,各次读数较差均小于10mm气象数据采用时间段平均值。(2)测边时均加入了加常数、乘常数、倾斜改正,当气象改正数大于边长的1/10000时加入了气象改正。(3)边长的水平距离接近似公式计算:D=S-COSa(4)改边用垂直角施测一测回。(5)采用全站仪施测,各项改正直接置入仪器自动完成,直读平距。(6)图根点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其高程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图根导线三角高程路线起闭于高级控制点,其边数不超过12条。当边数超过了规定时,布设成了结点网。a、图根导线三角高程路线起闭于高级控制点,其边数基本不超过12条。由于xx区老城区房屋密度大,导线需要加密布控才能满足测图需求,就布设成结点网。b、三角高程路线用全站仪观测,直接读取高差,仪器高和觇标高均准确量取,记至厘米。c、三角高程路线闭合差均不超过土0.1Hjn(nj)(H为基本等高距0.5m,n为边数);同一条边往返高差均不超过0.4S(项(S为边长,以“百米”为单位);独立交会点由各方向推算的高程较差没有超过0.2H(H为基本等高距0.5m)。(7)图根导线的记录采用清华山维ELER电子记录手簿,平面坐标与高程计算采用清华山维智能图文网平差软件在微机上进行。各项限差均符合《规范》要求,详见各项精度统计表。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七、地籍细部测量(一)基本要求1、成图方法采用武汉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多用途地形、地籍测绘系统(MAPGIS,利用全站仪内存输入编码,通过我院开发的碎部测图连码系统进行全野外数字化地形测量。2、设备配置武汉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多用途地形、地籍数字测图软件20套日本拓普康GTS301D标称精度土(3mm+2Ppm2〃1台日本拓普康GTS332标称精度土(3mm+2Ppm2〃1台日本拓普康GTS332W标称精度土(3mm+2Ppm2〃2台日本拓普康GTS311S标称精度土(3mm+2Ppm2〃2台日本拓普康GTS211D标称精度土(5mm+3Ppm5〃2台日本拓普康GTS335标称精度土(5mm+3Ppm5〃2台日本拓普康GTS336标称精度土(5mm+3ppm5〃3台日本拓普康GTS335W标称精度土(5mm+3ppm5〃2台日本尼康DTM350标称精度土(5mm+3ppm5〃1台日本夏普电子记录手薄PG-E5002台日本佳能喷墨打印机2台美国惠普公司彩色喷墨绘图仪Hp500Ps1台Hp750C1台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1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1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20台台式电子计算机笔记本电脑3、数据的外业采集(1)正确的设置了全站仪的类型、通讯参数。(2)对建立的控制点坐标库进行了检核(一个测区共享)(3)全站仪按程序要求,采用斜距设置。(4)每测站采集前用两个以上已知点或重合点进行了校核。(5)采集时对于独立地物的偏心(如:电杆、路灯等),均加了偏心距改正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6)采集数据利用编码时,编码与地形地物一一对应,对于不对的地方,到实地进行了调绘,确保无误。(7)内业编辑时,对外业采集的数据每个作业组建立了一个目录,每天采集的数据单独存放,约定以日期为数据文件名,后缀扩展名,如第一组五月十号的数据为:C:1:10510扩展名,以便查找。(8)数据文件都及时予以存盘,并作了备份。(9)外业采集的数据出现错误时,均及时做改正。(10)内业编辑过程中,所属图层的地物保持完整。(11)根据本软件的特点,先测绘编辑地形图,最后图廊整饰、接边、打印出图4、界址点测量(1)全野外数据采集开始之前,在调查人员引导下,测量人员实地熟悉了界址点、宗地座落位置与分布情况。(2)界址点的测定采用全站仪进行,在图根点上设站;隐蔽的界址点采用支站方法进行测绘,支站不超过三次。界址点按街坊为单位打印界址点成果表。(3)界址点精度指标及使用范围均符合下表规定:类别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cmD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cm)适用范围中误差允许误差一±5±10±10±10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部明显的界址点二±7.5±15±15±15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的界址点5、地籍图一般要求(1)基本地籍图比例尺:1:500;基本等高距1米(2)地籍图的精度a、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没有大于图上0.3mm高程中误差均不大于1/10基本等高距。b、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图上土0.4mm.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5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c、城市建筑区的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土0.15m。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临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平地1/3等高距、丘陵地1/2等高距。d、高程注记点每平方分米注记6〜10个,注记至0.01米。高程注记点注记位置:①凹地、台地、河岸、水涯线、桥涵、堤坎上下等地面倾斜变换处进行高程注记。②城市建筑区、农村居民地内空地、街道(道路)中心线、街道(道路)交叉中心、桥面、较大的庭院或空地上以及其它地面倾斜变换处进行了高程注记。(3)地籍图分幅与编号:按50cmX50cm正方形分幅,其图幅编号为图廓西南坐标以公里为单位注记(取至10米),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用短横线相连接;图名以图幅内较大单位或村庄名称等进行注记。(4)图廓整饰依据《城建规范》附录F2执行。其中测绘机关为:xx市xx区国土资源局、xx测绘总院资料说明:年月全野外数字化测图。1954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基本等高距1米。1996年版图式。比例尺:1:500责任表:调查员:XXX测量员:xxx绘图员:xxx检查员:xxx(二)地籍地形图的内容及取舍1、各等级控制点,按《规范》和《图式》规定符号进行了表示。2、房屋外框线通常由底层的外墙体确定,有柱者以柱外角为准测绘,房屋逐个表示。各类建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原则上按实地轮廓准确表示,当房屋轮廓凸凹小于0.2米,简单房屋小于0.3米时直接连线进行了处理,反映出了房屋排列特征。街道两侧临时性的房屋没有表示,院内简陋的小于6平方米的小房进行了附情取舍。房屋注记了层次和结构,整幢房屋不同层次的或不同结构的分别进行了表示。房屋结构注记按照《图式》要求进行注记。砖混结构3层以上的房屋注记为“混”,如:“混3”。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5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廊柱进行实测,不分方圆均用圆形支柱进行表示。宽度小于1米的飘檐,雨罩没有表示,大于1米的以投影为准用虚线进行了表示。落地阳台按房屋外围测绘,不落地的阳台大于1米宽度的以投影为准用虚线进行表示。明显的室外楼梯进行了表示,大于三级的台阶进行表示。居民地较正规的厕所进行了表示,一般临时性的舍去。3、独立地物以相应符号进行表示,并注明了专有的名称。4、管线和栅栏永久性的电力线、通讯线均进行了表示,电杆、铁塔位置进行偏心实侧。一杆上架有多种线路选择主要的进行了表示。电力线、通讯线没有连线,只是绘出了连线方向,各种线路线类分明走向联贯。主要的垣栅如围墙、栅栏、栏杆、篱笆、铁丝网、活树篱笆等均全部表示。架空及地面上的管线均进行了测绘,并注明了输送物的名称。地下管线的附属设施,如检修井、污水篦子、防火栓、阀门、水龙头等进行了实地测绘,用相应的符号进行了表示。5、道路测区内的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小路、内部道路全部进行了测绘。铺装路面都注明了铺装材料,不同路面的分界线用点线进行了分隔。道路名称进行了注记。里程碑只表示公里桩。桥涵、路交叉、公路路面中间都测注了高程。等级以上的公路注记了公路等级代码。大车路、乡村路取其平均宽度进行了测绘,小路只表示固定的,地块中临时小路没有表示。道路两侧的行树都配置了符号,绿化带、人行道及街心公园都一一进行了测绘和表示。跨河桥梁,对桥头和桥墩位置进行了实测,并注记桥梁性质,测注了桥面高程。6、水系河流及沟渠、池塘进行了全部测绘,并按实况用《图式》相应符号表示,水渠内径宽度大于1米的用双线渠进行表示,小于1米的用单线渠进行表示,河、渠水流方向都进行了表示。河流、沟渠、池塘没有测水面高程。河流两岸的抽水站房子注“抽”,抽水机用相应符号进行了表示。7、地貌土质按《规范》4.6.9的规定表示。稻田及居民区内没有绘等高线。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5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都按陡坎表示;70。以下时按斜坡进行了表示。对于比高在0.5米以上坡、坎进行了表示。加固的坡、坎以加固符号表示。梯田坎、陡坎、斜坡的上、下方分别测注了高程,坎头和坎子拐弯处也都测注了高程。8、对于各种植被都用地类界圈出了其范围,并加注了其相应的符号。林地、果园除配置符号外并注记了树种。9、正确调注了厂矿企事业单位、居民地、河流、沟等地理名称。(三)地籍地形图编辑地籍图的编辑在武汉中地公司MAPGIS数字测图系统下进行,编辑suv格式的MAPGIS图形文件,由坐标数据文件和编码文件生成图形信息数据文件,根据已检查并修改好的图形文件,转换成mpj文件格式,进行了标准分幅。地籍图的编辑就是外业采集数据的整理、归类、说明注记的过程。1、权属内容(1)连接界址点(根据地籍调查表)成一宗地,宗地权属界线闭合成一多边形,宗地界线的曲线段连线与实地吻合。界址点用0.5mm直径的小圆绘出,界址线粗0.3mm(2)以街坊为单位,编制宗地编号,由自然数“1”开始顺序编排;根据《规程》要求,以土地用途为依据,结合地籍调查表,按照城镇土地三级分类标准,确定宗地地类号。采用分数形式注记,宗地号为分子,地类号为分母,宗地面积在分式后面;宗地很小无法按分式注记时,只注宗地号。(3)靠近图廊边的界址线与邻幅接边后连接,界址线的走向清楚、线划连贯。(4)当界址线与房屋、围墙相距很近的时候,但不重合时,分别进行了表示。(5)界址线与内部道路相交,界址线通过房屋时,界址线没有中断。(6)图上有的界址点在围墙中间,有的在墙的内侧,有的在墙的外侧,编辑时,界址点在墙中间的,墙绘完整,界址线绘在墙中间;界址点在墙的一侧时,沿墙的一侧重迭绘出。(7)界址线与其它围护物重合时(如栅栏、栏杆、铁丝网、篱笆等),围护物符号正常绘出,界址线沿符号中心线重迭绘出。(8)同一使用权属单位用地,由不相联的若干地块组成,则每一个地块分别设殳02、地物、地貌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5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1)基本线划0.15mm点大为0.25mm(2)居民地:a、房屋四边相互平行和垂直,拐角进行实交,房屋性质与层数(1层不注层数)注在房屋轮廓的合适位置,有专门名称的单幢楼房,名称注在上方,层数注在下方。b、一幢房屋有不同层数的,中间用实线分开进行表示。c、棚房四角平分线进行平分,长短一致,台阶平行线间隔保持均匀。d、街区与道路的衔接处,留出了0.2mm间隔。e、建筑在陡坎和斜坡上的建筑物,按实际位置绘出,陡坎有的无法准确绘出,进行了移位表示,并留出0.2mm间隔。f、悬空建筑在水上的房屋与水涯线重合时,房屋照常表示,间断水涯线。(3)道路及垣栅a、各级主要道路依《图式》要求进行。b、厂矿、事业单位不成系统的内部道路,酌情进行了适当取舍。c、断围墙、临时篱笆、临时铁丝网按实地情况适当的给予了取舍。d、双线道路与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边线重合时,用建筑物边线代替道路边线。道路边线与建筑物的接头处间隔控制在0.2mm(4)独立地物:a,两个独立地物相距很近,同时绘出符号有困难的,我们将高大突出的准确表示,另一个移位表示,保持它们相互的位置关系。b、独立地物与房屋、道路、水系等其它地物重合时,中断了其它地物符号,问隔0.2mm,以保护独立地物符号的完整性。c、当独立地物符号绘完整需跨越两幅图时,视地物符号定位点所在的图幅破幅表示其完整。(5)管线:a、电力线、通讯线不连线,只是绘出连线方向。铁塔依比例尺准确表示,为了保持图面的美观和完整型,没有进行连线。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15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b、同一杆架上有多种线路时,只是表示其中主要的线路,各种线路走向连贯,线类分明。通向房屋的线路,房边线上绘出了联接方向。(5)水系:水涯线与陡坎重合时,用陡坎边线代替了水涯线;水涯线与斜坡脚重合时,在坡脚将水涯线绘出。涵洞视其大小用依比例尺或依不依比例尺符号进行了表示,中间没有绘连接虚线。(6)地貌:a、陡坎坎线及斜坡的间隔适当的进行了放宽。b、等高线遇到建筑区、居民地及双线道路、路堤、路堑、坑穴、陡坎、斜坡、湖泊、双线河、双线渠以及说明注记时,都进行断开处理。c、等高线的坡向不容易判别时,都加绘了示坡线。⑺植被a、各种植被符号市区房屋密集处未表示,但较大空地、农用地等有明显范围的给予了表示。同一地类界范围内的植被,具符号根据植被面积大小按《图式》要求进行了均匀配置,或者是把符号的间隔扩大了2〜3倍均匀的进行了配置。b、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如堤、坎等重合时,省略不绘;与地面无实物的线状符号如各种架空管线重合时,将地类界移位0.2mm绘出。3、注记与说明(1)、文字注记为了使所表示的地物能明确判读,字头朝北。道路、河流名称,随线状弯曲的方向进行排列,名字的侧边或底边,和线状地物保持垂直或平行。(2)、文字的间隔尺寸:文字之间最小间隔0.5mm最大间隔没有超过字大的8倍。注记保证了图面各要素协调、美观、避免了遮断主要地物和地形特征。(3)、高程注记注于点的右方,离点位间隔为0.5mm(4)、等高线注记字头指向高处,字头没有指向图纸的下方。(5)、名称注记一般采用简称,如:“xx市xxx”,只注记“市xxx”。各类注记除街道名称平行街边线,其余注记均垂直南图廓。a、各级控制点点号、高程均采用方正细等线2.5mm;点名方正细等线2.5mmb、高程注记点均采用方正细等线2.5mmc、图廓整饰各种字体规格依据《图示》附录C执行。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2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d、行政村均采用方正细等线5.5mm自然村采用方正细等线4.0mm工矿企事业单位采用方正细等线5.0mm,小单位采用方正细等线4.0mme、主要街道两旁的商店及一些小单位如“加油站”等名称注采用3.5mm方正细等线;其它性质说明注记采用3.0mm方正细等线体。f、房屋层数采用方正细等线2.4mmg、主要道路和街道,采用方正细等线5.0mmS记,次要街道采用方正细等线4.0mm注记,小街与小巷采用方正细等线3.5mmh、一般河流“西清河”采用左斜方正细等线4.5mm,重要河流“颍河”采用左斜方正细等线5.0mm。i、植被性质说明注记视面积大小分别采用细等线3.0mm2.5mm主记。j、注记的排列形式、字向、字隔全部依据《图式》75—77页简要说明执行,确保图面美观,图内各要素配置、注记协调。八、宗地图1、宗地名称与地类属性依据地籍调查表进行注记。宗地编号以街坊为单位,自上而下,自左至右,以自然数顺序编排。2、宗地图内容包括:宗地号、地类号、宗地面积、界址点及界址点号、界址边长及本宗地的有关地物、邻宗地号及邻宗界址示意线。宗地面积注记到小数点后二位数,界址边长注记到小数点后二位数。3、邻宗的界址示意线绘出10毫米,靠近本宗地的街巷,注出街巷名称,街巷无名称注以“街道”、“胡同”。如本宗地外围属空闲地、耕地、池塘、树林、沟渠、河流等,亦相应注明(不绘符号),跨界址线上的房屋完整绘制。4、按照要求,一宗地一张图。根据宗地面积的大小,分别采用A系列纸幅面进行制作,宗地过大或过小调整比例尺制作。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1:500、1:1000、1:200005、宗地图的整饰及注记严格按照《规程》附录F4执行。(1)界址边长数据用方正细等线体2.8mm注出,注在线外,字头一律向西或向北。(2)宗地号、地类号、宗地面积用方正细等线体3.0mm界址点编号用宋体3.0mm(3)邻宗的街巷名称用3.5mm方正细等线体注出。(4)北图廊外正中注记单位名称,其字大根据宗地大小分别用黑体5.0x6.0mm6.0x7.0mm6.5x8.0mm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2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5)宗地图编号:如10.00—20.00—04—10—20,前两组数字分别是本宗地所在分幅图的图号,第三个数字为区号,第四个数字为街坊编号,第五个数字为宗地编号。宗地图编号字大分别采用正等3.0x3.0mm3.5x3.5mm4.0x4.0mm若本宗地跨两幅或两幅以上时,以面积大的图幅号进行表示。(6)比例尺用宋体,分别为4.0x4.0mm4.5X4.5.mm、5.0x5.0mm九、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在中地软件系统支持下进行。(1)面积计算均采用解析法公式―1/1「.P=—£XiYf—Yi少或P=—£YiXi」—XiQ2y2y(2)以道路、街道、河流、堤坝中心分界计算街坊面积,街坊内宗地面积之和等于街坊面积。由于凑整形成的不符值,全部符合±0.1“而(n为宗地个数)的限差(3)空地、耕地、菜地、水系、道路等,为了面积计算与汇总的方便,在街坊最后一个宗地号后顺序编排虚宗编号,量算的虚宗范围在权属信息文件予以保留。(4)汇总统计包括a.以街坊为单位的宗地面积汇总表;b.以街道为单位的宗地面积汇总表;c.以街坊为单位的分类面积汇总表;d.以街道为单位的分类面积汇总表。(5)面积汇总,以“平方米”为单位,取至小数点后一位。(6)面积量算数据由计算机按《规程》规定的表格打出。纸张大小可以变更。(7)各种统计汇总,全部进行校核,确保成果准确。十、成果成图资料的检查为了保证地籍成果资料准确,满足乡镇土地管理及合理利用的需要,并为今后城区向东南方向发展提供可靠的规划依据,遵照国家测绘局1995年发布的《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GH1002-95)及《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的有关要求,成果成图资料在作业组自查互检,在项目部检查的基础上,由我院质量技术监控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2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中心组织专职检查人员对该测区的外业、内业等成果成图资料进行了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按优、良、合格三个等级进行评定。1、控制测量的检查各级控制网的图形强度、点位密度、路线布设、位置选择合理,标石、标志的规格和埋设质量、点之记的内容正确,各种测量仪器检验的项目齐全,观测实施正确,手薄的记录和注记正确,各项误差符合《规范》限差要求。对照起算数据,核查平差过程与精度情况,以及资料的完备,均满足《规范》要求。(1)首级控制GPSW点位选择良好,标石埋设稳固牢靠,上下标石标志在同一条垂线上,偏差均在2mmz内,外业观测符合《规程》要求,GPS^共施测等外点12个,平均边长2.24km,全网共28个同步环,环线坐标增量闭合差最大为2.8cm,均小于限差要求,相对精度最大为3.540ppm;由若干个最小独立观测边组成的闭合环为异步环,全网共49个异步环,环线坐标增量闭合差最大为2.36cm,均小于限差要求,相对精度最大为3.143ppm;全网中共有重复观测边7条,最大互差为1.1cm,均小于限差要求;二维平差结果:点位中误差最大为0.4cm,最弱边距离相对精度1/44.2万,均小于限差要求。仪器的性能比较稳定,外业观测精度较高,能满足加密控制的TW攵0(2)一、二级导线图形布设成全站仪附合导线或导线网形式。共布设由83个待定点组成的一级导线网;布设由23个待定点组成的二级附合导线。一级导线布设起闭于E级GPS点,主要沿永佳大道、205国道、xx路、文峰路、等主要道路布设。图形可布设为单导线、单结点或结点网形式,以便有利于低级导线的布设。二级导线布设起闭于GPS点及一级导线点,主要是对一级导线网的进一步加密,以利于图根导线的布设。一级导线网精度统计表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最大值1/31958平向点位中误差最大值2.76(cnj)一、二级导线点点位合理,便于发展利用,标石规格与埋设符合《规范》要求;点之记填写正确,符合《规程》与《规范》的规定。根据《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综合考虑到埋石、图形结构、密度及精度情况,一、二级导线控制测量评为“优”级(3)以我院1999年施测的一级导线点I71、I76为起闭点,与GPS点及一、二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2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级导线点,组成等外水准网、附合路线、闭合环施测GPS点、一级导线点高程。等外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21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水准测量观测方法正确,记录计算资料正规,齐全,符合规范要求。等外水准网基本情况统计表:路线总长度(km)闭合划、差(mrm最大值/允许值单位权中误差(mm/krm最弱点高程中误差(mrm28.93471/±863.27.93(4)图根点密度均匀,通视良好,能满足测图及测量界址点的要求。测区共布设由一千余个图根点组成的图根导线网,图根导线平均边长为90.8m;导线点点位中误差最大为4.57cm,最小为1.15cm;方位角闭合差均不超过限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最大为1/5295,最小为1/15.4万。图根点密度大,分布均匀,观测精度良好。(5)图根点高程采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测定其高程。图根导线三角高程路线起闭于高级控制点,其边数均不超过12条。三角高程路线闭合差最大为17.6mm,最弱点高程中误差4.2mm三角高程路线闭和差均满足限差要求(详见图根导线三角高程精度统计表)。2、成图图面检查各级控制点的密度、位置能够较好的满足地籍测图需要,图廓整饰符合《规程》和《技术设计书》要求;地籍要素、界址点、地类号、宗地号、街道号、街坊号等注记齐全,表示正确,符号运用恰当;地物、地貌的综合取舍恰当,内容完整,符号配置协调,各种注记正确,位置和数量恰当。所有图幅均经过小组和项目部100%勺内业检查和外业巡视检查。院部在此检查的基础上,对部分图幅进行了外业抽查。抽查外业巡视80幅,设站检测界址点、地物点1370点,其结果小于1/2限差的占67%小于2/3限差的占98%点位中误差为3.2cm。量取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地物点问距、地物与地物点间距共5236条,小于1/2限差的占61%小于2/3限差的占96%十一、经验与体会我院所承担的xx区地形地籍测量项目,在xx区国土资源局领导和地籍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20余名同志的不懈努力,五个多月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任务,为xx区的土地管理和城市建设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工作中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体会:1、xx区辖区的地籍测绘和权属调查工作的重点是权属调查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将直接影响整个工期。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应通过不同渠道(如广播、电视、报纸等)加大宣传力度,最好能由政府部门专门下发通知或文件至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避免只由调查员到各单位、居民区进行一对一的宣传,扩大宣传的力度和深度。让全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23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市居民从多渠道了解这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牵涉到自己切身利益,对其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有充分理解。2、地形地籍的测绘工作和地籍权属的调查工作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各工序间环环相扣、相互牵制,因此应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有序推进,应组建工作指导小组、技术监督小组等,进行全程科学有效的管理,否则会造成大量人力、设备资源的浪费,甚至出现窝工、返工现象,影响整体工期。3、地籍调查和地籍测绘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对作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因此,只有加强业务培训,熟悉各项土地法律、法规,深刻理解《规程》、《规范》、《技术方案》,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才能做好该项工作。4、地籍调查和地籍测绘工作测区范围大,数据资料多,认真做好质量检查工作,严把质量关,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尺度是搞好这项工作的基础和关健。5、在地形、地物、地貌和权属变化不大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原有老资料进行检核,尤其对于权属部分,对于变更之处应认真核实,搞清原因,确保成果、成图的准确性。6、建议国土资源局定期召开由专家和作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协调会,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统一标准,以保证成果资料的统一。7、作业中尽量以作业组为单位按街坊相互配合,即地籍测量与权属调查工作由同一小组负责相互配合完成,这样可避免调查、测量脱节现象,保证数据、成果的一致性,同时可根据两项工作的不同特点,可进行穿插作业,合理安排生产,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8、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目前软件的开发均为通用商业软件,可能会对具体项目存在一些使用上的问题,生产过程中同样借鉴过去的一些施工有效对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一些实用的小程序,来解决软件功能的欠缺和对数据质量的检查控制。9、同时还要与软件、仪器商进行合作,争取他们在技术上的改进和硬件上的支持,最终目的是确保项目如期优质完成。十二、上交资料1、技术设计、技术总结、检查报告;2、E级GPS一、二级导线点之记;3、E级GPS一、二级导线点外业观测记录及计算资料;4、E级GPS一、二级导线控制点成果表及控制网图;5、等外水准观测记录、计算资料、成果表及水准网图;6、图根观测记录、计算资料、成果表及控制网图;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23 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7、数据精度统计表;8、街道、街坊划分图;9、地籍地形分幅纸图、图幅结合表;10、各街道街坊的宗地图;11、以街坊为单位的界址点成果表,宗地索引图;12、各街道街坊的面积计算与汇总资料;13、各种仪器检定资料;14、数据光盘。电话:传真:xx测绘总院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