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331105
大小:9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1-10
《电大小学教育专科【中国教育简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大【中国教育简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中国教育简史】形考作业一:一、填空题l、西周官学在设置上可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层次上可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西周诸侯所设的大学被称泮宫。2、先秦诸子百家中,被韩非称为“显学”的是儒家和墨家。3、孔子招收学生的原则是有教无类。4、“因材施教”的提法源于朱熹《四书集注》。5、汉代太学建立于公元前124年,教师称为博士,学生称为弟子。6、中国,也是世界第一所文艺专门学校是鸿都门学。7、魏晋南北朝颜之推时期写的《颜氏家训》一部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8、一般认为公元6
2、06年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9、韩愈认为,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10、《中庸》关于学习的五个步骤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二、判别改错题l、西周学校已有较完备的制度,从层级设置上看,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改正:2、“礼”和“射”是西周大学中最主要的课程。(×)改正:“礼”和“乐”3、孔子认为治国治民最根本的是教育。(√)改正:4、孔子是第一个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上论述教育作用的思想家。(√)改正:5、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即
3、道德教育和知识教百,而以后者为重心。(×)改正:以道德教育为重心6、孔子认为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要以完善人格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改正:7、孔子把“礼”教和“乐”教视为政治的重要手段,是政治和刑罚的基础。(√)改正:8、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改正:9、孟子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改正:10、《大学》所要求的教育目标是“明明德’’、“亲民”、“至善”其中“明明德”是最高要求。(×)改正:最高要求是“至善”11、汉代太学建立于汉文帝时期。(×)
4、改正:建于汉武帝时期(前124年)12、“三纲”是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改正:三纲五常13、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依据是“性恶说”。(×)改正:兼有善恶因素14、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中,最受重视的是明经科。(×)改正:最受重视的是进士科三、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内容为:礼不下庶人,官师不分,政教合一。在这种体制下,教育权、受教育权被奴隶主贵族掌握,学校教育也被奴隶主阶级独占,具有极强的阶级性。教育机构和行政机构合二为一。2、明人伦:“明人伦”是孟子概括
5、的教育目的。其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孟子认为处理好这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的目的是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的道德观念。3、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建于齐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性质上虽属官办,但实际上是由许多私学组成,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其办学特色有: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学士守则。4、教学相长:《学记》的教学原则之一。认为教和学是教学的两个方面,再者相辅相成。它揭示了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和教与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
6、促进的辩证关系。“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5、次相授受:是汉代解决经学教育师资不足的办法。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育其他弟子,可以二传、三传乃至更多。这样,使一个教师可通过逐次相传的方式教授众多弟子,大大扩展了教育范围和成效。6、越名教而任自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嵇康的教育思想。“越名教”即反对“名教”,批判和否认儒家的“名教”教育思想。“任自然”即实施自然主义教育,让人像自然事物一样,自然而然的发展。这一教育思想对于促进教育领域中的百家争鸣,全面认识教育的
7、属性有积极意义。7、著录弟子和及门弟子:汉代私学多设于经学大师的家乡,有的大师名气大,很多人慕名欲得教诲,但又难于亲往门下直接受教,于是只在大师门下著录其名,称“著录弟子”,就具有了弟子的身份。亲身前往教师处受教的弟子称“及门弟子”。8、文翁兴学:汉代蜀郡太守文翁欲移风易俗,推行教化,先从郡吏用选泒聪慧者10余人到长安,就学于博士。数年后,这些人学成归来,于是文翁在成都立学,招收属县子弟入学,学成者予以重用,蜀郡从此学风大盛,此为“文翁兴学”。四、简答题1、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①首创和学
8、,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文化学术的下移;②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③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④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⑤总结了教学实践经验,其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揭示了一定的教学规律。2、简述孟子的道德教育原则与方法。①持志养气②动心忍性③存心养性④反求诸己3、简述荀子的择师标准。荀子认为,当老师有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