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只是心陶醉

寂寞只是心陶醉

ID:63382530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9-07

寂寞只是心陶醉_第1页
寂寞只是心陶醉_第2页
资源描述:

《寂寞只是心陶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寂寞只是心陶醉作者姓名:赵光才(13349779549)单位:长阳县民族高级中学通讯地址: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民族高级中学(邮编:443514)【关键词】【摘要】欧阳修有云:“晋无文章,惟陶渊明之《归去来兮辞》而已。”一直以来,我们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将本文解读为陶渊明因看不惯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丑恶,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因而世称靖节先生,彰显的是陶渊明高风亮节。但这不足以成为后世无论穷达的文化人都可以从他身上获取安慰的理由,因为古圣之中持高风亮节者甚多。因此,本文拟从新的角度来解读文本,以期寻到这个理由。《归》文开篇便点明要“归”,至于理由嘛,简简单单

2、:“田园将芜”、“心为形役”、“迷途”。好一个“心为形役”!既点明了他的现实处境,又是归隐的绝佳理由之一。接下来,文中便写了一系列归后之乐:乐天伦、乐饮酒、乐盘游、乐情话、乐琴书、乐农事、乐天命。归隐后的陶渊明生活虽然很清贫,但从《五柳先生传》中我们约略可以知道他是安贫乐道的: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3、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回归大自然,便融入大自然,作为封建文人的他,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他的劳动却带了几分书卷气:下田做事“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劳动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求体味快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会使任何一位农民忧心如焚,而他却无所谓,依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乐此不疲。农闲时且去听风观雨,采菊饮酒,登高而啸,临流赋诗,弄点文字,全身心地放松,享受着造化的清闲。只不过在出门观游之后多少有些惆怅:“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但他依然“乐夫天命”,过得快

4、乐。追求自由和真善美是人的本性。陶渊明的归隐具有二重性:对内外冲突矛盾的取舍,即对“田园将芜胡不归”、“自以心为形役”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处理。作为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文人,他一定也想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作为个体的人,他一定也想着要过得开心、幸福,当二者的冲突不可调和时,他选择了回归,因为他自知无法从那个“尘网”中突围出来。当然,我们不能单纯地说他的归隐是消极还是积极,因为在仕途不畅或大红大紫时,退出江湖是许多封建文人的选择。因为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既然不能“为天地立心”

5、,不能“为生民立命”,不能“为万世开太平”,那么就“为往圣续绝学”吧,但陶渊明归隐后的著述多是有感而发,随意而为之,至于会取得多大成就则不予考虑,因为只想自娱而已,后世的陶宗仪就是一个典型。陶渊明在仕途上可谓不达,有心为官却不愿违心做人,所以面对顶头上司的责难,干脆来他个“我不干了”,封印离职回家转,从此不再去理会那“劳形之案牍”,完完全全摆脱了“役”从而获得了身与心的双重自由,得意且忘言。存在主义认为:生命的本质要靠人的选择和行动去证实。“穷则独善其身”,对于一个生命而言,没有比心灵的自由快乐更重要的事,这正是“心为形役”的最好注脚。既然不能实践现实的追求,便去寻求灵魂的诗意栖居。

6、但古代文人一旦面临困境,多数是苦闷彷徨的,所以,陶渊明的追求便以稀为贵了,也正是这种超然使得他“高人一等”了。虽然孤独却成为了精神上的贵族。“生命的富有,不在于自己拥有多少,而在于能给自己多少广阔的心灵空间。同样,生命的高贵,也不在于自己在什么位置,只在于能始终不渝地坚守心灵的自由。”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发现“争得心灵自由的空间”恰恰是饴养后人的理由,因为所谓的幸福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个人的感觉。如果以反弹琵琶的方式去解读本文,认为他笔下的东西和他真实的生活是相反的,那么“归隐”便不存在了,高风亮节也荡然无存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为了寻求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

7、田园诗的“超然”也成了饴养后人的理由。尽管这种解读有违阶级分析理论,也违背了“知人论世”的原则,但在今天,市场化时代的人们已经对所谓的深度和崇高失去了兴趣和耐性,躲避崇高,拒绝深度是这个时代大众的普遍心态。人们从崇高精神转向了对物质实惠的崇拜,在物欲横流中,人们对物质、金钱关注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对自身心灵的关怀。从这一点来说,善意背叛的解读便有了积极的现实意义。文学即人学,当今的“以人为本”理念也才有充实的注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