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管疾病

外周血管疾病

ID:63523884

大小:69.6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8-25

外周血管疾病_第1页
外周血管疾病_第2页
外周血管疾病_第3页
外周血管疾病_第4页
外周血管疾病_第5页
外周血管疾病_第6页
资源描述:

《外周血管疾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外周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血管超声检查与血管造影(DSA)血管造影是血管疾病检查的“金标准”;血管超声检查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无创性血管检查方法。血管造影能清晰直观显示血管走行及管腔内病变,但有以下缺点:1、血管造影需动脉穿刺,属有创检查。2、有放射性,不宜短期多次检查,不利于病变短期动态观察与术后随访。3、价格昂贵,不适合作临床常规检查方法。4、主要显示血管腔内形态变化,而不能显示血管壁结构变化,虽能直观显示血管狭窄部位及程度,但不能直接用来进行血流动力学数据方面的测量。血管超声检查有如下优点:1、

2、无需使用造影剂,无创、无放射性、价廉,可作临床常规检查方法,可用于病变短期动态观察和长期随访。2、不仅能实时显示血管走行与血管腔内的病变,而且能显示血管壁及血管周围组织的病变,同时还能用Doppler超声直接测量血流动力学数据。*颈部血管及四肢血管解剖颈部大血管:颈总动脉(6-7mm),颈内动脉(5-6mm),颈外动脉(4-5mm),椎动脉(3-4mm),颈内静脉。上肢的主要动脉:锁骨下动脉(5.6mm),腋动脉(4.6mm),肱动脉(3.6mm),桡动脉,尺动脉。上肢的主要静脉:(深静脉与同名动脉

3、伴行)1、深静脉:桡静脉(成对),尺静脉(成对),肱静脉(成对),腋静脉,锁骨下静脉。2、浅静脉:头静脉(桡侧走行汇入腋静脉),贵要静脉(尺侧走行,与肱静脉汇合成腋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正中静脉。下肢主要动脉:股总动脉CFA(8mm),股浅动脉SFA(6mm),腘动脉(5mm),胫前动脉(足背动脉),胫腓干,胫后动脉和腓动脉。下肢的主要静脉:(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1、深静脉:胫前静脉(成对),胫后静脉与腓静脉(成对),胫腓静脉干(成对),腘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股总静脉。2、浅静脉:大隐静脉

4、GSV(小腿及大腿内侧走行汇入股总静脉),小隐静脉(小腿后方走行汇入腘静脉)3、穿静脉:连接浅静脉与深静脉,并将血液从浅静脉引流到深静脉。*动脉管壁结构与动脉类型动脉管壁结构:内膜:内皮层、内皮下层、内弹力膜。中层:平滑肌、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外膜:弹性组织动脉类型:1、弹性大动脉:主动脉与肺动脉,中层有丰富的弹力纤维,又称弹性贮器血管。2、肌性中动脉:大动脉分支如股动脉、臂动脉、颈动脉分叉远段,中层主要是平滑肌,弹力纤维成分明显减少,肌性中动脉的收缩与舒张可调节血流量分配,又称分配血管。3、细小动

5、脉:指直径2mm以下的小动脉,中层绝大部分为平滑肌,弹性小,但收缩力强,可在神经-体液调解下收缩或舒张,改变管腔大小与血流阻力,又称阻力血管。*外周血管疾病的2-DE、CDFI及PW观察与分析1、2-DE观察与分析(1)确定血管解剖位置:起始,走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变异,移位,受压等。2)观察血管壁情况:管壁层次,厚度,斑块,夹层等。(3)观察血管腔情况:狭窄,扩张,管腔内异常回声。2、CDFI的观察与分析(1)血流方向。(2)血流信号充盈管腔的情况:充盈缺损,狭窄,扩张,闭塞。(3)层流与湍流信

6、号。3、Doppler频谱的观察与分析(声束与血流夹角小于600)(1)血流方向(2)血流速度(3)频谱形态:层流:窄带频谱,包络光滑,光点密集,辉度较亮,中央空窗。湍流:宽带频谱,包络不光滑,光点疏散,辉度较暗,中央充填。(4)频谱测量血流速度与时间测定:Vmax,Vmin,Vnean;AT(加速时间);AC(加速度);SVR(收缩期峰速比率)血流阻力测定:RI,PI,S/D血流量测定:Q=Vmean*A*T*彩超仪的调节以及如何提高彩色血流信号的敏感性:1、改变患者的体位与扫查部位:尽可能利用声

7、窗;设法减少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2、适当调节彩色增益:增益过低,管腔内血流充盈不佳且着色暗淡。增益过高,血流信号外溢。3、建立适当的壁滤波:壁滤波过小,不能消除管壁搏动伪像;壁滤波过大,则抑制血管内血流信号。4、设定适当的彩色速度范围:以正常动脉段内不产生彩色倒错现象的最低彩色速度范围为佳。5、缩小彩色框和改变彩色框倾斜的角度6、提高彩色优化7、加大声输出功率。*外周动脉狭窄的Doppler超声表现: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上游血管病变影响下游血管血流信号强度,下游血管病变影响上游血管血流阻力。1、狭

8、窄前段(层流区):为层流区,狭窄较重时血流阻力增高,呈高搏动性血流频谱,PSV及EDV减低。2、狭窄处(射流区与射流旁区):中度狭窄(直径狭窄率大于50%)以上时,有高速射流。A、收缩期峰速PSV增高B、舒张末期流速EDV增高C、收缩期峰速比率SVR增高(狭窄处PSV与狭窄近心段正常动脉PSV之比)3、狭窄即后段(湍流区):为高速湍流频谱,狭窄以远1cm内最显著,2cm处湍流信号减弱,3cm处恢复相对层流。4、狭窄远段(再层流化区):在重度动脉狭窄时,狭窄远段动脉血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