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中刚性版和弹性板应用小集

pkpm中刚性版和弹性板应用小集

ID:6306478

大小:8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9

pkpm中刚性版和弹性板应用小集_第1页
pkpm中刚性版和弹性板应用小集_第2页
pkpm中刚性版和弹性板应用小集_第3页
资源描述:

《pkpm中刚性版和弹性板应用小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pkpm中刚性版和弹性板应用:做为一名PKPM一线的结构技术服务人员,最能发现用户的疑惑,在最近一段新版软件的使用中,很多设计人员还是对几种弹性板的运用理解不到位,我这里大概做一个简单阐述,以方便设计人员再设计中正确运用这几类板。通常情况下在计算周期比和位移比这两个结构的整体指标的时候,是选择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刚性楼板的物理意义是楼板平面内无线刚,平面外刚度为0。弹性板6表示完全弹性的有限元壳,其面内刚度用平面应力膜模拟,平面外刚度用厚薄通用的厚板元模拟,这种楼板计算假定从理论上来说最符合楼板的实际受力情况

2、,但是由于存在平面外的刚度,将促使楼板与梁共同分担上部结构引起的内力,从而使梁的弯矩和配筋相应的减小,减小的弯矩部分由弹性楼板承担,这样与采刚性楼板假定的内力与配筋不同,因此,不要轻易选择弹性板6,弹性板6主要用于板柱体系或者板柱剪力墙结构。弹性膜假定采用的是平面应力膜单元,真实地反映楼板的平面内刚度,同时忽略平面外刚度,即平面外刚度为0。由于弹性膜真实地反映平面内刚度,又可以避免采用弹性板6而造成梁的安全度的降低,因此,较多用于体育场馆,楼板开大洞、楼板平面布置时产生的狭长板带、框支转换结构中的转换层楼板、多塔

3、连体结构中的弱连接板,以及坡屋面。在未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时,坡屋面软件在计算的时候默认采用的是弹性膜,不必要再去定义。弹性板3假定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平面外的刚度为有限刚,面内采用了刚性楼板假定的有限元壳,面外采用厚薄通用的中厚板元模拟,主要适用于厚板转换结构的转换厚板,这类结构的转换板比较厚(1米以上),其面内刚度很大,通过厚板的面外刚度,改变传力路径,将厚板上的结构荷载传递到下部。弹性楼板的计算和选择(一)什么是弹性楼板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弹性变形的楼板。(二)弹性楼板的造择与判断⑴楼饭局部大开洞(图略)⑵板柱体

4、系或板柱—抗震墙体系:《高规》第5.3.3条规定:对于平板无梁楼盖,在计算中应考虑板的平面外刚度的影响,其平面外刚度可按有限元方法计算或近似将柱上板带等效为扁梁计算。根据《高规》的此项规定,板—柱体系要考虑楼板的平面外刚度,因此板柱体系要定义弹性楼板(如图2所示)。(图略)⑶框支转换结构研究表明,对于框支转换结构,转换梁不仅会产生弯矩和剪力,而且还会产生较大的轴力,这个轴力不能忽略。在SATWE软件中,只有定义弹性楼板才能产生转换梁的轴力。因此,对于框支转换结构,必须整层定义弹性楼板。⑷厚板转换结构对于厚板转换结

5、构,由于其厚板的面内刚度很大,可以认为是平面内无限刚,其平面外的刚度是这类结构传力的关键。因此,此类结构的厚板转换层应定义为弹性楼板。⑸多塔联体结构:多塔联体结构的连廊定义为弹性楼板。(三)四种计算模式的意义和适用范围⑴刚性板假定假定楼板平面内无限刚,平面外刚度为零。①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应用《高规》第5.2.2条规定: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中,现浇楼面和装配整体式楼面中梁的刚度可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放大。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取1.3~2.0。对于无现浇面层的装配式结构,可不考虑楼面翼缘的作用。②适用范围:楼

6、板形状比较规则的结构。⑵弹性板6假定①楼板的平面内刚度和平面外刚度均为有限刚。②适用范围:板柱体系或板柱-剪力墙结构。⑶弹性膜假定①采用平面应力膜单元真实地反映楼板的平面内刚度,同时又忽略了平面外刚度,即假定楼板平面外刚度为零。②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楼板厚度不大的弹性板结构中,比如体育场馆等空旷结构、楼板局部大开洞结构、楼板平面布置时产生的狭长板带(如图1(C)所示,图略)、框支转换结构中的转换层楼板、多塔联体结构中的弱连接板(如图3所示,图略)等结构。⑷弹性板3假定①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平面外刚度为有限刚。程

7、序采用中厚板弯曲学元来计算楼板平面外刚度。②适用范围:厚板转换层结构和板厚比较大的板柱体系或板柱-抗震墙体系。③注意事项:a)要在PMCAD软件的人机交互式建模中输入100mm×100mm的虚粱。虚梁在结构设计中是一种无刚度、无自重的梁,不参与结构计算。它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三点:☆为SATWE或PMSAP软件提供板的边界条件;☆传递上部结构的竖向荷载。☆为弹性楼板单元的划分提供必要条件。b)采用弹性板3模式进行设计时,与厚板相邻的上下层的层高应包含厚板厚度的一半。(四)工程实例⑴工程概况:某工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共

8、30层,带一层地下室,地面以上第4层为框支转换层,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2g,场地类别为三类场地土,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取2.0,边梁刚度放大系数取1.5,转换层楼板厚度为180mm,结构体系按复杂高层计算,并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该结构的三维轴测图、框支转换层和框支转换层上一层的结构平面图如囹4所示。(图略)⑵计算结果将转换层楼板分别采用弹性板6、弹性膜和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