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ID:6363062

大小:1009.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1-11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_第1页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_第2页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_第3页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_第4页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姓名:班级:C08建环(2)班学号:题目: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指导老师:浙江海洋学院教务处2011年06月25日附2:浙江海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学院船舶与建筑班级C08建环(2)班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生姓名(学号)课程名称空气调节设计题目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完成期限自2011年6月19日至2011年6月25日共1周设计依据本课程设计从空气调节的处理对象——湿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入手,继而介绍了空调设计时如何进行负荷和送风量的计算,如何对空气

2、进行热湿处理,如何合理的选择空气调节系统,如何确定合理的气流分布型式,如何适应室内外气象参数的变化对空调系统进行运行调节,如何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如何有效的减少空调系统的噪声以及振动传递,如何对空气建筑进行防火排烟,如何对空调系统进行测定与调整。设计要求及主要内容学生在开始设计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建筑图纸的识读及空调系统设计基础工作;对建筑物内的照明,人员,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建筑物冷(湿)负荷的计算:先进行单个房间的冷(湿)负荷计算,再进行分层的冷(湿)负荷的综合,最后计算出整个空调系统的冷(

3、湿)负荷。空调系统的选定和设计:根据建筑结构、地点、性质、规模、用途、使用特点、室外和室内计算参数、负荷变化规律、室内温湿度要求、节能、消声、减振等因素,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的确定及风道水力计算:根据室内温湿度精度要求,考虑气流速度、噪声、建筑特点、房间布置等因素,计算出各房间的风量。风道水力计算:送风系统的设计,平面布置,管道尺寸计算,风机的选择;各类型管道的阻力计算。气流组织设计:房间送、回风的方式;送、回风口的类型及布置;送、回风的温度及速度;房间气流组织的校核。空调水系统的设计:空调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水管布置;

4、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来源和输送;水管内流速的选定;水管尺寸的计算;绘图及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完成图纸,并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图纸:包括每层的布置平面图,风系统轴测图,水系统轴测图,总说明,图例等。要求:至少具有折合二张A0图幅中等复杂程度以上的工程设计图纸(示意图不计),采用计算机绘制。参考资料《空气调节》赵荣义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空气调节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空气调节》清华大学出版社薛殿华主编指导教师签字日期附3:浙江海洋学院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学院船舶与建筑班级C08建环(2)班

5、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生姓名(学号)徐清海(081307207)课程设计名称空气调节题目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答辩评语及成绩答辩小组教师签名:年月日上海某办公楼办公室空调设计前言空调是空气调节的简称,是使室内空气温度、湿、清洁度和气流速度(简称四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一项环境工程技术,它满足生活舒适和生产工艺两大类的要求。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地区发生罕见的干旱天气,为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的空调冷热源问题,美国率先研制出风冷式冷水机,用空气散热代替冷却塔,其英文名称是:Airco

6、olChiller,简称为Chiller!在空调历史中,美国已经发展和改进了有风管的中央单元式系统,并得到了正在现场安装和修理有风管的单元式空调系统的空调设备分销商和经销商的强力支持。WRAC是最简单和最便宜的系统,能够很容易的在零售商店中购得,并在持续高温来的时候自己安装。同时,无风管的SRAC和SPAC自70年代起在有别于美国市场的动力下在日本得到发展和改进。之后,设备设计和制造技术在90年代被转让到中国,这是通过与当地公司(包括主要元件如压缩机、热交换器、电劝机、精细阀和电子控制器的本地制造商)组成的合资公司进

7、行的。在90年代中国也从其它先进国家吸收了较大型空调设备的先进高新技术,并与多数是美国的大公司组成合资企业。我国于1931年首先在上海纺织厂安装了带喷水室的空气调节系统,其冷源为深井水。随后,也在一些电影院和银行实现了空气调节。空气调节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和对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意味着受控的空气环境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操作和保证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安全操作、保护人体健康、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重要意义。实际证明,空气调节不是一种奢侈手段,而是现代化生产和社会生

8、活中不可缺少的保证条件。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不仅要在能源利用、能量的节约和回收、能量转换和传递设备性能的改进、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优化及计数机控制等方面继续研究和开发,而且要进一步研究创造有利于健康的适于人类工作和生活得内部环境。可以预料,空气调节将由目前主要解决空气环境的调节和控制发展到内部空间环境质量的全面控制和调节,即所谓的内部空间的人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