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的病虫害防治

魔芋的病虫害防治

ID:63341252

大小:71.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09-27

上传者:灯火阑珊2019
魔芋的病虫害防治_第1页
魔芋的病虫害防治_第2页
魔芋的病虫害防治_第3页
魔芋的病虫害防治_第4页
魔芋的病虫害防治_第5页
魔芋的病虫害防治_第6页
资源描述:

《魔芋的病虫害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魔芋的病虫害防治魔芋形成一定规模集中成片种植后,群体密度高、湿度大,病虫草害发病随之加重,引起魔芋严重减产,甚至全田无收,成为影响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一些农户形容魔芋生产是“本大、利大、风险大”,其“风险大”就是指魔芋病害对生产的威胁大,导致魔芋大面积生产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魔芋易发病。因此,防病治病是魔芋丰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措施。在魔芋生产中,病虫杂草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白绢病、叶枯病、黑腐病、病毒病、缺素性病症和日灼病,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软腐病,白绢病;害虫主要有甘薯天蛾、斜纹夜蛾、豆天蛾(猪儿虫)、蛴螬(金龟子)、蝼蛄、小地老虎等;杂草主要以禾本科、沙草科杂草为主。1、杂草防治:魔芋播种出苗前,一是预计魔芋5天后将出苗时,杂草已开始发生,可亩用20%克芜踪水剂250亳升兑水45公斤,对地面杂草进行喷雾;杂草较多时,用量加大;注意本剂是触杀剂,能迅速杀灭杂草,2小时见效,但不能治根;二是预计魔芋20天后才出苗,杂草已发生时,可亩用10%草甘膦水剂500毫升、或亩用41%农达水剂200--300毫升兑水30公斤对地面杂草喷雾,该两种剂型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靠杂草叶部吸收,兑水量不能太多,喷雾要彻底均匀,以免药液滴灌,药效降低;杂草一般7天后死亡,旦能杀灭杂草根部。 2、害虫防治:虽然魔芋害虫不如病害的危害大,但魔芋由于一年仅生长一片复叶,这唯一的功能叶发生虫害,损失也较大;更严重的是害虫啃食后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引起病害流行;因此,魔芋的害虫防治,也不能忽视。(1)地下害虫防治:危害魔芋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小地老虎,可亩用50%辛硫磷200毫升与施用农家肥混合作底肥,可防治地下害虫;在块茎膨大期,用90%敌百虫35--45毫兑水45公斤进行灌窝,也可治理地下害虫。(2)地上害虫防治:危害魔芋地上部分的害虫主要有甘薯天蛾、豆天蛾、斜纹夜蛾的幼虫,虫口少时,可人工捕杀;虫量多时,可亩用2.5%的敌杀死20毫升兑水45公斤进行叶面喷雾。3、病害防治:目前我国魔芋病害有12种,其中魔芋软腐病、魔芋白绢病、魔芋根腐病、魔芋枯萎病等为当前主要病害;魔芋为多年生植物,一年仅长一叶,植株感病后也不能再生新叶;只有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才能把病害降至最低限度一、农业防治措施1、选用耐病或抗病品种:目前生产上应用的花魔芋,因长期种植,未提纯和选育,使当地农家种种性退化、品质下降、抗病性能降低和产量低而不稳,所以,应通过在病区选育抗病植株,育出抗病性强、膨大性好、葡甘露聚糖含量高的优良新品种;也可引进花魔芋良种,还可引进白魔芋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2、确定种植区域:根据我们近几年的调查和试验研究结果,山区海拔500米以下区域伏期气温高,干旱严重,昼夜温差小,植株抗病 性降低而易发病;1000米以上区域气温低,生长慢,产量低。因此魔芋种植的适宜区域可确定在海拔500〜1000米的区域;此区可大力发展,以形成区域化的魔芋种植格局;还应避开多风灾地域,以免风灾造成叶柄折断,植株停止生长。3、建立种芋繁育基地:长距离调运种芋易受损伤,播种后发病重,各县和各主产乡(镇),应在种植区海拔较高的区域,就近建立种芋繁育基地,实行统一供种,保证种芋规格和质量,尽量减少或避免种芋带菌,县际间确需调种,可在3月中、下旬进行,选用硬质竹筐或木条箱包装,每层种芋间用麦草或稻草隔离,切忌使用塑料袋、纺织袋和麻袋装运。4、实行轮作倒茬:一般连作地块病重,可与禾谷类作物实行三年轮作,以减少田间菌量;小麦或油菜种植区可在魔芋收后播种小麦或移栽油菜,其成熟期魔芋求出未出苗或正出苗,可多收一季作物。5、推行间套遮阳:魔芋喜阴,怕强日光趋向直射;推行魔芋与玉米间作,通过玉米遮阳可降低魔芋发病率。可采用133〜150厘米带型,双行魔芋间作单行玉米;也可用167厘米带型,双行魔芋间作双行玉米。上述两种与玉米间作的带型魔芋病株率较纯种的魔芋降低17.9〜18.1个百分点,魔芋产量提高16.55〜42.12%。6、提高播种质量:做好冬前深耕和春季整地,除净魔芋残茬;适期播种:海拔700〜800米可在4月上旬播种,海拔800〜1000米可在4月中旬播种,海拔1000米以上可在4月下旬播种。合理密植:种芋大小为50〜100克的每公顷种7.5万窝左右;100〜200克的每公顷种5.25 万窝左右;200〜300克的每公顷种3.75万窝左右。7、改进栽培方式:魔芋喜湿润,但又怕水渍,在魔芋球茎膨大期,正值山区连阴雨季,为防止因排水不良出现渍害而引起病害暴发,改平作为垄作,既可避免因田间积水而发病,又增厚土层,增大昼夜温差,促进球茎膨大和地上部分生长。8、合理施肥,注重增施钾肥:魔芋施肥应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以有机肥为主;钾、氮、磷结合,魔芋需肥以钾肥为主,其次为氮,磷第三;钾肥可提高魔芋的抗病性、抗干旱性、抗倒伏性和耐贮性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底肥与追肥相结合,以底肥为主,底肥应占施肥总量的80%以上。农家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后再使用,追肥采取乍苗追肥。一般每公顷施农家肥2.25〜3万公公,硫酸钾150公斤,磷酸二铵150公斤。化肥不要直接接触球茎或植株,以免烧伤种芋或叶柄表皮利于病原菌入侵。9、覆盖栽培:海拔1000米以下产区,在播种起垄后,垄面上可覆盖5〜10厘米厚的麦草或稻草,或野干草,每公顷用量4500〜7500公斤;覆盖物经过石灰水或药剂浸泡。海拔1000米以上区域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10、适时抢晴收获:魔芋与甘薯一样,整个生育期一直进行养分的积累,地上部分倒苗后,球茎仍能继续膨大;所以,收获既不能过早,又不能过迟,一般可在植株倒苗7d后抢晴收获;收后按大小分级,出售或留种。留种的球茎要不伤不破,保护顶芽,避免机械损伤;同时,收集芋鞭和摘除鲜芋周围的壮芽留种。 二、化学防治措施1、土壤消毒:进行土壤消毒可有效减少土壤病原数量,控制其发生与传播;目前,较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为结合春季整地,对连作地块每公顷撒施生石灰750〜1050公斤,撒匀深翻,一周后播种。防治地下害虫可每公顷用90%敌百虫晶体1.5〜5公斤,拌细土450公斤均匀撒施田间,翻耕入土。2、种芋处理:在播前选种和晒种的基础上,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77%可杀得500〜800倍液浸种20〜30分钟,晾干后播种。若种芋带病,可先削去病斑,再用药剂浸泡,在此基础上进行拌种处理。拌种配料为80%草木灰、19%生石灰、1%多菌灵,在浸种后水分尚未干时趁湿拌种,晾干后即可播种。3、化学除草:播种后出苗前20天,当田间杂草密度较大时,用41%草甘膦水剂工(农达)或30%增效草甘膦可溶性粉剂(永达)对水喷雾,可有效防除杂草。4、药剂灌根:大田种芋出苗后,用78%科博或64%杀毒矶1000〜15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100〜150毫升,以使种芋和叶柄周围形成药剂保护层。5、处理病株:魔芋出苗后,经常到田间检查,当大田零星发病,应立即拔除中心病株,并在田外焚烧,及时挖除病穴的病土,并对病穴喷洒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400〜500倍液,或撒施生石灰进行消毒,控制发病中心,防止病菌传播蔓延。6、统防统治:在植株散盘后,结合病虫测报,开展大田统防统治。 可选用一药多治的新药剂;如杀毒矾、农抗120、科博、可杀得等,按每公顷用量对水750公斤、并加1.5〜3公斤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针对单家独户防效差的问题,可采取以乡或村为单位组建机防队,统一机械,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连片防治,每隔7〜10d防治1次;并要注意药剂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效,将病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