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3373533
大小:66.2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3-10-13
《灌注桩浇筑常见6大问题的预防及处理[岩土工程类优质文档首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灌注桩浇筑常见6大问题的预防及处理[岩土工程类优质文档首发]灌注桩浇筑常见6大问题的预防及处理一、初灌未封底桩底沉渣量过大,使初灌不能正常反浆,或导管距孔底太远,初灌量不够没有埋住导管。造成这种原因是检查不够认真,清孔不干净或没有进行二次清孔。认真检查,采用正确的测绳与测锤;一次清孔后,不符合要求时,要采取措施:如改善泥浆性能,延长清孔时间等进行清孔。在下完钢筋笼后,再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清孔。导管底端距孔底高度依据桩径、隔水阀种类、大小而定,最高不超过0.5m,二、导管堵塞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磴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磴表面的沉淀物,造成磴灌注极为困难,造成堵管,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浇注速度,开始浇磴时尽量积累大量磴,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可以克服泥浆阻力。快速连续浇注,使磴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可防导管堵塞;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应匀速向导管料斗内灌注,如突然灌注大量的混凝土导管内空气不能马上排出,可能导致堵管,若管内空气从导管底端排出,可能带动导管拔出混凝土面。混凝土的质量是堵塞导管的主要原因,必须把好质量,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或离析使石子聚集在一起流动性差,导致堵管。导管使用后及时冲洗,保证导管内壁干净光滑。如发生堵管在导管上部可用钢筋疏通,在下部提取导管上下振击。 三、导管拔出混凝土面导管提漏有两种原因:a.当导管堵塞时,一般采用上下提振法,使混凝土强行流出,但如果此时导管埋深很少,极易提漏。b.因泥浆过稠,在测量导管埋深时,对磴浇注高度判断错误,而在卸管时多提,使导管提离磴面,也就产生提漏。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标高出现错误,导致导管埋深过小,出现拔脱提漏。特别是灌注后期,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为混凝土表面。因此,我们按照规程用规定的测深锤测量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并认真核对,保证提升导管不出现失误。如误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做及时处理。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较小时,终止浇注,重新成孔。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较高时,可以用二次导管插入法,其一是导管底端加底盖阀,插入混凝土面1.0m左右,导管料斗内注满混凝土时,将导管提起约0.5m,底盖阀脱掉,即可继续进行水下浇注混凝土施工。由于要克服泥浆对导管的浮力,混凝土面较深时,不宜采用。此方法使用时,安排有经验的工程师现场指导,导管长度、吊预制混凝土球阀铁丝长度、铁丝抗拉强度、混凝土面实际位置等数据,在事先正确确定。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灌注磴过程中随时测量导管埋深,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四、钢筋笼上浮当灌注到钢筋笼底部时,应缓慢放料,尽量减小埋深,减小对导管的冲力。五、混凝土拌制不符合要求混凝土配合比中水灰比控制在0.5〜0.6,砂率应在40%^50%粗骨料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20cm,要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用料上优先采用中粗沙,级配较好的卵石,矿渣硅酸盐水泥,避免使 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和易性与水泥品种、砂率有极大的关系,砂率小、粗骨料级配不好,搅拌出的混凝土极易离析,影响水下浇注混凝土质量。在灌注中出现的种种事故有很多都和混凝土质量有关,所以一定要把好混凝土的质量关。六、桩身有夹渣、夹泥、蜂窝浇注过程中,须不断测定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并根据混凝土供应情况来确定拆卸导管的时间、长度,以免发生桩身夹渣、夹泥、蜂窝事故。泥浆过稠,如泥浆比重大且泥浆中含较大的泥块,增加了浇注磴的阻力,因此,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导管堵塞、流动不畅等现象,有时甚至灌满导管还是不行,最后只好提取导管上下振击,由于导管内储存大量磴,一旦流出其势甚猛,在磴流出导管后,即冲破泥浆最薄弱处急速返上,并将泥浆夹裹于桩内,造成夹泥层;灌注磴过程中,因导管漏水或导管提漏而二次下球也是造成夹泥层的原因。使磴面处于垂直顶升状,不使浮浆、泥浆卷入磴是防治夹渣、夹泥、蜂窝的关键。结语: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本文由王敏老师编辑整理,感谢大家的支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