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306183
大小:121.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1-09
《一起涉险事故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次涉险事故给我的启示(1)—张良京我叫张良京,来自国投新集二矿运输区。运输区主要担负着井下材料、设备、矸石、人员的提升和运送,掉道、翻车时有发生,有一次事故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那是1999年的一个中班,我们在打运-360综采设备,在斜井下口掉道、翻车,于是我就带领大家用手拉葫芦起吊复轨,起吊过程中,起吊锚杆被拔出,险些造成人身事故,吓得我一身冷汗,所以令我终身难忘。事后,我静下心来分析事故原因:起吊锚杆因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截短了锚杆,从而造成锚杆锚固力下降,受力拉出,险些造成事故。此次事故给我的不仅是后怕,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施工单位工程质量、安全意识欠缺,干活图懒省事,留下安全隐患
2、。在此,我向所有施工单位同事们呼吁:起吊点是安全设施,绝不能有丝毫大意,必须确保牢固安全,否则害人害已。而使用单位安装起吊机电设备时,不能凭经验使用老锚杆或锚索等起吊点,最好的安全保险措施是重新打起吊点,从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一次涉险事故给我的启示(2)—陈玉军我是国投新集二矿七队班长陈玉军,有一次涉险事故给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贵。这次涉险事故发生在-550m北大巷5#煤眼,5#煤眼深19m,直径4.5m,可容纳500t煤。一天早班,当班出勤8人,煤眼修护到上口以下16m处,由于用风锤打眼,水淋到眼内无法排除,水越积越多,加上煤眼内全是煤(人员在眼内蹬渣作业),距离下口老虎口不
3、到4m。突然间煤眼中间窜眼,出现一个陀螺形空洞,当时眼内3人正好站在眼边,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假如3人都站在眼中间,后果不堪设想。通过这次涉险事故,让我学会了以后干工作一定要心细,假如那天我们配戴了保险带,在渣面上铺上大板,即使发生窜眼也不会出事,所以安全措施一定要落实到位,这次事故教训让我牢记于心。 一次涉险事故给我的启示(3)—田文振我是新集二矿掘进六队班长,主要负责当班安全生产,处理各类安全隐患。记得我们队施工-480m8煤风巷,已经施工150m左右,用翻斗车装货,然后在后路卡眼。一般5棚货小眼便装满了,需要到下口放眼。当时仅施工3棚,工人便对我说,小眼满了。我跑到下口观察
4、,发现卡眼了,告诉工人小眼卡住了,不能再卡煤了。我带领2名工人拿着工具去透眼。由于小眼淋水,又没有保险绳,我找来一段大绳,系在腰上,生根拴好,开始透眼。透了一个多小时,仍没有透空,有点急了,就解掉保险绳,站在小眼下口用力一透,眼内的煤突然全窜了下来,水煤将我冲出几米远,身体被埋了一半,当时心里害怕极了,幸好没有大的人身伤害。通过这次涉险事故,我更深刻地明白了生命的可贵,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千万不能违章蛮干,要严格按章作业,用好安全设施,做好安全防护。只有个人安全了,家庭才能幸福安康。 一次涉险事故给我的启示(4)—管丽蒙从事井下工作多年了,遇到了很多惊险事故,每次都给我们很多启示。那
5、是几年前的一次放大滑事故。整体支架组装完毕后封车,挂钩头准备打运,各特殊工种就位后,32T稳绞司机听到信号,令变坡点5T绞车司机开动,牵引整体支架车向变坡点下方拉。当支架车运行到变坡点后进入自滑状态,32T稳绞司机启动开关开始松车,突然大喊一声:“跳档了。”说时迟,那时快,支架车快速下滑把5T稳绞地锚带掉(5T稳绞钩头还没有摘掉),跟随支架车直冲到斜坡下口(斜坡长38m,坡度22°),幸好在切眼上口平坡处设置了地档与门挡,支架车首先撞击地档,然后撞击门挡,掉道。没有沿切眼继续下滑,当时切眼内有三家单位50余人在作业,如果滑入切眼,后果不堪设想。以上是事故的经过,事后想想,此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
6、免的。1.松车前,32T绞车司机未能对绞车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完好。2.当发生跳档时,绞车司机未能及时拉下紧急制动闸,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不够。此次事故后,我们提出了“岗位预警制度”,就是要求每位职工到达岗位后,进行岗位操作提问,及时发现各种问题,避免出现操作失误。3.各种安全设施是我们广大职工生命的保证,如此次没有地档和门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由我们单位施工的各种安全设施,都是严格按标准施工,全部达标。 一次涉险事故给我的启示(5) -潘柳我是国投新集口孜东矿巷修十五队的技术员,现在我向大家介绍本人在矿上亲身经历的一起冒顶事故。 事故发生在201
7、0年的新集二矿111310机巷的掘进进程中,在综掘机割岩时,出现了大面积冒落、片帮,现场整个综掘机基本没法清理,万幸的是现场没有人员伤亡。通过此次事故,作为一名工程技术员,深刻了解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原因是巷道位于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并且煤层干燥,易片帮,因此在掘进过程中按突出煤层掘进进行管理,即先探后掘,超前打钻等防突措施。出现这次冒顶事故的原因就是在采取防突措施时,存在执行不到位,没有严格按措施要求施工,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